孫粉珍
摘 要 新疆大葉苜蓿是優(yōu)良的地方苜蓿品種,是新疆阿勒泰農牧民長期以來有意識地選擇、培育和適應當地氣候而形成的,是國家級的優(yōu)良牧草品種。
關鍵詞 大葉苜蓿;種植技術;營養(yǎng)價值
中圖分類號:S541.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21-0-02
苜蓿產量高,草質良好,各種畜禽都很喜愛,因此有“牧草之王”的稱號。目前,隨著種植產業(yè)化的發(fā)展,苜蓿業(yè)的規(guī)模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大大增加了種植面積,因此在農牧業(yè)生產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
1 大葉苜蓿的營養(yǎng)價值與利用價值
1.1 大葉苜蓿的營養(yǎng)價值
新疆大葉苜蓿葉大、草質細嫩、蛋白質含量高,干草中含18.5%~21.3%(高于其他苜蓿品種)的粗蛋白質,粗脂肪含量高達2.6%~2.8%,可以代替部分精料,有良好的適口性,另外,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除了可作為高質量飼草及綠肥作物外,春天發(fā)芽時,嫩莖葉可以食用,味道鮮美,是地道的綠色食品。苜蓿花期長、花序多,是優(yōu)質的蜜源。
1.2 利用價值
改善土質。新疆大葉苜蓿的根系發(fā)達,3 a后根系可達到3~6 m,根部含有豐富的根瘤菌,具有較強的固氮作用,能使0~30 cm土層中增加有機質含量6.1%~9.3%。同時,還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效團粒,改良土壤的品質,提高地力。
2 栽培技術
2.1 選擇苜蓿品種
苜蓿在世界上分布很廣,栽培歷史悠久,是最早栽培的草本植物。苜蓿品種間抗寒性的差異很大,在冬季漫長、氣候寒冷的地區(qū),應選擇秋眠等級低、抗寒性特別強的品種。而夏季潮濕、氣候較暖和的地區(qū),則應選擇那些高抗病蟲害的品種。高產、優(yōu)質也是選擇苜蓿品種的一個重要指標,苜蓿在滿足水肥條件下,刈割次數最少達到2次以上,干草產量應在500 kg/667 m2以上。干草粗蛋白質含量應在18%以上,低于上述這些指標的品種不宜采用。總之,品種選擇的正確與否非常重要,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合理、科學地選擇所用的品種,不能人云亦云而不考慮自身的條件盲目引種。阿勒泰地區(qū)氣候寒冷,適合種植肇東苜蓿、草原1號、龍牧801、龍牧803、公農1號等品種。
2.2 種子處理
播種前仔細甄選種子,除掉雜質、秕粒,以確保種子純度。浸泡在溫水中12~16 h可以快種子的復蘇速度;想要提高發(fā)芽率可以磨去種子硬皮。如果是初次種植大葉苜蓿,為了增強植株的固氮能力,種子在播種前還應按10∶1的比例與根瘤菌混拌[2]。
2.3 播種
2.2.1 挑選合適的土地
溫暖半干旱氣候適合大葉苜蓿的生長,它的抗旱和抗寒能力較強,但是不喜歡高溫和高濕度的環(huán)境;對土壤的要求不高,無論是粘土、還是砂土地均可生長;大葉苜蓿雖然根系比較發(fā)達,但是抗?jié)衬芰Σ⒉粡姡杂绕湟⒁獾貕K的排水能力。
2.2.2 整地
由于大葉苜蓿的種子小,不容易破土,整地時保證土壤細碎均勻、上虛下實,土層深厚平整。
2.2.3 施足底肥
視土壤營養(yǎng)元素含量情況,底肥以農家肥為主,適量添加無機肥料。
2.2.4 小麥、苜蓿混播
小麥、苜?;觳タ梢愿牧纪寥?,還可以給小麥的生長提供營養(yǎng),促進雙熟,既可以打草也可以打糧食。
2.4 田間管理
大葉苜蓿幼苗期高達20 d以上,在此期間最易滋生速生雜草,尤其是春播大葉苜蓿雜草危害更加嚴重,因此,大葉苜蓿種植成功的關鍵是控制雜草。中耕、人工和化學除草可以有效的除草。壟溝和苗側的雜草可采用中耕的方法,對于苗間的雜草要視數量及種類而定。中耕及人工相結合的辦法適合雜草數量少、種類較多;化學除草適合田間雜草較多而且種類較單一。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為主時可選用以下藥劑:每667 m2用15%精穩(wěn)殺得50 mL,或每667 m2用5%精禾草克50~60 mL,也可每667 m2用10.8%高效蓋草能30 mL對水30 L于禾本科雜草3~5葉期噴霧;在黎、蒼耳、莧、蓼等闊葉雜草較多時選用48%苯達松,每667 m2用150~200 mL對水30 L噴霧。當田間雜草以稗草、灰菜、蒼耳、莧、蓼為多種雜草混生時,可選用5%咪草煙(普施特)水劑,每667 m2用100 mL對水30 L噴霧。如果田間大多為年生雜草時,最好采取進行中耕、人工除草的辦法,化學除草達不到預期效果。
2.5 苜蓿的病蟲害防治
新疆大葉苜蓿的害蟲主要有蚜蟲、浮塵子、盲椿象、潛葉蠅和豆蕪青等。蚜蟲集中于苜蓿幼嫩部分吸收其營養(yǎng),使受害株體嫩莖幼葉干枯卷縮。遭受浮塵子和盲椿象危害的株體,花凋零,蕾干枯,葉片卷縮,結實率低。潛葉蠅在葉皮下潛行蛀食,使葉片枯黃,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減產。豆蕪青主要啃食苜蓿的葉和花,如發(fā)生后,擴展很快,嚴重時使成片苜蓿只留莖干。上述害蟲均可用樂果、敵百蟲和菊酯類藥物等防治。
新疆大葉苜蓿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銹病、褐斑病和白粉病等。苜蓿發(fā)生霜霉病時頂上之葉黃萎,背面有白色霜霉。嚴重時,葉片干枯,產草量下降30%~40%,對種子產量危害更大。此病多發(fā)生于溫暖濕潤的氣候,干燥而炎熱的氣候可抑制其發(fā)生。防治方法可用波爾多液(5 g硫酸銅,5 g熟石灰,加水1 000 g)噴灑1~2次,或用有機硫(代森或福美類化合物)等農藥進行防治?;驅④俎L崆柏赘?,也能防止其蔓延。
2.6 收獲和干燥
對大葉苜蓿干草質量影響最大的是苜蓿的收獲期,這是大葉苜蓿加工的第一步,收獲科不科學將直接影響干草的品質。收割的時期一般在始花期,也就是開花達到1/10時開始收割,最晚不能超過盛花期,在現蕾期收獲,干草質量最為上乘。一般夏播大葉苜蓿當年收割1次,秋播大葉苜蓿當年不收割。從第2年起,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可割3~5茬/a,通常在5月初進行第一次收割。收割的留茬最好是5~7 cm,入冬前25~30 d就不再收割,以確保大葉苜蓿平安度過冬天。
一般收割后就地暴曬,不斷上下翻動以利于水分蒸發(fā),含水量15%~18%時是最易儲藏的。晾曬方法:盡量控制晾曬時間;在晾曬的末期盡量保持大葉苜蓿各個部分的含水量一致;在大葉苜蓿水分含量達17%~20%時進行翻草、摟草、聚堆和打捆,這時的牧草還很軟,葉子不易脫落、不易折斷又適宜保存、加工;注意不要讓雨、露淋濕,如果遇到雨天,天晴后要及時晾曬。
3 結論
大葉苜蓿營養(yǎng)價值高、產量高,隨著畜牧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擴大,它能夠給家畜家禽提供優(yōu)良的飼料。因此,在條件適宜的地區(qū),要加大對大葉苜蓿的種植力度。
參考文獻
[1]霍先明.紫花苜蓿高產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12(23).
[2]唐淑霞.紫花苜蓿利用價值與種植技術[N].北方牧業(yè),2012-08-20(2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