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 / 整理 徐臻 鄭嫣然 編輯 徐臻
我與習仲勛父子兩三事
采訪 / 整理 徐臻 鄭嫣然 編輯 徐臻
李敦白
Sidney Rittenberg
美國人,1944年來到中國,在中共宣傳系統(tǒng)任職,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這里,他一待35年,從激情、沉默,到覺醒,還有16年牢獄歲月。他曾評價這段歲月,“愛得不夠聰明,卻愛得很深”。
1946年去延安,我前前后后走了45天,大部分是步行。大概是那年的10月15日前后,我過了黃河,到了陜北一個叫河口鎮(zhèn)的地方,正好碰到習仲勛的吉普車在那里巡視。當時他是西北局的副書記,我一直以為我們是偶然遇上的,后來才知道周恩來總理早就打過招呼。
他是個和藹的人,帶我去陜北的農(nóng)村,還教給我一個繞口令“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這四個地方都在陜北,綏德是個大縣,“婆姨”就是老婆,這幾個地方他都帶我去過。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共高級干部親熱地跟農(nóng)民在一起。他不帶別的干部,就帶司機,他一來,老百姓就出來了,叫他去家里喝茶。他呢,見這個問叔叔病好了沒有,見那個問誰誰孩子生了之后怎么樣。
后來我住在新華社的清涼山,他住在南關(guān)西北局,離得比較遠,但每個禮拜,或者他過來,或者派人過來,看看我怎么樣,有沒有什么需要,這么一來二去,我們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我離開延安后,沒有再見過習仲勛,但心里一直覺得他很親。
1980年我離開中國后,主要在咨詢行業(yè),幫助美國企業(yè)投資中國牽線搭橋。
習近平在福建的時候,因為幾家美國公司到那里投資建發(fā)電廠,所以跟他有了聯(lián)系。當時中美雙方對電價有些爭議,我很冒昧地給習近平寫了一封信,托我兒子帶去轉(zhuǎn)交。這封信說起來其實沒什么邏輯,但我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回憶了當年過了黃河到延安一路的經(jīng)歷,講了與他的父親的交往,講你的父親對我那么好,現(xiàn)在我讓我的兒子來,希望你也能像你的父親當年幫助我一樣幫助我的兒子。后來雙方順利進行了重新談判,訂了都能接受的價格。
1946年,李敦白在前往延安的途中,結(jié)識了當時的西北局副書記習仲勛,雖然兩人交往不深,但給這位美國人留下了異常親切的印象。
多年后,李敦白給習近平寫信,提起當年與他父親的舊情,并得到了回應。
習近平調(diào)到浙江當省委書記,我去浙江的時候,他剛好在外地,但囑咐他的秘書給我送了幾包最好的龍井茶,還寫了條子說他不在。我們在當?shù)芈犃撕芏鄬λ芎玫脑u價。
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后,我一直在媒體上留意關(guān)于他的報道和講話。
我很贊同習近平談怎么看待歷史的講話,他講“人要全面的看,從歷史上看”,最好的也不可能是沒問題的,最壞的也不可能是沒有一點點貢獻的,要客觀分析的看。中國的歷史,我自己經(jīng)歷的那部分就是這么走過來的。
現(xiàn)在中央在抓反腐敗,力度很大,毛澤東當年是最會警告干部注意不要驕傲的。1944年,他在延安印了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是紀念李自成推翻明朝四百周年寫的。郭沫若寫這些,是為了講他掌權(quán)后腐敗了,推翻了皇帝但學會了皇帝那一套,結(jié)果很快垮臺了。當時,這是所有干部必讀的,就是為了避免掌權(quán)后腐敗。
習近平提的“中國夢”也很有啟發(fā)性。
10年以前在上海,我在一個投行大會上作報告。一個49歲的投資基金老板找我說,能不能請你吃個午飯,想跟你聊聊。他原來是北京人,后來去美國學商,在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上班,AIG又幫他在上海設(shè)立了一個投資基金。那位先生賺了很多錢,什么都有,原來夢想的都得到了,夢想不到的也有了,但就是心里空,不知道可以信什么。他表達的這個意思,我想很多人都有,所以現(xiàn)在提出“中國夢”,時機很恰當,不知道能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希望能夠朝這個方向走。
之前拍攝習仲勛的紀錄片時,攝制組來了我家,導演帶了習近平母親齊心的話,邀請我們?nèi)绻奶煊袝r間到北京見她。這讓我覺得很意外,又深受感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