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清
和世間某些女子一樣,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的性格中有非常危險的一面:有能力卻意志薄弱。
這位奧地利特蕾西亞女王的女兒、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后,從小聰明伶俐,但心性散漫,任性倔強,不愿付出,“只有在她覺得感興趣時,她才想去學習?!?/p>
這是一些女人的通病,論頭腦、論能力,女人不比男人差,只是在努力程度上,很多女人落后于男人。當男人覺得要為命運而戰(zhàn)時,女人想的是,最好男人順手將自己的命運也一起奮斗了。
瑪麗的懶惰正來自于她是命運厚待的寵兒:母親是女王,生下來她就是高貴的公主,面容美麗、身型優(yōu)美,11歲贏得了法國王室的求婚。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
15歲時瑪麗嫁到法國王室,成為太子妃后,她變得更加驕縱、任性,夜夜笙歌,瘋狂地尋歡作樂,沉迷于奢華的服飾和昂貴的珠寶。
王室要求她早日變成一個成熟優(yōu)雅的貴婦人,她想的則是在美好的青春年華中多享受一些無憂無慮的日子。“她總是活在想要反抗管束、逃避束縛的情緒中,這使她本來可以正常發(fā)展的性情變得夸張無度?!?/p>
貪玩的她想盡辦法溜出凡爾賽宮。在巴黎街頭,她意外獲得了百姓狂熱的歡迎,給了她“天堂般的待遇”?,旣惡芘d奮,之后便習以為常,不去思考自己為什么會獲得這種厚愛,以及愛戴背后人民寄予的期望,“她享受著揮霍這些熱情的權(quán)利,卻沒有履行讓人們保持熱情的義務?!?/p>
瑪麗縱情享樂,始終停留在自己的階層中,“從未考慮過了解一下老百姓的平民生活,也從未想過關(guān)心國家大事。”她把自己擁有的一切當成天經(jīng)地義,百姓整天辛勤勞作也是天經(jīng)地義,上天賦予了他們不同的命運,而她來到這里的使命就是享受奢華。
直到成為真正的王后,她手里有了更高的權(quán)利,她想到的也不過是終于能夠為所欲為。她給母親寫信表達了作為一個王后的驕傲和自豪,覺得自己是最有資格享受這個頭銜的人,“她卻一直沒有了解登上這個王座所需要承擔的重要責任?!?/p>
她徒有王后外殼,缺乏耐心,抓不住要害,整天忙來忙去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國家局勢的動蕩還不如一件時髦服飾更能引起她的關(guān)注?!八褪沁@樣空虛地度過了長達二十年戴王冠的日子,沒有任何內(nèi)涵可言的二十年。”
直到法國大革命的浪潮席卷而來,她才開始有所醒悟,“原來命運的每一份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簽”。她再也挽回不了整個王室的頹廢,以及自己人生的傾倒,直至在痛苦中走上斷頭臺。
所謂抓得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說的就是像瑪麗這樣的人。她浪費了所有附加在身上的寶貴資源,命運安排她生為公主,又扶她走入王室,戴上王冠,她卻只當一切都是場輕浮的游戲,從未真正珍惜過上天的厚待。
后世稱她為“紅顏禍水”“赤字王后”。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為她澄清質(zhì)疑,將她恢復成一個因為缺乏意志力而將自己陷入不幸的女人。她只是參與了這段歷史,并不能完全為這段歷史負責。
革命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沒有瑪麗,革命依然會發(fā)生,但瑪麗的命運,被自己書寫成這樣,她虧欠的,只是她自己。
在現(xiàn)世,命運厚待某些女人的方式是給她們美貌、才華、富有,讓她們無需付出太多,就能獲得更多資源和青睞。但就像瑪麗曾面臨的境遇一樣,在歌舞升平的人生美景之下,暗藏危機。
什么都是可以消耗完畢的。那些有了美貌卻又驕縱,有了才華卻無所事事,在該學習時只顧享受,在該做事業(yè)時輕易放棄,對自己不負責任,對命運的掌控只限于膚淺的女人,總是會在某一時刻,迎來生命的寒冬。
命運就是這樣陰險,給了人一樣東西,常常會拿走另外一樣。要想贏得與命運的競賽,就要永遠保持警覺,珍惜擁有的一切。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