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忠學
這段時間,《我是歌手》第三季在湖南衛(wèi)視熱播,大家對這檔音樂節(jié)目的關注度很高。2015年1月2日湖南衛(wèi)視《我是歌手》第三季首播超越前兩季,份額破十,全國測量儀收視率1.7份額10.17%,同時段第一,份額超第一季首播67.5%。當晚《天天向上》2.04/5.75,同時段第一。紀錄片《我們的歌手》份額8.53%,同時段第一。當然,在觀看電視人口基數(shù)如此之大的我國來說,這也許只是冰山一角。大家對于這檔節(jié)目的喜愛,一方面在于它的制作精良,而另一方面也在于它傳達給大眾美的享受。
其實不僅僅是音樂市場,現(xiàn)如今的當代藝術市場也和這檔節(jié)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對于美的這一點表達而言,任何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都是相通的,都是以帶給人美的享受為前提的。這樣看來,這檔節(jié)目的很多方面都能夠反射出當下普通民眾對于藝術的理解以及欣賞時的心理狀態(tài)了。
《我是歌手》引進韓國《我是歌手》的模式,是一場集結資深唱將、樂壇新生代種種類型的歌手的舞臺,這種模式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是大環(huán)境使然。對于老一輩的觀眾來說,會出現(xiàn)像孫楠這種喚起一代人回憶的歌手,也有像A-lin這樣的即使是50歲上下的人,也覺得很有新鮮感的歌手。而對于年輕一代而言,有張靚穎、古巨基、胡彥斌這種在年輕人中認知度很高的歌手,也有陳潔儀、韓紅這種經過時光歷練,讓人感覺到厚重度的歌手。這些幾乎涵蓋了所有人對歌手的期待。
而當代的藝術市場也是如此。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信息的廣泛傳播,當代藝術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僅僅是喜愛收藏的老前輩,甚至年輕的“80后”也加入到了藝術傳播的這個方向來。隨著“80后”藏家的成熟,在對當代藝術的接受度以及選擇上,都表現(xiàn)出了新的想法??v觀當代拍賣市場上,占據(jù)著高價的還是老前輩,50年代往前的國畫家油畫家還是拍賣市場上的領軍人物。不過從近幾年來看,“60后”“70后”的藝術家在拍賣場上也有了不錯的成績,曾梵志拍出億元高價的消息也著實讓國內藝術市場驚艷了一把。不僅如此,“80后”以來的青年藝術家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少機構、畫廊都著手培養(yǎng)扶持青年藝術家的計劃,也正是希望藝術市場中能夠形成百花齊放的氛圍和環(huán)境。
第三季開播以來,除卻孫楠、韓紅這些大眾很有認知度的實力歌手,年輕一代A-lin、張靚穎是第三季的黑馬,張靚穎更是在第二期以不輸于前輩的架勢,一舉獲得了第二期的第一名。其實在藝術圈中,黑馬也著實不少,拿國畫來說,除卻張大千、齊白石、趙無極這一類宗師性的人物,后輩的當代水墨藝術家在市場上也有不俗的表現(xiàn)。油畫市場也是如此。其實對于新老藏家來說,對于“王者”的需求量并不突出,但是“黑馬”則不然?!昂隈R”就意味著未來的市場升值的空間,難怪不少電商也都開辟青年藝術家專欄,甚至出現(xiàn)專門為青年藝術家提供平臺的電商。對于藝術市場來說,投資收藏中青年畫家的作品,辨?zhèn)蜗鄬θ菀?,價位也相對較低,并且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新的藝術特征,與現(xiàn)代人的思想感情也能很好的融合,后續(xù)的潛力大。
與前兩季一樣,本次的歌手設置上除卻內地的歌手之外,也邀請了來自香港、臺灣以及新加坡的歌手,目的是為了讓歌手的類型更加廣泛。而現(xiàn)如今,藝術類的活動也是風生水起。藝術市場并不像有些人說的萎靡不振,當然不排除之前過度膨脹的影響。國內的藝術形式也在慢慢的用自身的形式展現(xiàn)出國際的包容性,并且試圖擴大自身的國際影響力。不少國際性的藝術交流、博覽會,再加之現(xiàn)如今通訊工具的強大,我們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國際上的新的藝術形式和想法,這對于我們未來藝術的發(fā)展也有著重大影響。
在第三季第二期中,張靚穎突出重圍,獲得了第一,而在一戰(zhàn)成名之后,緊接著第三期名次就下降到了末尾。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也許是因為在第二期中,張靚穎一曲《餓狼傳說》,黃頭發(fā)飆高音,被很多第二季參與歌手鄧紫棋的粉絲批評為抄襲。雙方粉絲的口水仗一直持續(xù),而對于觀眾來說,這種情況也不奇怪。對于新鮮事物,大眾都會有審美疲勞,正是因為有審美疲勞,所以大家才會更專注于歌手歌曲的本身。而對于藝術家也是如此,一旦一系列新作吸引了大眾眼球之后,市場價格也開始逐漸飆升。面對這種情況,藝術家自己如果守著這吸金系列的創(chuàng)作不肯放手,一味以市場化為創(chuàng)作的中心,那么時間長了之后,也難免會落入俗套。所以一個好的藝術家在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之后,還是需要保持初心,專心于藝術創(chuàng)作,攀登另一個藝術高峰。
當然,藝術市場遠遠比一檔節(jié)目要復雜得多。不過從這檔風靡大眾的娛樂節(jié)目中,卻可以窺見當下大眾的審美趨勢,相信這會對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以及探究當下人們的藝術需要,有一定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