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美地緣政治之博弈

      2015-09-10 07:22:44應琛
      新民周刊 2015年38期
      關鍵詞:大國南海韓國

      應琛

      冷戰(zhàn)結束以來,東亞地區(qū)可以說是世界上比較穩(wěn)定的地區(qū),既經(jīng)歷了高速經(jīng)濟發(fā)展,也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沖突。

      但近年來,地緣政治回歸世界政治舞臺。有中東變局,有俄羅斯和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沖突,但人們更多擔心的是,在東亞地區(qū)中美兩國之間的地緣政治之爭。有美國學者甚至稱,中美兩國關系已經(jīng)到了“臨界點”,即中美兩國之間的沖突即將來臨。

      地緣政治,這個國際關系中的永恒現(xiàn)象,隨著中國的崛起,越來越打上東方的烙印了。這樣說起來,世界上也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有一打以上陸上鄰國,和近半打的近海鄰國。它們有的與中國存在著陸上和海上的領土糾紛,其中有些緣于歷史,有些則緣于大國的利益代理而產(chǎn)生。

      誠如中國領導人所說的,太平洋之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但導致現(xiàn)在這樣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中美兩大國地緣政治影響力的變化,給兩國所帶來的心理沖擊。

      習主席此次訪美不僅攸關中美關系未來走向,也將對國際格局和地區(qū)形勢產(chǎn)生深遠影響。

      臺灣,中美地緣必爭之地

      “地緣政治”,是政治地理學中的重要流派,其基本觀點是,全球或地區(qū)政治格局的形成和發(fā)展受地理條件的影響甚至制約。而一個國家的地緣戰(zhàn)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個國家與他國之間的地緣政治關系在軍事安全領域的體現(xiàn)。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的采訪時則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地緣”解釋為——由于地理上的相鄰而造成的特殊的緣分,“地緣可以是一種親緣,相互支持,相互幫助;也可以是一種惡緣,相互妒忌,相互踩一腳。而地緣政治,就是因為地理上的接近,造成政治上的特殊關系,可以更親密無間,也可以更加不信任。”

      沈丁立告訴記者,中美兩國處于浩瀚太平洋的兩岸,本來并無直接的地緣政治沖突。但在美國看來,隨著中國的崛起,如果保持與中國較遠的物理距離它可能會“吃虧”,“歷史上,日本去偷襲珍珠港,走過半個太平洋去打美國。在此之前,美國也覺得它離開日本很遠,兩國沒有特殊地緣關系,但后來發(fā)現(xiàn)半個太平洋擋不住日本,和日本其實也存在地緣關系。所以美國覺得與其等著被人打,還不如我主動出來做你的鄰居。于是,在其‘全球地緣’政策的作用下,美國在全世界有許多個基地,把它的部隊放到那里,用這種方式來同每一個國家都形成地緣。”

      中美之間就這樣形成了一個不是地理上相鄰的關于地緣的“準地緣”。

      自從地緣政治學產(chǎn)生后,它就成為各國制定外交和國防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jù)。而這一點在臺灣問題上體現(xiàn)得尤其明顯。

      臺灣問題的復雜性不僅在于海峽兩岸持有不同政治理念的中國人之間的歷史與利益關系,更在于由臺灣自身地理位置所決定的、其在東亞-西太平洋地區(qū)國際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緣意義。

      從地理位置來看,臺灣位于中國大陸東南一百多公里的西太平洋中,是亞洲大陸、特別是中國大陸通往西太平洋的主要海上門戶。臺灣又位于西太平洋連接東北亞與東南亞海上通道的中段,控制了臺灣就控制了西太平洋的南北海上通道。其地緣政治含義就是,只要東亞-西太平洋地區(qū)存在地緣政治上的對立,誰能控制臺灣,誰就能控制這個區(qū)域的海上通道,誰也就能占據(jù)地緣戰(zhàn)略上的有利地位。

      事實上,從16世紀末期開始,無論是西方殖民者還是日本侵略者,它們圖謀臺灣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東亞大陸邊緣地帶占據(jù)有利位置,以便日后伺機挺進中國大陸。在冷戰(zhàn)時期,如果說兩岸之間是由國共內(nèi)戰(zhàn)延續(xù)導致的沖突與對立的話,中美之間在臺灣問題上博弈的實質(zhì)就是兩國在地緣政治與地緣戰(zhàn)略上的較量。

      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到1972年,20多年美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地位。1950年美國武裝干預入侵朝鮮半島,武裝介入臺灣海峽,直至承諾以軍事手段保衛(wèi)臺灣。1961年美國入侵越南,起初是為了阻擋所謂“共產(chǎn)主義”的擴張,但后來都無一例外地演變?yōu)閲轮袊?/p>

      臺灣,中美地緣必爭之地。

      從1960年美國著名記者斯諾對周恩來的一次采訪,可以看出中國參與朝鮮戰(zhàn)爭的動機:“在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杜魯門改變了政策,采取了侵略中國的政策。在出兵朝鮮的同時,美國派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準備軍事占領臺灣。從那時起,美國就開始了對中國的新侵略?!?/p>

      據(jù)此,中國參加朝鮮戰(zhàn)爭有兩個戰(zhàn)略目標:一是保住朝鮮半島不被美國全盤控制,不讓朝鮮成為進軍中國的跳板;二是以在朝鮮戰(zhàn)場上對美國軍隊的成功抗擊,使美國不敢貿(mào)然搶占臺灣,保住臺灣仍在中國主權之下。

      后來,由于美國與蘇聯(lián)在全球進行冷戰(zhàn)下的爭霸,暫時減輕了對中國的壓力。而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系才有了一個重大的轉(zhuǎn)機。

      在經(jīng)過20多年長期對峙、封鎖、互不來往之后,尼克松、基辛格等美國高層人士出于美國的戰(zhàn)略利益,認為有必要讓中國回到國際大家庭之中。因為中國已經(jīng)是一個擁有占世界人口近1/4的并擁有核武器的新興國家,不同中國合作,許多世界問題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而美國當時深陷越南戰(zhàn)爭的泥沼,想借中國的幫助讓其體面地脫身。

      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報》發(fā)表,這是尼克松訪華的重大成果。在《公報》中,美國間接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只有一個中國。

      《公報》說:“美國領導人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從臺灣撤出全部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它將隨著這個地區(qū)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它在臺灣的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同時美國政府宣布與臺灣斷交、終止美臺“共同防御條約”、從臺灣撤出美國軍隊。

      但美國并不打算放棄對臺灣的干涉。美國通過《與臺灣關系法》聲稱:“美國作出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決定是以臺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jīng)Q定這種期望為基礎的;凡是企圖以和平方式以外的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的努力,都將會威脅西太平洋地區(qū)的和平與安全,引起美國的嚴重關注。”

      9月18日,日本反政府示威者抗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行推動通過新安保法案。

      該議案還提出要向臺灣提供“防御性武器”,使之“保持抵御會危及臺灣人民的安全或社會、經(jīng)濟制度的任何的訴諸武力的行為或其他強制形式的能力”。這個法案實際上繼續(xù)將臺灣當作受其保護的“獨立國家”,公然違反了中美建交時雙方同意的原則以及美方的承諾,是對中國內(nèi)政的嚴重干涉。

      沈丁立表示,美國不愿意停止對臺出售武器,而在這個問題上,鄧小平當時選擇了暫且擱置,先建交,“但到現(xiàn)在36年了,美國還在賣武器給臺灣”。

      據(jù)統(tǒng)計,臺灣幾十年來用于購買美國武器的金錢不少于1萬億美元。這讓美國的軍火商發(fā)足了財。美國還打著保護臺灣的名義壓榨臺灣。美國試圖長期保持臺灣與大陸“不統(tǒng)不獨”的狀態(tài),讓兩岸不停地爭斗,不停地內(nèi)耗,并坐收漁翁之利。

      如今,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實施,美國著力于加強亞太同盟體系,擴大盟友合作以制約中國影響力的增強。

      在2015年2月7日奧巴馬政府發(fā)表的新版《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中,美國一方面強調(diào)“歡迎和平、穩(wěn)定及繁榮崛起的中國,尋求雙方發(fā)展建設性的關系”,另一方面卻堅持“重啟與日本、韓國的聯(lián)盟關系,繼續(xù)實施亞太再平衡”。這表明美國在整體實力下降的情況下,將不斷強化美日、美韓同盟在東北亞戰(zhàn)略中的地位,將其作為制約中國的主要手段。

      日本:從“壞鄰居”上升到“惡鄰居”

      事實上,在中日關系中,臺灣問題的地緣政治含義也在不斷上升。

      就日本而言,臺灣除了具有遏制中國大陸的意義外,日本自身的重大利益還倚賴臺灣。兩岸一旦統(tǒng)一,中日之間在關于東海、釣魚島的爭議中,中國都將處于比現(xiàn)在有利得多的地位。更重要的,臺灣還處于扼住日本海外運輸線的關鍵位置上。因此,日本實際上比美國更擔心兩岸統(tǒng)一,臺灣問題在中日關系上兼有“勢”與“實地”之爭的兩重意義。

      此外,中日兩國沖突更突出地表現(xiàn)在一些具體問題和領域上。歷史問題幾乎成了兩國關系的一個死結。中國不可能以犧牲民族感情為代價發(fā)展中日關系,日本在歷史觀上卻日益右傾。

      沈丁立說,對于美國塑造的東亞秩序,中國過去出于安全和務實的因素,一度曾經(jīng)接受,中日關系表面上曾經(jīng)相對穩(wěn)定,“但中日友好的基礎是脆弱的。在特殊情況下就會顯現(xiàn),例如,中曾根、小泉、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以及日本國有化釣魚島……當初地緣看上去尚可,其實隱藏著脆弱?!?/p>

      對于中日紛爭,奧巴馬曾在去年4月訪日前接受《讀賣新聞》的書面專訪時,首次公開承認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于釣魚島,對安倍政權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表示贊賞和容忍;并要求日本盡快進行普天間基地的轉(zhuǎn)移,還著重提到了日本參加TPP的重要性,最后重申對朝鮮核武器的“零容忍”態(tài)度,希望日本對美國的對朝政策給與明確合作,強調(diào)“在我的領導下,美國和日本等盟國緊密合作,再度開始在地區(qū)發(fā)揮主導作用”。

      今年,安倍也在訪美之行中大談日美同盟,無非是為了進一步抱緊美國大腿。日本方面竭力支持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并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謀求雙方在美國力推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議談判問題上取得突破。日本因此所獲回報也委實不菲,不僅日美同盟獲得升級、雙邊防衛(wèi)合作指針得到修改,日本武裝力量還取得美軍允其在更大地域行動的許可。

      而9月19日凌晨,日本參議院不顧在野黨的強烈反對強行通過了系列安保法案。安保法案正式升級為法律。由此,日本正在按照安倍的設計成為能發(fā)動戰(zhàn)爭的國家。

      從根本看,新安保法不是為了世界,而是為了美國。安倍致力于加強日美同盟關系,調(diào)整日本安全保障政策以更好配合美國。安倍第一次就任首相期間就設立了“重新構筑安全保障法律基礎懇談會”(安保法制懇),探討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的相關問題。當時提出的可能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的幾大場景包括:在日本近海行動的美國艦只受到攻擊時,日本能否與其共同行動;如果某個國家向第三國,比如說向美國發(fā)射導彈,日本有能力擊落時可否擊落。

      很明顯,日本修改安保法案是為軍事同盟服務,至于能否照顧到其他國家的關切,是否有利于地區(qū)穩(wěn)定,卻并不在日本考慮的范疇內(nèi)。

      沈丁立毫不客氣地指出,日本已經(jīng)從一個“壞鄰居”上升到了一個“惡鄰居”的位置,“從中國的立場來看,中日之間的地緣環(huán)境無疑是在惡化。但是,目前看上去有點緊張的關系,其實才是“正?!北憩F(xiàn)。兩個國家有主權和安全矛盾,當然是正常的。我們把過去的假正常,變成今天有問題的正常,再到未來中國繼續(xù)崛起,讓日本更尊重我們,從而形成健康的正常?!?/p>

      韓國:舉棋不定的“好朋友”

      作為東北亞的一個重要國家,韓國的“悲劇”則在于旁邊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日本。

      首先,韓國所處的朝鮮半島無疑是東北亞地區(qū)最為重要的地理位置所在,自然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對于美國而言,朝鮮半島是監(jiān)視和封鎖中國的第一島鏈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又是牽制俄羅斯在太平洋地區(qū)軍事存在的依托之地;對于俄羅斯而言,朝鮮半島是其進入太平洋的犄角所在,壓迫美日的陣列延長線;對于中國而言,朝鮮半島是渤海灣的半個門戶,與膠東半島形成渤海-京津唐防務圈的最前沿;對于日本而言,朝鮮半島是進入大陸的跳板。所以,周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放棄朝鮮半島。可以說,朝鮮半島目前所處的分裂狀態(tài),恰恰反映了周邊諸強博弈的均衡。

      在東亞這樣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下,韓國在保護自己航海線問題上存在天生的缺陷,也還是因為其周圍有一個當前海上霸權美國,一個曾經(jīng)的海上霸權日本,還有一個未來的海上強權中國。這樣看來,太平洋何其遼闊,卻好像真的容不下太多列強。

      對于中韓關系,沈丁立則表示,中韓,歷朝歷代都是友鄰,“當年,袁世凱就曾率領清軍保衛(wèi)朝鮮免受日本侵略。從1992年中韓建交提出‘既往不咎,開創(chuàng)未來’的目標后,經(jīng)過20多年發(fā)展,中韓關系的發(fā)展總體是上升的”。

      但由于一些歷史和安全問題,韓國對中國其實內(nèi)心懷有糾結。沈丁立說,現(xiàn)在美國提出要把薩德反導系統(tǒng)部署在韓國。原先部署的愛國者反導系統(tǒng)是攔截低空層進攻導彈,而薩德是攔截高層的。中國認為,韓國要增強抵御來自朝鮮的進攻導彈,并非不能理解,但朝鮮針對韓國的導彈都是短程低層的,用愛國者系統(tǒng)實施防御足矣。只有從中國飛出的實施報復的戰(zhàn)略導彈是高層的,所以美國在韓國部署,已經(jīng)超出針對朝鮮,將有損中國安全。

      2014年7月2日,在中國駐韓使館前,韓國民眾集會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韓,并打出寫有“釣魚島是中國的土地”字樣。

      “就看韓國是好鄰居還是壞鄰居了。好鄰居,不讓美國部署;壞鄰居,樂見美國部署,積極給美國當幫兇?!鄙蚨×⒄f,“韓國迄今沒有答應美國要求,不想得罪中國。但加上之前加入亞投行,參加北京閱兵,這意味著韓國已經(jīng)得罪美國。但韓國沒有說永遠不讓美國部署,還在觀望。所以,韓國還不是中國真正的好朋友?!?/p>

      其實,韓國不想得罪中國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比起周邊四國,韓國更擔心的是北方的親戚。

      沈丁立表示,韓國必須適當?shù)卦谡紊鲜竞弥袊?,因為似乎只有中國能夠牽住朝鮮,“朝鮮越是挑釁,中韓關系就越好。因為中國一定批評朝鮮,這讓韓國很放心。”

      當然,還有另外的因素,那就是韓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某種程度上,日本或有資本死心塌地追隨美國與中國競爭,但是韓國沒有。

      有文章認為,如果中美之間遲早有一次面對面的直接交鋒,那未必是戰(zhàn)爭,而可能是人民幣與美元的競爭。這時,韓國肯定不能獨善其身,而很大程度上,人民幣和美元直接交鋒的第一個戰(zhàn)場可能就是在韓國。

      換言之,韓國最終將不得不在中國美國之間做出一個選擇。無論選擇哪一方,都將會對韓國自身產(chǎn)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南海問題:考驗中國的智慧

      另一個考驗北京政治智慧和能力的地緣政治風險是南海局勢。南海局勢之所以越來越復雜,一個主因是域外大國尤其是美國在中國和其他域內(nèi)國家的領土和權益爭議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極好的遏制中國崛起的戰(zhàn)略機遇。

      華盛頓利用這個戰(zhàn)略機遇的方法既老到也簡單,這就是鼓勵南海各申訴國保持對中國的強硬姿態(tài),挫敗北京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戰(zhàn)略,迫使北京提前攤牌強硬出擊,以便美國“漁翁得利”。

      在沈丁立看來,圍繞著南海問題,美國最近發(fā)出了不少針對中國的雜音。美國個別部門不光放出狠話,并且行事莽撞。美軍先是派出軍機對我島礁擴建抵近偵察,還揚言將考慮派遣軍艦強闖中方新建島礁12海里以內(nèi)海域。不僅如此,美國還在印太地區(qū)拉幫結伙,利用各種以它為首的軍事同盟與伙伴關系,利用軍售和軍技援助,鼓勵一些國家尋釁中國。

      沈丁立表示,美國近期的南海政策,充分體現(xiàn)了它的主導思想的迷思。

      一方面,對于中國在歷史上形成的對南海島礁的主權擁有、對于中方在上世紀中葉對此做出的明確訴求,美方目前一概置若罔聞。歷史事實是:是美國向中國提供軍艦巡視南海,在中方做出了關于南海諸島主權的明確宣示后,其他環(huán)南海國家曾經(jīng)或者公開接受,或者間接承認,或者予以默認。但其后個別國家卻改變政策,非法攫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島礁。對于這種背棄承諾單方面改變現(xiàn)狀的行為,美國采取了選擇性失明。在去年,美國提出爭議各方以2002年達成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為基準,要求各方不要采取有違“現(xiàn)狀”的行動,旨在使其他各方對我國領土的侵犯變?yōu)椤凹瘸伞笔聦?,迫使我國接受已?jīng)受到損害的“現(xiàn)狀”。

      另一方面,美國最近對中國擴建部分南海島礁卻十分重視,不僅派遣機艦抵近,而且勒令中國從速停止。

      “在相當程度上,南海地區(qū)當前局勢,與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偏頗和驕橫,以及對中國的無端猜疑與制衡有著密切關聯(lián)?!鄙蚨×⒄f。

      通過把日本以及更多域外國家拖進南海,美國希望收到一石數(shù)鳥之效:其一,通過擴大南海問題的國際化,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國際壓力;其二,經(jīng)由美日等國的武力顯示,為對華威懾升級;其三,向那些在南海損害了中國主權與權益的聲索國發(fā)出信號,即只要依靠美國就不必通過外交手段與相關利益的當事方尋求互利互讓。

      沈丁立強調(diào),任何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如果其立場不公不允,就會損害其調(diào)和國際關系的能力,而且可能引來沖突;這對美國也并不例外。

      在南海問題上,中國沒有采取以武力解決分歧的立場。相反,我國與東盟各國達成行為宣言,共同致力于和平解決爭議。我國在南沙群島部分駐守島礁上的建設活動,是符合國際法范疇的主權行為,依法合規(guī)。中國通過擴建的島礁為南海海事安全和秩序提供的公共產(chǎn)品,不久以后,各方便能分享。

      南海浩瀚無垠,中國擴建島礁決不會對航行和飛越自由帶來阻礙,美國刻意抵近挑釁才是對國際法中自由航行原則的過度濫用。

      沈丁立提醒道,在南海問題上,美國必須時??紤]兩個大局,一是和平穩(wěn)定的大局,二是中美關系的大局,“美國的安全和發(fā)展得益于亞太和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南海動蕩在根本上有害于美國維護其國家利益。一個清醒的美國,要認清影響南海安寧的,恰恰是美國的偏頗。中國在國際事務中長期低調(diào),但維護國家正當權益卻絲毫不會退縮。挑戰(zhàn)中國對南海主權的底線,破壞中美關系的大局,從長遠看美國很可能受損更多。美國應該看得深一些,遠一些。”

      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可能

      回顧過去,中國對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認識和深化有個過程。早在2005年中共中央黨?!秾W習時報》的一篇談中國和平崛起的文章中就提到了“新型大國關系”,作者對其內(nèi)涵的表述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

      中國武警新兵在西沙永興島上的中國南海諸島工程紀念碑前巡邏。

      到了2011年1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胡錦濤訪美期間,中美兩國元首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達成共識。雖然中國高層尚未公開闡釋“新型大國關系”,但胡的表態(tài)無疑體現(xiàn)了中國高層對中美關系的探索,并且這種表述比《學習時報》提到的中美關系內(nèi)涵還要有所增加。

      2012年2月,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美期間,提出要構建“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新型大國關系倡議。是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更是進一步指出要“推動建立長期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新型大國關系”。“新型大國關系”在中國最重要的政治文件里出現(xiàn),預示著這將是一個對美關系指導性的外交綱領。

      但是“新型大國關系”的提法,卻很少出自美國高層之口,而中方一直在各個可以接觸的場合,希望美國能夠認可此提法,同時兩國能夠為此共同努力。

      因此,有不少專家擔心,中美兩國地緣政治影響力的變遷,是否會導致中國所追求建設的新型大國關系的終結?

      歷史上,一個新興的大國總是要挑戰(zhàn)現(xiàn)存的大國,而現(xiàn)存的大國總要盡其所能來遏止新興大國的崛起,保持其霸權地位,這種“修昔底德陷阱”就會導致大國政治的悲劇。中國提出建設新型大國關系,就是要避免大國之間沖突的常態(tài),實現(xiàn)和維持和平共存狀態(tài)。

      對中國來說,要建設新型大國關系,就要分析目前在這方面所面臨的困難的原因。沈丁立說,現(xiàn)在中美兩國互存猜疑,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建設一種“不對抗,不沖突,合作共贏,和平互利”的關系?沈丁立同時也表示,在國際層面,中美兩國的合作其實要遠遠大于分歧。在實際層面,兩國可以合作得很好,盡管也有分歧。

      “在對抗和不對抗之外,還存在第三種模式,那就是少對抗、可管控的對抗。這才是理性的,也才是一個真正的大國應有的姿態(tài)?!鄙蚨×⒄f。

      為了克服以上提到的相互不信任,相互防范,沈丁立建議遵守以下的幾個指導方針:第一,各方都遵守國際法,使得大家都有共同標準來行動,相互之間不要造成重大刺激;第二,盡可能維持現(xiàn)狀,盡可能不要破壞現(xiàn)狀,特別是通過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來改變現(xiàn)狀;第三,最大程度地通過和平的方式管理好和解決好各種分歧;第四,在一個國家采取重大的安全舉動之前,要通知其他各國,這樣促進相互信任和安全合作。

      在沈丁立看來,要真正接近習主席理想中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可能還要十數(shù)年。

      猜你喜歡
      大國南海韓國
      韓國“第一步”
      南海明珠
      聚焦韓國大選
      金橋(2022年4期)2022-05-05 06:10:06
      北海北、南海南
      黃河之聲(2021年10期)2021-09-18 03:07:18
      吐槽大國
      趣味(語文)(2021年3期)2021-07-16 06:46:10
      多想記住你的臉
      歌海(2020年2期)2020-05-12 01:07:09
      在韓國走馬觀花
      從器官捐獻大國到移植大國還有多遠
      南海的虎斑貝
      南海隨筆
      草原(2016年1期)2016-01-31 21:21:51
      桂林市| 松潘县| 玉溪市| SHOW| 临湘市| 嘉黎县| 高碑店市| 乐山市| 衡山县| 芦山县| 昌邑市| 连州市| 清水河县| 天等县| 民丰县| 星座| 巨鹿县| 盐源县| 麦盖提县| 尉氏县| 南岸区| 根河市| 浦东新区| 定州市| 黄石市| 盘锦市| 湖南省| 达尔| 抚顺县| 安塞县| 大新县| 句容市| 安龙县| 五大连池市| 兰坪| 雅江县| 油尖旺区| 临沂市| 柳江县| 远安县|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