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逸
不知有多久沒有享受到這種感覺了:一只風箏在線的牽引下扶搖直上,穿過風的阻撓,掙脫云的柔情,撇開一切束縛,直向那浩渺的天際沖去。我的心也如同這風箏一樣,高唱著嘹亮的凱歌,自由馳騁。
“撲撲”的響聲忽然飄入我的耳中。轉(zhuǎn)頭一看,那是被我軟磨硬泡拉出來的鄰家小妹正在拖著風箏奔跑,風箏與草叢中的草在摩擦,仿佛在訴說著自己的哀傷。我不禁一笑,問道:“你難道都沒有放過風箏嗎?”小妹妹茫然地抬起頭來,手足無措地說:“對啊?!蔽业男鋈荒塘?,轉(zhuǎn)而好奇地問:“那你平時課余時間都玩些什么?”“嗯……背《論語》《三字經(jīng)》什么的啊……”這個答案真是出乎意料。原以為這個年紀,正是陽光明媚的日子,沒有艱難的抉擇,沒有失敗的打擊,有的只是游戲的歡樂,友誼的純粹。并且,早已耳聞小妹“天才”的我,對這個回答更是訝異——小小年紀就已在鋼琴、書法、素描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難道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犧牲美好的童年時光,只為前程錦上添花嗎?
我想起陶潛南山采菊的淡然,想起李白“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灑脫,想起木心《素履之往》蘊含的深刻哲理……“雖粗衣淡飯,但覺一塵不染”“雖錦衣厚味,但覺萬狀苦愁”。在喧囂的城市中,在浮躁的塵世間,放慢腳步,靜下心來,我聽見了花的細語,樹的呢喃,看到了陽光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揮毫灑墨。這個世界是多么的美好?。〉@種美好又是小小的、難以被察覺的——從步履匆匆的白領眼中,映出的是大堆文件;從臉色蠟黃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眼中,映出的是大堆垃圾;從眼神茫然的學生眼中,映出的是茫然的未來和大堆作業(yè)……
我又問小妹:“你懂它們的意思嗎?”小妹大大的眼睛流露出疑惑:“要懂意思做什么?會背誦就行了?!闭f完,她低頭看看手表,歪著腦袋在計算時間。我忽然記起再過一會兒她就要上培訓班了,便讓她趕緊上課去,改天再玩。小妹猶豫了會兒,望望草叢中的風箏,終究還是走了。
只剩我一個人了。風箏線緊緊地被我攥在手里。我忽然意識到,風箏其實并不自由:始終有人牽著它,沒有風它便飛不了。這不也是我們的生活嗎?
時間一點點地從指縫中溜走,該回家寫作業(yè)了。我卻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念頭:讓風箏飛起來!我剪斷了束縛它的繩索,風箏在風的動力下竟然直沖云霄!
龍應臺說:“孩子,你慢慢走?!笔前?,何必急于學成?何必急著用學到的知識來為自己鋪好道路?路旁鮮花正盛。
放飛自己!靈山迦葉拈花一笑,心與靈山咫尺之遙。心靈要有高遠的境界,就必須自在地心靜,感悟地心靜。
把束縛風箏的繩索解開吧!
(指導教師:吳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