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燕
日前,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與相關機構(gòu)聯(lián)合進行了一次“天津市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現(xiàn)狀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對象為天津市城鄉(xiāng)中小學三至八年級學生,共回收有效問卷1505份,其中小學中年級學生占33.2%、小學高年級學生占32.8%、初中學生占34%。
面對“在空閑時和誰在一起的時間最長”的問題,三組學生的選擇,比例最高的都是媽媽,分別為34.1%、28.3%、29.7%;其次都是同學、兄弟姐妹;選擇爸爸的分別占11.6%、8.1%、8.6%,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組選擇爸爸的比例低于選擇家中老人1.4和1.9個百分點。
“遇到困難時最愿意向誰求助?”小學中年級選擇比例最高的是媽媽,為25.1%;小學高年級和初中排在首位的都是同學,分別為27.6%和26%;小學中年級和初中組排在第三位的是爸爸,分別為18.8%和14.3%。總體上看,年級越高,遇到困難愿意向爸爸求助的比例越低。
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關穎表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父母等成年人的依賴逐漸減弱,這是客觀現(xiàn)實,但父母依然在全部人際支持中占有絕對重要的位置。調(diào)查結(jié)果反映了父親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需求的忽視,以及履行父職的缺陷。這種狀況提醒我們,要改變父親缺位的狀況,學校和相關社會機構(gòu)尤其要注重強化父職教育以促進父親與母親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在家庭中給予孩子更多的人際支持。
調(diào)查結(jié)果還顯示,內(nèi)心的秘密不愿意告訴任何人的小學中年級學生為8.6%,小學高年級為16.4%,初中生高達21.3%;心情不好時沒有人安慰的小學中年級學生為3.2%,小學高年級為5.3%,初中生為11.7%。
關穎表示,那些心情不好時沒有人安慰、沒有人讓其感到自信、心中的秘密不愿告訴任何人的孩子,最容易出現(xiàn)心理和行為問題,尤其需要給予特殊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