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晶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如“計劃趕不上變化”,或是“哎呀,都沒有按照計劃進行”、“計劃總是完不成”等等。計劃失敗,包括了自己主觀原因的失誤,以及我們無法依靠個人力量來控制的外在因素。這時,排除了那些不可抗力因素后,你是否有回頭看看自己的計劃,真的靠譜嗎?
這里,我們總結(jié)了不靠譜計劃的六個特點,趕緊對照看看你是否中招啦。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制定計劃?怎樣的計劃才算靠譜呢?其實,制定計劃可以遵循以下六個步驟:
第一步:明確目標
在制定計劃之前,你首先要清楚自己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這個目標越具體、越清晰越好。例如,“考出好成績”這樣的目標就太寬泛了,而像“期末比期中考試的排名提前五位”的目標,就是清晰、明確的目標。
制定目標時,切忌好高騖遠,定下高不可攀的目標。因為失敗會打擊你的自信,讓你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對計劃的作用產(chǎn)生懷疑。當然,也不要制定不需努力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的目標,這樣會因為沒有挑戰(zhàn)性而令你缺乏成就感,長此以往就會感到厭煩。
計劃中的目標應該是“跳起來能夠得著的葡萄”。也就是說,你制定的目標可以稍微超出實際能力范圍一點點。這樣的目標,既具有挑戰(zhàn)性,同時又可進一步開發(fā)潛能,提高能力。
第二步:細化目標
在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后,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其實它離你還很遠。到底應該從何下手呢?這時,我們就需要細化目標,把終極目標切分為若干個階段目標。階段目標是實現(xiàn)終極目標的一個又一個階梯。
第三步:考慮操作性和度量性
首先,計劃中的任務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清楚到底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包括任務的實現(xiàn)條件、所需時間和最終效果等。例如每天看書10個小時,無疑,這是很難做到的,這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其次,你的計劃要是可度量的。這就要求任務的目標有一定的量化指標,可以衡量你的計劃是否實現(xiàn)了。例如早讀背外語、早飯時間看政治、課間復習數(shù)學……這種計劃的確可以給你一種學習的方向感,但是,它的效果往往并不能如你所愿。因為,你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多少,離目標還有多遠,你的一切行動都比較盲目。而“早晨要背過多少單詞、上午要做完幾道習題、晚上要看幾頁書”等計劃,就具有了“量”的標準,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還明晰了計劃的實施進度。
第四步:按計劃行事
接下來,就一步步按照計劃開始行動吧,并且要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目標一定會實現(xiàn)。當然,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執(zhí)行計劃、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許多障礙:有的來自外部環(huán)境,如同學的誘導、親人的溺愛等;也有的源于自身,如憂慮、猜疑等消極情緒和懶惰、放任等不良習慣。面對這些干擾,我們要勇敢地說“不”。不要試圖給自己的懶惰和懈怠尋找借口,因為任何借口只要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你每退縮一步,就會離目標更遠一步。要知道,再完美的計劃,如果沒有行動的支持,都只是空想。
第五步:及時反饋
實時記錄計劃的進程。了解計劃實施到了哪一步,哪些任務已經(jīng)完成了,哪些任務正在進行中,哪些任務遇到了障礙等等。如果計劃實施得順利,不妨給自己一點小獎勵,鼓勵鼓勵自己;但是若相反的話,則需要分析原因、調(diào)整思路,如果是因為自己的懶惰而造成計劃延誤,也要相應地懲罰自己。
第六步:適當調(diào)整計劃
在具體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偶然的、突發(fā)的情況而導致某項目標不能按計劃完成。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要求我們最初制定的計劃有一定的靈活性,不能過于呆板。在具體安排時,應該在緊湊、不浪費時間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彈性和保險系數(shù),便于應付偶然情況。同時,還可以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shù)卣{(diào)整計劃,使計劃趕得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