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遲 宋衛(wèi)濤 胡艷等
摘要: [WTBX][STBX]IGF1 是重要的生長調控因子,在胚后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主要來源為肝臟。以高郵鴨、金定鴨2個地方鴨品種為研究對象,對胚胎期和出雛早期鴨肝臟[WTBX][STBX]IGF1 mRNA的表達規(guī)律進行了比較研究。采用熒光定量PCR和原位雜交技術研究了鴨13、17、21、25、27胚齡和出雛后7 d肝臟[WTBX][STBX]IGF1 mRNA的表達情況。結果表明,2個品種鴨肝臟[WTBX][STBX]IGF1 mRNA在13胚齡均已有少量表達,到出雛前鴨肝臟[WTBX][STBX]IGF1 表達量顯著增高,7 d時,[WTBX][STBX]IGF1 mRNA在高郵鴨肝臟的表達量顯著高于金定鴨。原位雜交結果顯示,肝臟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WTBX][STBX]IGF1 mRNA的表達明顯高于周邊肝臟組織。肝臟[WTBX][STBX]IGF1 mRNA的表達可能在鴨早期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鴨;肝臟;[WTBX][STBX]IGF1 基因;早期發(fā)育;原位雜交
中圖分類號: S83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8-0042-03
動物骨骼肌的發(fā)生、生長在胚胎期即受到嚴格的調控,生長激素等可通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發(fā)揮對動物生長的調控作用 [1-3]。 IGF1可以通過與靶器官上的IGFs受體(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結合,從而促進蛋白合成,影響肌肉干細胞增殖、成肌細胞分化以及肌管融合等,起到促進動物骨骼肌生長發(fā)育的作用 [4]。研究表明,在肌肉中過表達 IGF1 基因,會引起肌纖維肥大,蛋白合成增加,促進成肌細胞增殖。Mitchell等在雞胚發(fā)育的24期通過逆轉錄病毒轉入 IGF1 基因,使基因過表達,結果發(fā)現雞腿肌明顯增大,肌纖維數增多 [5]。Scanes 等研究發(fā)現,51 d時快長型雛雞血清中 IGF1 水平顯著高于慢長型雞 [6]。除胚胎期外,肝臟是動物體內 IGF1 最主要的來源 [7]。目前,關于鴨胚胎期 IGF1 發(fā)育變化研究較少。葛盛芳等研究發(fā)現,12 d胚齡的高郵鴨鴨胚血清中可檢測到 IGF1 ,生長速度較快的高郵鴨血清中 IGF1 濃度高于生長速度較慢的紹興蛋鴨,但是鴨胚胎期及胚后發(fā)育早期肝臟中 IGF1 mRNA表達情況尚待研究 [8]。高郵鴨、金定鴨是我國地方鴨品種,這2個品種在生長速度上存在明顯表型差異。本研究以高郵鴨、金定鴨為研究對象,采用實時熒光定量分析技術、原位雜交技術,對鴨胚胎期肝臟中 IGF1 mRNA表達進行探討,研究我國不同地方鴨品種 IGF1 基因在生理水平上的差異,旨在為我國地方鴨品種資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種蛋收集自相同日糧水平飼喂的同日齡高郵種鴨、金定種鴨群。2個品種的種蛋在相同條件下(溫度為37.5~37.8 ℃,相對濕度為50%~70%)同時孵化,雛鴨出雛后飼喂相同飼料至7 d。種蛋入孵后24 h設定為1胚齡。分別于13、17、21、25、27 d胚齡以及出雛后7 d等6個時間點采集肝臟樣品,迅速放于液氮中速凍,之后轉入-80 ℃超低溫冰箱保存,每品種在每個采樣時間點采集16份樣品。
1.2 主要試劑和儀器
原位雜交試劑盒購自湖北博士德公司,寡核苷酸探針序列為5′-AAGGAAGTACAAGAACGCAAGTAGA-3′。[JP2]TRNzol-A+總RNA提取試劑(DP421)、SuperReal PreMix(SYBR Green,FP204-01)、Quant cDNA 第一鏈合成試劑盒(QuantScript RT Kit,KR103-04)、pGM-T克隆試劑盒(VT302-02)、 質粒小提試劑盒(TIANprep Mini Plasmid Kit,DP103-02)、DNA產物純化回收試劑盒(TIANquick Midi Purification Kit,DP204-02)等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DNA Marker DL 2000購自TaKaRa公司;9700PCR儀、Leica冰凍切片機、Mx3000p熒光定量PCR儀購自安捷倫公司。
1.3 總RNA提取和cDNA合成
按TRNzol-A+總RNA提取試劑操作說明書提取肝臟總RNA。RNA 樣品經1.4%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濃度,保證提取的RNA 樣品質量合格。取2 μg總RNA,cDNA 第一鏈的合成按照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反轉錄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用內參基因β-actin檢測cDNA合成質量以及是否有基因組DNA污染。RT產物于-20 ℃保存,用于PCR檢測。
1.4 引物設計、目的片段標準品的制備
據GenBank中鴨EU031044序列設計 IGF1 定量試驗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為:上游引物5′-CTGGTTGATGCTCTTCAGTTCGTAT-3′;下游引物 5′-GCAGACTTAGGTGGCTTTATTGGA-3′,擴增片段為182 bp。退火溫度60 ℃,PCR產物經2%瓊脂糖凝膠鑒定后回收目的片段,與pGM-T載體連接,轉化,挑選陽性克隆過夜培養(yǎng),測序。測序正確的克隆進行質粒提取,測定濃度后作標準品備用。
1.5 熒光實時定量PCR
熒光定量PCR采用SYBR Green I法,含 IGF1 基因的標準質粒做10n(n=7~13)梯度稀釋。將梯度稀釋的標準品和待測樣品同時進行定量PCR,每次反應均設陰性對照,每個樣品設置3次重復。根據由標準質粒構建的標準曲線進行計算,獲得待測樣品目的基因拷貝數。
1.6 原位雜交
肝臟組織樣品的冰凍切片按照原位雜交試劑盒(博士德公司)使用說明進行雜交試驗操作,最后進行DAB顯色液顯色并使用蘇木精染液復染,封片,保存并拍照。
1.7 統(tǒng)計分析
運用SPSS軟件分析基因在同一品種不同發(fā)育時期以及不同品種同一發(fā)育時期表達差異,所有數據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P< 0.05表示差異顯著;P< 0.01表示差異極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鴨早期發(fā)育過程中肝臟中 IGF1 mRNA的表達如圖1所示, IGF1 基因在肝臟組織不同發(fā)育時段均表達,呈持續(xù)上升態(tài)勢,并且在2個品種中的表達量變化趨勢較為一致,在13、17胚齡時1 μg總RNA中拷貝數為101數量級,在21、25胚齡時拷貝數上升為102數量級,27胚齡時拷貝數上升為103數量級,出雛后表達量進一步上升。高郵鴨中,27胚齡的表達量極顯著高于之前4個時間點,7 d的表達量極顯著高于其他5個時間點;金定鴨中,27胚齡、7 d的表達量均極顯著高于之前4個時間點,與高郵鴨不同的是,金定鴨27胚齡、7 d的 IGF1 mRNA表達量差異不顯著。2個品種間7 d的表達量差異極顯著,7 d高郵鴨肝臟IGF-I的拷貝數近似于金定鴨的2倍。
[FK(W11][TPSC1.TIF]
原位雜交結果顯示,7 d與27胚齡2個時間點,高郵鴨和金定鴨原位雜交信號較強的部位均為血管組織,25、21胚齡2個時間點的原位雜交則沒有明顯的陽性信號(圖2)。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探討高郵鴨、金定鴨2個不同品種鴨胚胎期和出雛早期肝臟 IGF1 mRNA的表達規(guī)律,發(fā)現該基因在13胚齡已有少量表達,這種低表達狀態(tài)持續(xù)至25胚齡,直到27胚齡時顯著提高,并且出雛后 IGF1 mRNA的表達進一步提高。所
[FK(W22][TPSC2.TIF]
檢測的2個品種鴨肝臟組織中 IGF1 mRNA在不同發(fā)育時段均表達,呈持續(xù)上升態(tài)勢,說明不同品種鴨生命早期的肝臟組織中 IGF1 mRNA的表達發(fā)育模式基本一致。7 d高郵鴨肝臟 IGF1 的拷貝數極顯著高于金定鴨,這可能是高郵鴨和金定鴨體質量差異較大的原因之一 [9]。Serrano等發(fā)現,在雞中直到18胚齡時才可以檢測到 IGF1 mRNA的微量表達 [10]。本研究熒光定量PCR檢測結果顯示,鴨胚肝臟中 IGF1 mRNA的表達要早于雞胚,13胚齡時鴨胚肝臟已經有 IGF1 mRNA的微量表達,胚胎發(fā)育末期,肝臟中 IGF1 mRNA的表達已經顯著提高,這一結果表明,禽類胚胎期肝臟 IGF1 mRNA的表達存在一定的種間差異。雞胚胎發(fā)育期間 IGF1 主要來源于肝外組織,出雛后 IGF1 主要來源于肝組織,在鴨肝臟中 IGF1 在臨近出雛時開始大量表達,為出雛后成為 IGF1 的主要來源打下基礎 [11]。 IGF1 是動物體重要的生長調控因子,通過自分泌及旁分泌方式發(fā)揮作用 [12]。因此,對 IGF1 在組織器官中的局部表達部位和模式進行研究,有助于解釋 IGF1 在動物體生長發(fā)育中的調控機制。Juengel等在牛、大鼠的血管壁細胞中檢測到 IGF1 基因表達產物 [13]。Patrick等在負鼠卵巢血管壁細胞中發(fā)現 IGF1 表達 [14]。宋衛(wèi)濤等在鴨胚胎腿肌中發(fā)現, IGF1 基因mRNA在血管壁周圍的表達水平高于血管周邊組織 [15]。這些雜交部位主要由纖維細胞或間充質細胞構成,廣泛分布并融入各個組織和器官中,是 IGF1 通過旁分泌對周圍靶細胞發(fā)揮作用的理想表達部位 [16]。小鼠模型結果顯示,敲除肝臟 IGF1 基因的小鼠血液中 IGF1 濃度下降75%,小鼠仍能正常生長 [17],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肝外組織產生的 IGF1 對小鼠生長發(fā)育可能有重要影響。本研究所關注的發(fā)育時間點中, IGF1 在肝臟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表達量要高于周邊的肝組織,這一表達方式對鴨胚及出雛后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和具體的分子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韋 敏,汝文文,呂 曄. 衰老情況下大鼠卵巢及子宮組織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s)系統(tǒng)基因的表達變化[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3,41(6):21-24.
[2]Delafontaine P K E,Alexander R W.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 gene expression in vascular cells[J]. Hypertension,1991,17(5):693-699.
[3]俞亞波,王金玉,顧玉萍,等. 雞IGFBP-3基因C1087T位點遺傳多態(tài)性及其對京海黃雞體重和產蛋性能的遺傳效應[J]. 江蘇農業(yè)學報,2013,29(2):359-364.
[4]Frost R A,Lang C H. Multifaceted role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an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 skeletal muscle[J].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2,41(2):297-322.
[5]P J Mitchell S E,Hannon K.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stimulates myoblast expansion and myofiber development in the limb[J]. Developmental Dynamics,2002,223(1):12-23.
[6]Scanes C G,Dunnington E A,Buonomo F C,et al.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s (IGF-)Ⅰ and IGF-Ⅱ in dwarf and normal chickens of high and low weight selected lines[J]. Growth,Development,and Aging,1989,53(4):151-157.
[7]Otto A,Patel K. Signalling and the control of skeletal muscle size[J]. 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2010,316(18):3059-3066.
[8]葛盛芳,趙茹茜,陳偉華,等. 紹興蛋鴨和高郵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激素水平的變化[J].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23(1):63-66.
[9]胡 艷,宋 遲,宋衛(wèi)濤,等. 鴨發(fā)育早期肝臟 IGF-1 mRNA的表達特異性及其與體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36(6):95-99.
[10] Serrano J,Shuldiner A R,Roberts C T,et al.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IGF-[QX(Y15]Ⅰ[QX)]) gene is expressed in chick-embryos during early organogenesis[J]. Endocrinology,1990,127(3):1547-1549.
[11][JP3]Depablo F,Robcis H L,Caldes T,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and insulin as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s in chicken embryogenesis[J]. Poultry Science,1991,70(8):1790-1796.
[12]Bondy C A,Cheng C M. Signaling by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 in brain[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4,490(1/2/3):25-31.
[13]Juengel J L,Haydon L J,Mester B,et al. The role of IGFs in the regulation of ovarian follicular growth in the brushtail possum (Trichosurus vulpecula)[J]. Reproduction,2010,140(2):295-303.
[14]Patrick C W J,Mcintire L V. Shear stress and cyclic strain mod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 Blood Purification,1995,13(3/4):112-124.
[15]宋衛(wèi)濤,宋 遲,李慧芳,等. 鴨出雛前后腿肌IGF-1基因表達規(guī)律研究[J]. 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29(1):54-57.
[16]Han V K,Dercole A J,Lund P K. 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somatomedin(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messenger RNA in the human fetus[J]. Science ,1987,236(4798):193-197.
[17]Holly J M. Still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report on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Brighton,UK,31 October-4 November 1999[J].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01,11(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