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珊
習近平訪美從出發(fā)前幾周到如今抵達美國開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一直是中國媒體報道的焦點,國人從上到下都對此次出訪寄予了深切的關注與希望。作為一名身在美國的中國人,尤其是長期從事媒介研究與教育的學者,自然不會放過眼前這個好機會,仔細觀察并體會了一番美國人民對習近平訪美的心態(tài)。
美國人的“平常心”
實事求是地說,與國人的熱情興奮度相比,美國人的總體心態(tài)可以用“平常心”三字概括。
這其中是有不少原因的。首先,與北京的士司機都能對天下、中國大事分析得頭頭是道的政治水平相比,美國人的政治意識差得實在是不可以道里計。對政治、尤其是國際政治不感興趣是美國人的“通病”。2010年皮尤(PEW)民意調查研究中心數據顯示,59%的美國公民居然不知道美國副總統(tǒng)的名字!不過,與1979年鄧小平訪美相比,相信認識習近平的肯定比認識鄧小平的人多很多,因為現在畢竟是網絡社會,與30多年前相比,老百姓讀新聞容易多了。而且,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也讓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聯系加深了許多。
其次,當前美國人政治關注的焦點是2016年的總統(tǒng)大選。共和黨與民主黨雙方都在為推選出自己的總統(tǒng)候選人而不遺余力地爭取民意,同時也相互攻擊。尤其是后者,使得一些候選人為了獲取人們的注意,總是用一些出格的言論來吸引民眾的眼球,而且屢試不爽,效果驚人。這也不難理解,能夠參加總統(tǒng)競選的政治人物往往是某個領域的名人,平時他們個個彬彬有禮、理性克制,此時他們卻不得不赤膊上陣,像打了雞血一般,不是狂叫著要讓“某某某滾出美國”,就是宣誓般表忠心如何“降低美國失業(yè)率”等等。再加上一些小報記者時不時揭出點某候選人的背后黑幕或是花邊新聞,那就更像一部現實版的真人秀,令旁觀者看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因此當記者日前在舊金山街頭隨意詢問路人:對你們來講近來最重大的新聞是什么?有人回答是美國總統(tǒng)大選共和黨第二次辯論會川普被其他參選人修理;有人說是教皇方濟各將訪問美國;還有人說是擔心歐洲的中東難民潮涌來美國等等。當記者提及習近平即將訪美一事時,多數人就變得懵懵懂懂、不知所云了。筆者住在離西雅圖不遠的小鎮(zhèn),就個人經驗而言,身邊多數美國人的反應也是如此。
最后,比較不湊巧的是,習近平主席與梵蒂岡教皇碰巧同一天抵達美國。作為一個有著深厚基督教傳統(tǒng)與背景的國家,可想而知,無論是媒體還是普通民眾,更關注教皇的行蹤也就不難理解了。
中國人的“平常心”
看到這樣的情形,估計不少國人要倍感失望乃至憤怒了。其實完全不必。我們應該明白,美國人的“平常心”對中國以及中國民眾而言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壞事。何以言之?因為拜美國媒體“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的報道原則所賜,他們對中國(對其他國家包括美國自己也是一樣)的消息選擇往往以負面為主,以至于長久以來,大部分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形象感知欠佳。以前一些中國領導人來美國訪問時,沒少遭遇過有人游行抗議的尷尬事。
為歡迎習近平到訪,西雅圖市實行交通管制。
可當習近平的飛機降落在美國機場時,現場氣氛至少是親切友好的。同時,中國作為世界人口第一、面積第三的正在崛起中的大國,的確讓自二戰(zhàn)后科技、軍事、經濟實力始終保持世界第一的美國不安,雙方政治制度、價值觀方面的差異更是讓美國政府對中國心懷疑慮與戒備,波及到民眾,對習近平訪美興奮度不高也屬情有可原。此外,如前文所述,當下正值美國總統(tǒng)大選前的候選人混戰(zhàn)時期,以往此時往往是中國被民主、共和兩黨均當作替罪羊指責之時,去年還有少數人叫囂要“取消習近平訪美”,對比彼時彼景,美國人的“平常心”應該說是來之不易的。況且,習近平訪美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消除美國的擔憂,強調中國的和平崛起以及對世界秩序的認可與接受。沒有這個“平常心”做前提與基礎,不是對中國懷有過高的期待,就是對中國強烈不滿,這樣的目的恐怕難以實現。
當然,美國也有不少對習近平訪美充滿熱情與善意的人。當地華人華僑群體不用說。據媒體報道,微軟華裔協(xié)會得知習近平將到微軟園區(qū)進行訪問的消息后,決定舉行一系列的歡迎活動。當他們向公司員工發(fā)送電子郵件征集參加活動的人時,沒想到報名郵件發(fā)完當天就有超過500人報名參加。出于安保問題考慮,最終只從眾多報名者中選擇了近400名微軟員工參與歡迎儀式,其中100多名微軟華裔員工到機場迎接了習近平。
其次,習近平訪美的當地政府以及行程單上擬訪問的一些機構及其員工都對他的來訪表示了熱烈歡迎并積極做好了相關準備。譬如為了迎接中國貴客,西雅圖市政府在市區(qū)實施了長達三天的交通管制。為此,市政府盡可能在社交媒體上安撫民眾,并提前召開記者會,通過各大報紙、廣播建議民眾:這三天盡量選擇在家工作、請假或搭便車。習近平將要訪問的位于塔科馬市的林肯高中,在記者前期調查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中國的主席要來塔科馬”。當然,最興奮的莫過于美國商界大佬了。習近平這次訪美不僅帶來了許多優(yōu)秀的中國企業(yè)家,還帶來了不少商業(yè)合同。對于渴望與中國合作做生意的美國商人來說,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因此分布于美國全國各地的重要企業(yè)的CEO都爭相趕來西雅圖,不少企業(yè)高管甚至買不到機票、訂不到酒店。
相對于美國民眾關注點分散、熱情不高,習近平的這次訪美之行卻被國人寄予了厚望。其實“平常心”沒什么不好,或許我們不妨也以“平常心”看待這事,這才是大國之間以及彼此的國民之間能夠真正實現平等友好、長期交往的正常心態(tài)。
(作者為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現在美國猶他大學做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