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書(云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滇東北地區(qū)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
李玉書
(云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本研究采用《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滇東北5所中學的830名高一新生進行抽樣調查,目的是了解該地區(qū)目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心理學工作者提供參考,結果表明:(1)男生心理健康狀況顯著比女生差;(2)不同生源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無顯著差異,但是在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焦慮、適應不良方面農村學生問題表現(xiàn)更明顯;(3)家庭關系氛圍越差,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越差;(4)父母婚姻狀況不同的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沒有顯著差異。
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滇東北;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隨著國家教育水平的發(fā)展,考試壓力也在逐漸增大,面對各種中學生自殺的報道,媒體和學校越來越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目前各中學也在加大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設置中學生心理健康教師崗位,表明中學生心理健康在目前教育體系中備受關注,因此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是不可或缺的。
不同人口學資料下,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差異。
2.1研究對象
本研究從滇東北地區(qū)5所中學,隨機抽取幾個班級的高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抽取的學生按照班級整體施測共發(fā)放830份問卷,回收817份,其中有效問卷810份,有效率為99.14%。抽取的被試情況統(tǒng)計如表1所示:
表1 被試分布情況表
2.2研究工具
采用王極盛1997年編制的 《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量表共60個項目,10個因子:強迫癥狀、偏執(zhí)、敵對、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適應不良、情緒不穩(wěn)定、心理不平衡。量表從“從無”到“嚴重”,分別記1-5分。得分在2-2.99分,表示該因子存在輕度問題;3-3.99分,表示該因子存在中等程度的癥狀;4-4.99分,表示該因子存在較重的癥狀;若得5分,表示該因子存在嚴重的心理癥狀。該量表的重測信信度在0.716-0.905之間,同質性信度在0.6501-0.8577之間,表明有較好的信度,量表總分與各分量表的相關在 0.76-0.87之間,各分量表相關在0.4027-0.7587之間,表明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2.3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EpiData軟件收集數(shù)據(jù),Excel和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整理、統(tǒng)計分析。
3.1性別上的差異性比較
表2 性別上的差異比較
由表2可知,男女生之間心理健康狀況存在顯著差異(tα/2=2.36,p<0.5),男生總均分大于女生總均分,故男生心理健康狀況比女生差;同理可知,在偏執(zhí)適應不良因子上男生表現(xiàn)得更明顯(p<0.01),在學習壓力、情緒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因子上男生比女生問題更嚴重;在其他各因子上男女生之間無顯著差異。
3.2生源地的差異性比較(M±SD)
表3 生源地的差異比較
由表3可知,不同生源地的學生在總分上無顯著差異,但是在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焦慮、適應不良因子上,農村學生得分顯著高于城市學生,說明農村學生更容易表現(xiàn)出人際關系緊張,對周圍人比較敏感,更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更容易感到情緒低落和焦慮;在其他因子上,不同生源地學生之間無顯著差異。
3.3家庭關系氛圍的比較
表4 家庭關系氛圍的差異比較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家庭氛圍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均分有顯著差異,除強迫癥狀以外,其他各因子上皆有顯著差異,進一步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在總均分上、偏執(zhí)、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心理不平衡和情緒不平衡因子上,學生得分高低依次是家庭氛圍不太好〉一般〉較好,即家庭氛圍好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好,且在偏執(zhí)、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心理不平衡和情緒不平衡因子上亦是如此;在敵對因子上學生得分高低依次是一般〉較好,即家庭氛圍一般的學生更容易與他人爭執(zhí)、對他人不信任;在焦慮因子上得分是一般〉較好、不太好〉較好,即家庭氛圍一般和不太好的高一新生焦慮程度差不多,但都比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學生更焦慮;在學習壓力上,一般〉較好、不太好〉較好,即家庭氛圍一般和不太好的高一新生學習壓力幾乎相同,但都比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學習壓力更大;在適應不良因子上不太好〉較好、不太好〉一般,即家庭氛圍不太好的學生最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
3.4父母婚姻狀況的比較(M±SD)
表5 父母婚姻狀況的差異比較
由表5可知,父母婚姻狀況不同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基本相同,但是從總均分上來看,單親家庭、父母婚姻關系失和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最差;就各因子來看,父母婚姻狀況不同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均無顯著差異。
4.1性別差異分析
男女生在總均分、偏執(zhí)、學習壓力、適應不良、情緒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男生表現(xiàn)的更明顯。可能的原因是,高一新生正直青春期,心理上的成人感與生理上的不成熟是他們的心理矛盾,此時他們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責任感,不斷完善自我。由于很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想法,施加給男生的壓力較大,他們要承擔的責任也比女生大,在自己的內心已經(jīng)形成只有自己發(fā)展好了,父母才能過的好的心理,他們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希望在學業(yè)上取得良好的成績,感受到更大的學習壓力。與此同時,適應不良、情緒不平衡、心里不平衡癥狀便比女生更明顯。
4.2生源地差異分析
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在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焦慮、適應不良因子上得分呈顯著差異的原因可能是:農村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都是在鄉(xiāng)下上學,高一開始到城市上學,這種轉變易導致他們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在人際關系上產(chǎn)生問題,同時這種不適應也會使他們感到焦慮不安,進而形成一定時間內的情緒低落,產(chǎn)生抑郁情緒。
4.3家庭關系氛圍的差異比較
不同家庭氛圍學生在總均分、偏執(zhí)、敵對、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學習壓力、適應不良、情緒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方面呈顯著差異,原因可能是:家庭氛圍好的學生從小就接受民主化的家養(yǎng)方式,培養(yǎng)了良好的性格,有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敢于表現(xiàn),養(yǎng)成成熟的應對方式,在情緒和心理方面也能夠很好地控制和調節(jié),因此他們的心理更健康,不易感受到人際關系緊張、抑郁焦慮情緒,家庭施加的學習壓力較小。
4.4父母婚姻狀況的差異比較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的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無顯著差異,原因可能是高一學生長期在校學習,很少在父母身邊,受父母之間關系的影響較小,甚至很多時候父母吵架也不知道,對于離異或喪親的學生,他們已經(jīng)具備很好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這些悲痛事件對他們的影響很可能是創(chuàng)傷后應激事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事件對他們的影響逐漸淡化,他們又將注意力轉向學習。
(1)不同性別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呈顯著差異,且男生心理健康狀況比女生差。
(2)不同生源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無顯著差異,但是在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焦慮、適應不良方面農村學生問題表現(xiàn)更明顯。
(3)不同家庭關系氛圍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呈顯著差異,且家庭關系氛圍越差,心理健康狀況越差。
(4)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沒有顯著差異。
[1]嚴園,汪永光.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浙江醫(yī)學,2010,22(9):34.
[2]榮建英.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統(tǒng)計分析[J].校園心理,2014,12(4):227.
[3]徐立峰,盧衛(wèi)斌.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9,11:76.
責任編輯閆桂萍
G618
A
1674-5787(2015)01-0103-03
10.13887/j.cnki.jccee.2015(1).30
2015-01-02
李玉書(1989—),女,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2013級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教育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