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鋒
20世紀(jì)30年代,章乃器以“救國會七君子”之一聞名于世,備受國人敬仰。20世紀(jì)50年代,卻以中國第一大右派而家喻戶曉,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章乃器什么時候都是君子,即使在被千夫所指挨批的年代里,抑或在被貶閑居的20年里,從不失君子本色。有人這樣評價他:“40萬右派中的一名硬漢子。”“文革”中,被打成右派的章伯鈞和章乃器,相約在康同璧家會面。章伯鈞身穿老舊的中式絲綿衣褲,夫人李健生對章伯鈞說:“去見康老和章老,還不換件衣服。”章伯鈞回答:“越舊越好,走在街上讓別人認(rèn)不出我來?!痹谀莻€年代,這是為了安全起見。
章乃器先生穿的是潔白的西式襯衣、灰色毛衣和西裝褲,外罩藏著藍(lán)色呢子大衣。章伯鈞的女兒章詒和問章乃器先生:“章伯伯,你怎么還是一副首長樣子?”章乃器站了起來,顯得有些激動,舉著煙斗說:“這不是首長的樣子,這是人的樣子。”在逆境中,在遭遇整日挨批的日子里,尚能夠“活出個人樣兒”,確實需要一股骨氣、正氣和志氣。不過,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骨氣、正氣和志氣,自會是一副奴才漢奸嘴臉。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這口氣,就像人的脊梁,脊梁在,就算身遭厄運(yùn),身在逆境,也會高昂著頭;沒有這口氣,就像患了軟骨病一樣,直不起腰來,看到權(quán)勢,就會頭搖尾巴晃;看到大款,就會一副低三下四狀。而一旦看到不如自己者,不但會踢人下巴,還會趾高氣揚(yáng)。當(dāng)年的朱自清先生,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jì)糧”。一介書生,卻有著如此志氣,真正活出了“人的樣子”。
順境中,能活出“人的樣子”,容易做到;而在挨餓的時候,在失意的時候,在整日挨批挨斗的時候,在沒權(quán)沒錢沒勢的時候,還能活出“人的樣子”,則是由一個人的思想底色決定的。只有君子才能失意不失志?!拔母铩敝?,對章乃器的批斗,不斷升級,批判會一場接一場,咒罵、呼叫一聲高過一聲,甚至將他11歲的小兒子也拉上陪斗。章乃器則是錚錚鐵骨,威武不能屈!寧可站著死,決不跪著活!寧折不彎是一種頂天立地的境界。
徐悲鴻說:“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币粋€擁有傲骨的人,才能縱橫捭闔,譜寫輝煌。人不可有傲氣,有了傲氣,就會自命不凡,從而目中無人。有了傲氣,當(dāng)成功的時候,鮮花、掌聲、贊揚(yáng)、奉承之詞迎面撲來之時,就會飄飄然,聽不進(jìn)批評和忠告,辨不清真假與是非,也活不出“人的樣子”來。
傲骨是什么?用章乃器的話說,就是“人的樣子”。有傲骨,才能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才能有志氣、有尊嚴(yán)、有自信心、有頑強(qiáng)不屈的性格。當(dāng)你遭遇失敗和挫折時,當(dāng)你面對冷眼、諷刺時,才能平心靜氣,排除干擾,尋找原因,迎難而上。一個有自尊的人,才能有傲骨;一個有傲骨的人,才能有自信;一個有自信的人,才能面對挫折,繼續(xù)奮起。
(圖/劉剛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