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股市火,傳導到其他市場,就是樓市火、收藏市場也火。但當我得知澳門有家非主流拍賣行舉辦了一場首拍,一個專家、行家們從未見到過的所謂宋定窯美人枕,拍到3億人民幣,第一個反應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真拍、假拍?
近年來,創(chuàng)紀錄的藝術品拍賣都是由著名拍賣行實現的,但這次跳出來一個小不點。相關報道是這樣寫的,6月6日在由中國舍得拍賣國際(澳門)有限公司舉行的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會上,一件中國宋代定窯白瓷“美人枕”拍出3.5億港元天價,加上13%傭金,最終成交價高達3.955億港元(約合3.2億元人民幣(6.2095, 0.0017, 0.03%))。據稱,這是澳門有史以來最高的藝術品成交紀錄,也是中國定窯瓷器的全球最高成交紀錄。
似乎怕讀者有疑問,報道還特別提到一點,這件拍品還配有全球最頂級的檢測機構香港中科研發(fā)中心的報告,經過熱釋光測定,證明“美人枕”的最后燒制年代距今900至1100年。
后來有朋友告訴我,在那個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他正好在現場。這件“美人枕”是本場拍賣的最大亮點,榮登拍賣圖錄封面?,F場以1000萬港元起拍,眾買家熱烈響應,叫價很快突破億元大關。最后只剩下前排一位先生與后排一位女士競價,此伏彼起,互不相讓。最終,“美人枕”經過60余口叫價,被那位女士攬入懷中,創(chuàng)下3.955億港元中國定窯瓷器的拍賣紀錄。
公開資料表明,舍得拍賣國際(澳門)有限公司在去年12月才剛剛成立,大約是想放個“衛(wèi)星”,首秀推出這件天價瓷器,不料引來一片嘩然。
在宋代 “哥、官、汝、定、鈞”五大名窯中,定窯排不上老大、老二,但仍是代表宋代瓷器燒造水平的名器。定窯以生產白瓷而馳名,胎骨較薄而且精細,顏色潔凈,瓷化程度高。釉色多為白色,釉質堅密光潤。定窯的白釉多閃黃,故有“粉定”之稱,釉面偶爾還有垂釉的現象,由此又有“淚釉”的別稱。宋代定窯瓷器常見的器型以碗、盤、瓶、碟、盒和枕為多,罐、爐等器型較少。
而睡枕又是頗為討喜的名器,故宮博物院中收藏的定窯孩兒枕,高18.3厘米,長30厘米,嬰孩造型,體態(tài)豐腴,清眉秀目,逼真可愛,栩栩如生。據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皇帝曾多次提看孩兒枕,并下令為其配制木座、錦墊。孩兒枕是定瓷中的珍品,已知存世兩件,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各藏有一件,造型如出一轍。
古瓷拍賣,最看重的是傳承與淵源。能夠創(chuàng)出天價的宋代瓷器一定是名家舊藏,源流顯赫。在2014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推出的宋瓷專題拍賣中,最重要的拍品就是克拉克夫人收藏的一件南宋官窯菊瓣碗。因為曾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億元天價的宋代定窯大碗,和以往同樣成交過億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都是她的舊藏。再如劉益謙在蘇富比秋拍中,以7964萬港元購買的明宣德“海獸圖”高足杯,來源于東京的繭山龍泉堂,曾著錄于小山富士夫的《陶器講座》、《世界陶磁全集》和《龍泉集芳:創(chuàng)業(yè)七十周年紀念》等權威典籍;而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也曾被繭山龍泉堂收藏。那么這件創(chuàng)紀錄的“美人枕”從何而來,缺乏必要的佐證和著錄。
再分析此件“美人枕”是真的交易還做局,或者是一場哄抬價格的游戲?得說下定窯拍賣紀錄。定窯近年來行情上升很快,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曾上拍一件宋定窯刻劃紋大碗,后以1.6億港元成交,使定窯瓷器一舉突破億元大關。此拍品是由日本大古董商坂本五郎提供,按估價6千萬港元是合理的,但因收藏家之名人效應,香港蘇富比之品牌效應,拍到1.6億港元有其合理性。澳門舍得國際拍賣會此次拍賣的宋定窯“美人枕”如果是真品,1000萬港元起拍是合理的,但競拍到3.955億元港幣,絕對是虛高泡沫價了。當然,接下來得關注是否真正交割了。在日益詭異的拍賣市場,一切皆有可能。
信息
座落于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路2號大山子798藝術區(qū)的亞洲藝術中心,策劃此次當代文人藝術展,匯集十多位當今頂尖藝術家之新作,藝術家有蔡小松、姜吉安、李真、劉丹、邵帆、沈克龍、沈勤、史金淞、徐冰、葉永青、曾小俊等。他們的創(chuàng)造均與傳統文人藝術有某種聯系,又立足自我直接的生命感悟,所使用之媒材是現代的,所創(chuàng)造之意象語言雖與傳統有若隱若現之聯系,也還是現代的,但其精神氣質卻與傳統文人藝術一脈相通,所嘗試傳遞的正是傳統文人藝術所孜孜追求的亙古不變的生命存在價值。展覽時間從6月20日至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