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才
據(jù)《唐才子傳》記載,唐代一些詩人經(jīng)常聚在一起賽詩,十分有趣。王之渙、王昌齡、高適親密無問,不分彼此,有一次他們到酒樓聚會,有著名的歌女也相繼到場。王昌齡說:“我們都有詩名,但從來沒有確定過名次,現(xiàn)在可以聽聽這些歌女唱詩,唱誰的詩多,誰的名次就排在前面?!币晃桓枧送醪g的兩首絕句,另一位歌女唱了高適的一首絕句。王之渙說:“這些歌女唱的都是通俗的曲子?!边^了一會兒,一位歌女唱道:“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接著,又唱了王之渙的兩首絕句。三人聽罷哈哈大笑。歌女不知三人為何哈哈大笑,問清原因后,都上前施禮:“肉眼凡胎,不知神仙到此!”那時候,詩人們的詩大都是通過歌女的演唱而口耳相傳、老少皆知的。
其實,唐代真正的“流行歌曲”之王是王維。王維,太原人,是個多才多藝的人。9歲即能寫文章,懂音律,擅長書法和繪畫。王維的詩可列入“妙品的上上等”,畫也是如此。他作詩說自己是“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他的詩有許多被譜上樂曲,廣為傳唱。如《渭城曲》當時即是普天之下傳唱的最著名的“流行歌曲”,而且?guī)资觊L唱不衰。中唐著名詩人劉禹錫有首詩《與歌者何戡》:“二十余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眲⒂礤a在永貞革新失敗后被貶在外20多年,公元828年他重返京城長安,風景依舊,但過去朝夕相處的老朋友均風流云散,只有一個樂師何戡還在,遇見他還像當年送他離開長安一樣,熱情洋溢地給他唱起《渭城曲》。面對此景,耳聞此聲,對于在外流落20多年的劉禹錫來說,怎能不思潮滾滾、感慨萬千呢!可見《渭城曲》的藝術魅力多么震撼人心!
僅次于唐代“流行歌曲”之王王維的是中唐詩人李益。他以七絕擅長,他的詩大部分音節(jié)流暢,格調(diào)高昂,適宜配樂演唱。每寫完一首詩,宮廷樂師們就爭著拿錢物賄賂他,以求其詩,然后譜上雅樂,唱給皇上聽。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也是當時家喻戶曉廣泛傳唱的流行歌曲。他的好多詩還被編繪成圖,畫在墻上。
(莊妃軒摘自《太原日報》2014年10月13日.圖/楊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