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艷
(新疆霍城縣清水鎮(zhèn)中心學(xué)校)
以有機(jī)酸和多胺為原料合成咪唑啉化合物的反應(yīng)如下:
250 mL三口燒瓶、20 mL量筒、冷凝管、尾接管、電熱套、鑰匙、小燒杯、250℃溫度計、攪拌磁子、磨口玻璃塞、電子天平、20#鋼片、展開缸。1000 mL量筒、水桶、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超聲波。
A酸:分析純;二乙烯三胺:分析純;三乙烯四胺:分析純;氯化芐:分析純;無水乙醇:色譜純;氯化鈉:分析純;氯化鈣:分析純;亞硫酸鈉:分析純;碳酸氫鈉:分析純;硫脲:分析純;六次甲基四胺:分析純;乙酰苯胺:化學(xué)純。
稱取一定量的A酸于三口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三乙烯四胺(或二乙烯三胺),搖勻,在其中一個口裝好溫度計,組裝好蒸餾裝置,用恒溫電熱套加熱。蒸餾出的水用小燒杯接收,首先在100℃-120℃下預(yù)熱反應(yīng)1 h,然后升溫到180℃反應(yīng)1 h,再升溫到210℃反應(yīng)2 h。當(dāng)尾接管有水蒸出時說明這時已經(jīng)縮合成環(huán),得到A酸咪唑啉,但并不完全。將此次生成物冷卻至室溫,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芐,在一定量的乙醇溶液中回流兩個小時,溫度控制在80℃-90℃。最后得到A酸咪唑啉季銨鹽。
配制模擬油田污水,用蒸餾水配,取溶液5%NaCl+0.6%CaCl2+0.05%Na2SO3+0.04%NaHCO3+0.5%MgCl2。以配制好的模擬油田水為溶劑分別配置 0.1、0.2、0.5、1、2、3、4g/L 的溶液。通過靜態(tài)失重法確定出緩蝕效果最好的比例作為下一步復(fù)配的主體。
用配制好的油田水溶液加入已確定的最佳比例的緩蝕劑,然后分別加入硫脲,六次亞甲基四胺,乙酰苯胺通過靜態(tài)失重法找出最佳的復(fù)配物。
按照最佳配比以模擬油田水為溶劑配制含有新型緩蝕劑的溶液,在70℃恒溫箱中用靜態(tài)失重法進(jìn)行不同時間的腐蝕測定,研究其緩蝕性能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選出最佳復(fù)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