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瑜婷 謝若含
圖/本刊記者 姜曉明
2014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呂中第一次看完《闖入者》的成片,流淚了。觀眾的掌聲持續(xù)了10分鐘,呂中跟一旁的導演王小帥說,他們看懂了。第二天,呂中去海邊拍照,遇到一位當?shù)氐闹心陭D女,對方認出了她,過來打招呼,說她還沉浸在故事里沒能走出來。
呂中在《闖入者》里飾演大半輩子活在內(nèi)疚中的老知青老鄧。故事前半段展現(xiàn)了老鄧在新時代的無所適從、日常家庭的瑣事和緊張、兩代人之間的“互相闖入”,后半段講老鄧藏了多年的秘密:為把二兒子生在北京,她傷害了另一家人老趙。王小帥想借老鄧表達他的歷史觀: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受害者的故事,好像是別人影響了我們的命運,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對歷史有責任,我們在日后要更好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劇本打動呂中的正是王小帥的角度?!拔覀円郧暗闹v述一般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場。要知道,在這個社會,做錯事的人一般不會承認錯誤?!眳沃姓f,我們都相信,人和社會不做錯事情是不可能的。但能承認和反思就是進步。
呂中優(yōu)雅的聲音在半空忽然停住了——幾個從外頭闖進咖啡館的年輕客人大聲說話,干擾了她。于是我們換了個包房。在后來的兩小時里,只要有突兀的聲音,呂中就會沉默。她需要大量的安靜——這也是她幾十年來拍戲從不用助理的原因。她一個人跟著劇組吃盒飯,一個人四處轉(zhuǎn)場。王小帥理解她,“她不想有人跟她說話,因為那股氣場要一直保持,人來人往就散掉了?!?/p>
采訪當天,75歲的呂中穿著普通的黑色羊毛衫,散發(fā)著不容入侵的氣場。大多數(shù)時候她看上去極具正氣,但有時又會狡黠一笑,有些孩子般的直爽。在王小帥看來,呂中身上的混雜氣質(zhì)很符合片中的老鄧,“親切得像鄰家奶奶,又有強勢的一面。知識分子的味道、工人的感覺都有一些?!?/p>
在王小帥看來,呂中身上有“強大的時間感”,“烙下了我們建國以來的整段經(jīng)歷”。18歲就參加工作的呂中下過鄉(xiāng),修過岳城水庫,割麥子、披棒子、拉板車……因為家庭出身,她受過一些坎坷。對這些復雜的過去,呂中的姿態(tài)就像座堡壘,“這事你不用寫了,我也不會跟你多說的?!?她說,“年輕時吃點苦是好事”,她起碼學會了“得夾著尾巴做人”。
有一場戲很打動王小帥:強勢的老鄧面對生活的無力掌控,坐在飯桌上對已經(jīng)離世的老伴說,這個家啊,我攏不住了。她拿筷子的右手不自覺抖動?!斑@個抖動在老年人的習慣里很常見,呂中把一個人孤獨又恐懼、焦慮又堅強的矛盾內(nèi)心表現(xiàn)出來了。”
她與石榴飾演的復仇者孫子之間有一場曖昧“床戲”:老鄧在睡午覺,夢見闖入她一家人生活的男孩像幽靈躺在她身邊,輕輕撫摸她的手臂,鏡頭一轉(zhuǎn)換,男孩手持一把刀砍到她身上,她嚇醒了。呂中說,她從這段戲里看出了“人性”,“老鄧傷害過別人的陰影浮現(xiàn)出來了,她內(nèi)心很恐懼。老鄧又是那么孤獨,需要體貼。這個男孩雖是為報復而來,可他也是一個人,很需要人情的關(guān)懷。各自有各自復雜的心緒,但都需要溫暖?!?/p>
故事結(jié)尾,老鄧提醒男孩“警察來了”,最后男孩卻從高樓摔下。鏡頭給呂中一個長達數(shù)秒的表情特寫,“一輩子的茫然聚焦在這個瞬間”。呂中特別喜歡這個鏡頭,稱其是“偉大的停頓”。在話劇舞臺演了42年的北京人藝的老戲骨呂中說,節(jié)奏是戲劇的靈魂,“像交響樂一樣。節(jié)奏可以敘述故事,表明人的心理狀態(tài)。這么一個大的停頓,一下子打到了觀眾心里?!?/p>
老鄧一角讓呂中獲得了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影后。
在此之前,呂中演過很多母親,從《走進共和》的慈禧到《神探狄仁杰》的武則天,再到《老有所依》中的“作媽”方瓊。這些母親身上多少也有呂中自己母親的影子:有些強勢,習慣“我說你聽”,跟下一代沒有建立平等的關(guān)系。呂中的母親跟父親離異后,對孩子望子成龍的心更加急切,幼時的呂中學鋼琴、學畫畫……從初中開始,她給全家人做飯,一毛錢買10斤西紅柿,放在窗臺上一排排往下吃。壓抑的成長環(huán)境讓呂中很早就發(fā)誓未來要給孩子更自由的教育方式。她說,不要做魯迅筆下的九斤老太。
人物周刊:當年是主動走上演藝道路的嗎?
呂中:我從小就喜歡演戲,老跟著姐姐在馬路上模仿別人。但我本來是要學建筑的,因為各種原因,也包括背景的原因,結(jié)果就沒學成。我也很喜歡表演,性格又開朗,我的文學老師就推薦我到河北省戲劇學院。也考過戲曲學院,但因為家庭問題沒被錄取。所以說,我的選擇其實還是有社會背景的。
人物周刊:后來你從河北話劇院回到北京人藝,你的首場演出是在《茶館》里演了一個小太監(jiān)。那時你已經(jīng)40歲了。
呂中:小太監(jiān)小牛。當時童超老師告訴我,你不要覺得他(小牛)沒什么臺詞,你要去了解這個人物為什么這么做。于是我看了無數(shù)的書去理解他。太監(jiān)遭受了非人性的殘害,但他們也需要在宮里爭得一席之位,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很狡詐。
人物周刊:當時在歐洲巡演他們邀請你出來謝幕?
呂中:歐洲人很喜歡啞劇。當時德國媒體寫了一篇文章,說我演的這個小太監(jiān)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贏得做人的一席之地。本來小角色是不用上臺謝幕的。導演就說,觀眾這么重視你,你要出來謝幕啊。
人物周刊:后來你走向屏幕了,在《走向共和》里演慈禧,有人質(zhì)疑你給慈禧翻案。
呂中:一提到慈禧,人們就覺得她專橫跋扈、驕奢淫逸,但是很多人有沒有想過,在男人當政的時代,一個女人居然在那么高的位置待了47年,旁邊的男人都是吃干飯的?你想她是一般人嗎?如果她只是一個驕奢淫逸的女人,那些有能力的大臣能扶她嗎,早讓她滾一邊去了。關(guān)鍵還是我們?nèi)绾慰创龤v史,一棍子打死絕對是錯誤的。
《闖入者》劇照
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呂中飾演慈禧
影視要給觀眾一個真實的歷史觀。否則觀眾就是看熱鬧,我就迎合觀眾口味?你喜歡什么我給你拍什么?那不是亂套了嗎?你總是要引導怎樣用真善美的角度、怎么用人性的角度理解世界。
人物周刊:你長達六十多年都在話劇舞臺演出,那段經(jīng)歷對你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呂中:演戲。做人。
人物周刊:學會了做人?
呂中:因為只有你做人做明白了,才懂得演戲要表達什么。如果我做人做不明白,我怎么去理解武則天,我怎么去理解老鄧?我要理解所有我創(chuàng)作的人物,我不斷地創(chuàng)作,不斷地演戲,不斷地分析人物。所以說演員這個職業(yè)非常好,它讓我活了無數(shù)人生。但反過來,我也會照鏡子,也會思考,我應該怎樣做人。
人物周刊:你說過演戲是人學。
呂中:對,因為我琢磨了這么多人,所以我就明白了,哦!誰都是有局限的。
人物周刊:你演過女王、小人物,多復雜的人物角色,自己反而簡單了嗎?
呂中:對啊,愛怎么著怎么著吧。就是這些角色反過來給我營養(yǎng),我反而簡單了。
人物周刊: 北京人藝有一句話:要熱愛我們的藝術(shù),不要熱愛藝術(shù)中的我們自己。但現(xiàn)在時代不太一樣了?,F(xiàn)在大家都喜歡講“粉絲經(jīng)濟”。
呂中:演藝圈是很容易出名,所以你們做宣傳的太重要了。為什么重要?我這說一句題外話,好多演員是靠你們寫、你們宣傳捧起來的。
人物周刊:你對名利場比較清醒,跟紅得比較晚有沒有關(guān)系?
呂中:這跟我們劇院老一代的教育有很大的關(guān)系。你像于是之老師,他一輩子也沒得過什么獎。但他們就是認為要通過演戲給人以真善美的教育,這是他們一直奉行的信仰。
人物周刊:你有過為了錢去演不喜歡的戲嗎?
呂中:不喜歡的戲那就不演啊,我又沒有經(jīng)紀公司。跟你說句心里話,現(xiàn)在有的演員報酬高到什么程度,我不茍同。為什么?你要知道組里面一些場工已經(jīng)十幾年都沒漲錢了,人家也是人,跟你是一樣的人啊。當然你可能貢獻大一些,但這是綜合性的藝術(shù)啊。我跟你說,休息最少的就是場工們。你就這么值錢嗎?
人物周刊:你也不拍廣告?
呂中:不拍,因為廣告我也不知道它做了要干嘛,而且真正它是怎樣的,我又不清楚。我得做一件我明白的事情,對不對?對大家有益處的事,我才去做呢。不明白,我做它干嘛呀。
人物周刊:你說了好幾次“明白”。
呂中:因為我不較勁,我不和別人較勁,我也不跟自己較勁。
人物周刊:小時候你父母離異,母親對你很嚴厲,家庭出身的問題也給你們帶來一些動蕩。這些往事讓你痛苦過嗎?
呂中:孩子年輕時候吃點苦有好處。我也是逐漸活明白的。我18歲就走到這個圈來了,那時我心氣兒特別高,第一次上舞臺,我就把自己畫了一個大貓臉,把全臺人都逗笑了。后來被批評了,我才知道舞臺上不是你想干嘛就干嘛的。我還想過寫劇本,后來真正落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寫不出來。慢慢就知道了,人得是這樣的。
人物周刊:你對自己的性格有沒有欣賞的地方?
呂中:我不欣賞我自己。你看外面的大世界,那邊有梧桐樹,還有楓樹、楊樹,每個人過自己的唄,我干嘛欣賞我自己?我原來是急脾氣的人,什么事都要求快,然后對別人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所以和我相處開始可能覺得(難),但是時間長了會覺得我很透明,不用防備我。(笑)
人物周刊:每天還看書嗎?
呂中:看,各種各樣的書。我這個人挺怪,書也不吝好壞,演戲也不吝什么戲。新的《我愛我家》要我去演一個愛推銷的老太婆,把我給畫成那樣了,我也去了。我職業(yè)就是演員,各種角色我都得演,你說這世界大不大,真大。什么樣的人都有,我干嘛非得演特別棒的那種,我本身就是一普通人。
人物周刊:你演過慈禧、武則天,她們都是有野心的人,你自己沒有野心嗎?
呂中:我沒有野心,就這么走過來了,沒覺得自己怎么樣,我還是我。我也沒多一塊兒也沒少一塊兒。我還在繼續(xù)往老里走,還是那樣繼續(xù)地老下去,不定哪天就病了。
人物周刊:但75歲演女主角,還拿獎,你的生命力還是很強的。
呂中:我覺得我這人第一愛思考,愛想事兒。這人到底怎么回事兒呀,這人到底怎么來的呀?怎么就成人了?告訴我說猴變的,現(xiàn)在的猴子不變?nèi)肆??我不信,然后呢,不斷琢磨?/p>
人物周刊:你停不下來。
呂中:我就是這樣,有事兒我就做了,而且沒有止境,我從沒覺得自己怎么樣,我要怎么樣,我要達到怎么樣。我要什么呀,我能達到什么呀,能走到哪天就走到哪天吧,我很快就不能走了。
人物周刊:你怕老嗎?
呂中:不怕,生老病死我一點兒也不害怕,是大自然規(guī)律。我現(xiàn)在就面臨這個問題,好多事兒都忘掉了,記不住。不管你是誰,你多么了不起,都一樣要面對這個過程。所以我說,樂觀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