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煒
遙望70年前,尤金·奧尼爾的閨女——烏娜,如同今天的巴黎希爾頓一樣閃耀,在紐約是真正的上流社會八卦焦點。奧尼爾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烏娜3歲時就為了一個女人離家出走,據(jù)說烏娜每看到報紙上父親的照片就會痛哭。烏娜16歲時在布里爾利學校(Brearley School)讀書,放學后會先做功課,然后前往斯托克俱樂部(Stork Club)。斯托克俱樂部就用這位美麗聰穎的名媛作招牌,當時,斯托克俱樂部是城中時髦所在,電影明星、政界人物、歐洲貴族出沒其間,雷尼爾王子就是在這里對格蕾斯王妃展開追求的。當年小報記者都在俱樂部門口蹲守,誰去那里喝酒社交,第二天都會登上報紙。每次小報記者給烏娜照相的時候,她手里都拿著一杯牛奶,她還沒有到飲酒年齡,但已經(jīng)發(fā)育得很好,艷麗撩人。布里爾利學校的女校長給烏娜的老師寫過一張字條,詢問,“為什么奧尼爾女士會在斯托克俱樂部里面?她才16歲!”
我對這段八卦產(chǎn)生興趣,是因為烏娜當時的男友——塞林格。1941年秋天,塞林格在一封信中說,烏娜聰明,美麗,被寵壞了。當時塞林格年輕俊美,皮膚黝黑,烏娜明艷照人,他們一起去博物館,看電影看戲,在中央公園閑逛。塞林格開始發(fā)表小說,烏娜認定,他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作家,“我能聞得出來?!?942年春天,塞林格應征入伍,烏娜被選為斯托克俱樂部年度名媛。塞林格構思著《麥田里的守望者》,給烏娜不斷寫信。烏娜將這些信件散發(fā)給閨蜜看,她身邊也有了新的陪伴者——奧森·威爾斯,好萊塢年輕導演,后來拍了《公民凱恩》。據(jù)說,威爾斯第一次和烏娜約會,就提出要給烏娜看手相(這真是個粗俗的招數(shù))——他把她向上攤開的手掌握在手中,全神貫注地看了一會兒,抬頭,深情地看著她的眼睛,說他看到一條愛情線直接指向另一個年長的男人。威爾斯甚至說了那個男人的名字,并說烏娜會嫁給他。那個人就是查理·卓別林(算得真準)。
卓別林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明星,他到好萊塢之后,電影行業(yè)發(fā)生了很多變化,聲音、顏色、新攝像機、新移動攝影車,寬屏幕、環(huán)繞立體聲;導演的崛起,電影理論術語的興起等等。電影在全世界擁有越來越多的觀眾,而卓別林是頭號巨星。18歲的烏娜也要進入好萊塢,她為一部叫做《列寧格勒少女》(The Girl from Leningrad)的電影試鏡。他們給她戴上頭巾,想讓她看起來像個巴布什卡少女。那時查理·卓別林也在拍一部電影,需要個非常年輕的女孩。卓別林此后在自傳中寫道他初見烏娜時的印象——他走進房間時,烏娜正坐在火爐邊的地板上:光線在她身上跳躍,她往上看,54歲的卓別林墜入愛河?!八龑ξ椅⑿Α:臀抑邦A想的不一樣,我發(fā)現(xiàn)她美麗極了,具有安靜的美麗和極為迷人的溫柔。”
塞林格的信再也得不到回復。后來,他是在報紙上看到烏娜和卓別林結婚的消息。這種地位的懸殊帶來的恥辱讓他難以釋懷,他給烏娜寫信,畫了惡毒的漫畫。他不過是個年輕作家,而卓別林當時能和愛因斯坦、蕭伯納相提并論。烏娜在父親出走之后一直尋找父親的替代品,她找到了。在她嫁給卓別林之后,尤金·奧尼爾就和她斷絕了關系。
所有人都認為,這對老少配不會長久,他們錯了。烏娜一直陪在卓別林身邊,生了8個孩子,卓別林的自傳題記上寫著“獻給烏娜”。
這段八卦雖老,但有助于我們理性地看待新八卦。隨著社會進步,我們也有名流女孩,富二代,sugar daddy,明星的前任相互糾纏。當然,這段八卦還讓我們明智地看待文學與電影的競爭——卓別林一生都追名逐利,塞林格只想隱姓埋名。塞林格女友被搶,在歐洲前線構思《麥田里的守望者》,在這部偉大的小說中,塞林格借霍爾頓之口說,我哥哥去好萊塢當了婊子。我恨電影,你最好別跟我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