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兵
明朝嘉靖年間,江南涇縣有一位漢子名叫董長根,長年在外地做廚師。這年三月,他向東家告了假,準(zhǔn)備回家探望一番。
一路緊趕慢趕,這天,董長根來到?jīng)芸h境內(nèi),投宿到一家小客棧里。吃過晚飯,他正要睡下,忽然聽見客棧門前“撲通”響了一聲。他跑出去一看,只見一位男子躺在那兒,已經(jīng)昏死過去了。董長根連忙掐那男子的人中,掐了好大一會兒,那男子才慢慢醒了過來。這時,客棧劉掌柜聽見動靜,也走了過來。
那男子說,他是一個雜貨販子,名叫馬山,是涇縣的鄰縣南陵縣人。十多天前,他外出經(jīng)商,不料想不但蝕光了本錢,還染上了重病,剛才竟昏死在客棧門前。董長根連忙央求劉掌柜讓馬山住進(jìn)客棧,并請郎中為馬山醫(yī)治。劉掌柜為難道:“這馬山身上沒有銀子,我怎么能讓他住進(jìn)客棧,并請來郎中為他醫(yī)治呢?”
董長根摸摸自己的褡褳,也只攜帶著幾兩碎銀,顯然不夠馬山住客棧、治病的花費。他想了想,道:“劉掌柜,你且讓馬山住下,為他治病,明日一早,我便動身趕往他家中,為他送去口信,讓他家人送銀子來?!眲⒄乒癃q豫了一陣,然后答應(yīng)了董長根的請求。
第二天一早,董長根問清了馬山家的住址后,連自己家也沒回,便拔腿向南陵縣方向趕去。中午時分,他來到了南陵縣境內(nèi)的一個名叫樟樹村的村莊,這是去馬山家的必經(jīng)之路。
樟樹村的村頭有一家“曹記”小酒館,由酒館老板曹掌柜親自掌勺。董長根走進(jìn)小酒館,要了簡單的飯菜,埋頭吃了起來。
正吃著,小酒館里忽然響起一聲大喝:“這些菜肴是怎么做的,味道這么差勁?大爺我哪能吃得下!”董長根抬頭一望,只見鄰桌旁,坐著十多位大漢,個個腰挎刀劍,大喝一聲的那人,是個紅臉大漢,看樣子是這伙人的領(lǐng)頭之人。
曹掌柜連忙走了過來,連聲道歉。紅臉漢子一把揪住他的衣襟,喝令道:“你快去為我炒幾個好菜,否則,我饒不了你!”
董長根是個廚師,他早品出來了,曹掌柜的手藝確實欠火候,哪里還能炒出好菜!于是,他對束手無策的曹掌柜道:“我也是個廚師,就替你炒幾個菜吧!”
董長根師出名門,會做不少的拿手菜。工夫不大,他便將幾盤菜肴端上了那群大漢的桌子上。紅臉大漢一嘗,連聲說:“好!真是太好吃了!”
吃完飯,董長根正準(zhǔn)備繼續(xù)趕路,紅臉大漢忽然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你得跟我們走——我太喜歡吃你做的菜了,我想天天都能吃到你做的菜!”說著,紅臉大漢一揮手,幾條大漢一擁而上,綁住了董長根。曹掌柜急忙上前阻擋,大漢們卻將他一頓毒打,然后揚長而去。
原來,這群大漢是一伙土匪,在南陵縣境內(nèi)的一座大山之上占山為王,今天,他們這是下山搶劫完畢,路過樟樹村。紅臉大漢是土匪的頭頭,非常貪吃,他見董長根廚藝高超,便想把他綁上山寨,天天為他做菜。
再說劉掌柜,他見董長根一去多日,竟沒有回到客棧,不由得大罵董長根不守信用。不過,他到底沒忍心不照管馬山,依然讓馬山住在客棧里,讓郎中為馬山治病。一個月后,馬山病愈了,他趕回家中,取來銀子,付清了欠劉掌柜的錢。
轉(zhuǎn)眼三年過去了,這天,馬山去南陵縣縣城做生意。做完生意,他聽說魯知縣正在縣衙里審犯人,便去瞧熱鬧。瞧著瞧著,他忽然覺得這個犯人很是面熟,揉揉眼睛仔細(xì)一瞧,那人竟是董長根!
董長根為何出現(xiàn)在南陵縣縣衙大堂,被當(dāng)成犯人審問呢?原來,他在山寨里為土匪們做了三年的飯菜,前不久,魯知縣帶著官兵攻上了山寨,殺死了所有的土匪,還在廚房里捉住了董長根,并把他當(dāng)成土匪押回了縣衙。今天,魯知縣要親自審問此案。
審問開始了,董長根連聲說自己冤枉,并把自己如何在那家小客棧里遇見了馬山,又如何去替馬山送口信,因而在樟樹村的“曹記”小酒館里被那伙土匪綁上山寨的經(jīng)歷,詳細(xì)地說了一遍。
魯知縣搖搖頭,把驚堂木一拍,道:“董長根,你說你僅僅是個為土匪做飯的廚子,誰能替你作證?”董長根急忙道:“山寨里的土匪,以及‘曹記小酒館里的曹掌柜,可以替我作證?!?/p>
魯知縣冷笑一聲,道:“土匪都死在了官兵的刀槍之下,死人豈能開口說話,替你作證?另外,本縣曾派衙役去過樟樹村,發(fā)現(xiàn)樟樹村確實有家小酒館,但不是‘曹記酒館,而是‘葉記酒館,掌柜的姓葉而不姓曹,他怎能替你作證?”
董長根大吃一驚:“那家小酒館的掌柜明明姓曹,怎么可能姓葉?”魯知縣再次拍響驚堂木:“董長根,你明明是個土匪,犯了死罪,卻仍在這里巧言狡辯,看來不動大刑,你是不肯認(rèn)罪了!來人,動刑!”
一群衙役將董長根拖下了大堂。經(jīng)過馬山的身邊時,董長根正巧看見了馬山,眼神充滿了委屈。馬山不禁渾身一震——聽見了董長根剛才的訴說,看見了他那委屈的眼神,馬山已經(jīng)判斷出,董長根確實是被冤枉的!
馬山見多識廣,他知道,自己如果此時貿(mào)然出面,替董長根作證,肯定會于事無補,當(dāng)務(wù)之急,是要趕緊找到那位曹掌柜,替董長根作證,救董長根一命!
想到這兒,馬山急忙出了縣衙大堂,駕著馬車,一路打聽著尋找樟樹村。第二天上午,樟樹村終于出現(xiàn)在他面前。
在村口下了馬車,馬山抬頭一看,村頭果然有一家小酒館,不過,招牌上確實寫著“葉記酒館”四個大字。馬山進(jìn)了酒館,請來掌柜,問他姓什么,掌柜說他姓葉。
葉掌柜的話,猶如五雷轟頂,馬山頓時呆住了,口中喃喃道:“我絕對相信董長根的話,這家小酒館明明叫‘曹記酒館,掌柜的明明姓曹,可是,這里為何叫‘葉記酒館?掌柜的為何姓葉?董長根是個好人,可如今,他竟因做了好事要命喪黃泉——好人為何如此難做?”
馬山的話,被葉掌柜聽了個一字不落,他笑了一笑,道:“這家酒館以前確實叫‘曹記酒館,以前的掌柜確實姓曹,不過——”
葉掌柜告訴馬山,一年前,曹掌柜將酒館賣給了同村的他。葉掌柜還告訴馬山說,不久前,有兩名衙役曾來過樟樹村,他們看了看酒館的招牌,問了問他的姓名,便轉(zhuǎn)身離開了樟樹村。
聽完葉掌柜的一番話,馬山頓時覺得自己眼前一亮,他急忙讓葉掌柜領(lǐng)路,趕往曹掌柜家。
見到曹掌柜,馬山把事情說給他聽了。曹掌柜立即道:“董長根是個好人??!為他作證,我義不容辭!”
當(dāng)天傍晚,馬、曹二人趕到了南陵縣縣城,一進(jìn)城門,他倆便聽說,董長根已被判了斬刑,只等上面的批文一到,便開刀問斬。馬、曹二人急忙來到縣衙門前,如滾雷一般地擂響了鳴冤鼓。
見到魯知縣,馬、曹二人連聲替董長根叫起冤來。他倆的話,與董長根的訴說相互印證,魯知縣沉默一番后,信了他們的話,于是改判董長根無罪。
不久,馬、曹二人從牢獄里接出了董長根,三人抱頭痛哭。馬山感慨道:“看來,好人雖然難做,但好人一定會有好結(jié)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