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悅
前幾年,兒子娶了老婆,我也榮升為“婆婆”。
生平第一次擔任一個新的角色,對我和兒媳來說,都不是容易事兒。人說婆媳是天敵,我心里難免有點忐忑。怎么和兒媳相處,不僅是兒媳的問題,也是我的問題。而且,這也關系到兒子的幸福。畢竟,一家三口住在同一屋檐下,若是天天硝煙四起,兒子這日子怎么過得舒心?
當然,后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我發(fā)現(xiàn)要當好婆婆的角色,并不是難事兒。其實,歸根究底就兩個字,“聾”和“啞”。
所謂的“聾”和“啞”,就是要求當婆婆的,對于小輩們之間的事兒,充耳不聞,左耳進右耳出;緘口不言,言而三思。畢竟,小夫妻倆有自己的相處之道,只要當事者樂在其中,旁人又何必去干涉?
比如,兒媳有一些小毛病,不夠節(jié)省,有時喜歡睡懶覺。三天兩頭,就有快遞上門。不用問,準是兒媳在網(wǎng)上買了東西。作為我這個從艱苦年代里走過來的婆婆,心里自然有點不舒服,總覺得小輩花錢大手大腳??珊髞硪幌?,一來,兒媳還是挺孝順的,買自己的東西,也時常捎點東西給我這個婆婆,說明她心里還是有我這個婆婆的;二來,兒媳喜歡購物,但買的都是小東西,且有節(jié)制,每個月購物的費用起碼都在計劃內(nèi),不會今天花明天的錢,無所節(jié)制。這么一想,兒媳的“壞毛病”,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了。
而且,我自己的兒子,也不是什么把一塊錢掰成兩半來用的主兒,時不時也喜歡消費。自己的兒子都是如此,憑什么要求兒媳要改頭換面?這事兒,老頭子也勸我,說咱們都是艱苦過來的人,養(yǎng)成了舍不得吃穿的習慣,倒也正常。如今,生活好了,難道還得讓小輩們放著好日子不過,去體驗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苦日子?有條件了,在自己的能力內(nèi),適當享受生活,這不僅是小輩們應該做的,更是我們老一輩人應該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想通了這點,以后兒媳上網(wǎng)購物,我就當沒看見,也絕不在這事上找茬。相反,有時快遞來了,兒媳不在,我還會代為接收。如此一來,兒媳認為我明理,對我更孝順了。
小夫妻倆,有時也會吵吵嘴兒。身為母親,把兒子拉扯大,那都是娘的心頭肉,平日里罵都舍不得罵一句!有時,兒子來訴苦,我一開始也氣得一肚子火??珊髞硪幌?,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從小被寵壞了,嬌氣得很。沒準兒,誰給誰氣受,還不一定呢!她罵兒子,兒子就沒罵她?她掐兒子,兒子就會束手被掐?說到底,夫妻倆的打罵,不都是有來有往的嗎?誰吃了虧,誰占了便宜,哪說得清?自己的兒子是寶貝,別人的閨女也是手心肉,何分彼此?再說了,小夫妻倆能走到今天,自有一套相處之法。吵了,打了,也能自己解決。我這個身為局外人的婆婆,亂插手,只會亂上添亂!
所以,再碰到兒子訴苦,我就告訴他,結了婚,他可就是大人,就是這個家的頂梁柱了!所以,以后也該自己擔當,可別想我這個老娘,一把年紀了還得替他出頭!這么一來,兒子的壞脾氣有所收斂,兩人反倒太平了。
后來,我仔細一想,兒媳還是有分寸的。倆夫妻之間吵得再厲害,也不敢來驚動我這個婆婆,因為她知道,再多的不滿,對象也該是自己的丈夫,而不該遷怒我這個婆婆。我在家時,兒媳從不敢吵。畢竟,當著做娘的面,罵人家兒子,這不是孝順媳婦該做的事兒。所以,對于小夫妻倆的爭執(zhí),只要不涉及這個家的原則和底線,我從不干涉。
這么相處下來,兒媳對我敬重有加,且孝順得很。兒子也認為老母親明理,漸漸也有了責任和擔當。我這個當娘又當婆婆的,又“聾”又“啞”,卻遠勝過那些不聾不啞的婆婆們??梢娧?,精明過了頭,在家這個地方,可不見得是好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