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蘇格蘭的“小國情懷”與政黨博弈

      2015-09-10 16:37:27柯弘毅李家莉
      人民論壇 2015年17期
      關鍵詞:獨立蘇格蘭

      柯弘毅 李家莉

      【摘要】蘇格蘭獨立公投以蘇格蘭繼續(xù)留在英國框架內(nèi)落下帷幕。在蘇格蘭人追求自治與獨立的進程中,“小國情懷”與政黨博弈是兩個重要因素。20世紀30年代以來,蘇格蘭民眾的“小國情懷”在英國的衰落中被喚醒,民族黨的崛起導致了蘇格蘭政壇各黨派就自治與獨立問題發(fā)生了激烈的政治博弈,蘇格蘭人的“小國情懷”不斷被催化。

      【關鍵詞】蘇格蘭 小國情懷 獨立 政黨博弈 蘇格蘭民族黨

      【中圖分類號】G751 【文獻標識碼】A

      蘇格蘭,這個位于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境內(nèi)以北的高地國家,在2014年成為了世界各大媒體的焦點,頻繁見諸于報端。于2014年9月份舉行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已經(jīng)落下了帷幕,蘇格蘭人以44.7%贊成、55.3%反對,選擇繼續(xù)留在英國的框架內(nèi)。此次獨立公投之后,關注該事件的人們不禁會問:蘇格蘭人為什么要獨立?獨立會給蘇格蘭、英格蘭乃至整個歐盟帶來怎么樣的影響等種種疑問。本文將嘗試從“小國情懷”、政黨博弈的角度來探究蘇格蘭獨立以及公投的深層原因。

      “小國情懷”的歷史溯源

      “小國情懷”指蘇格蘭民族自20世紀以來在聯(lián)合王國中因地位下降與利益喪失的情況下所激發(fā)出來的一種分離情緒?;赝鴼v史我們發(fā)現(xiàn),英格蘭與蘇格蘭兩國自18世紀以來的合并之路并非一帆風順。1704年,蘇格蘭國會出臺《安全法令》(Act of Security)拒絕加稅,并避免卷入英格蘭主導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中,此時的蘇格蘭看上去并無意與英格蘭聯(lián)合成為一個國家,反而希望撇開英格蘭亂局。而英格蘭方面為了達到合并的目的,于1705年出臺了一部《移民法令》(Act of Alien),法令規(guī)定:將蘇格蘭人視作外國人,英格蘭及其殖民地禁運蘇格蘭生產(chǎn)的亞麻、牲畜與煤炭制品。上述貿(mào)易占到了蘇格蘭對外貿(mào)易的一半左右,無疑引起了蘇格蘭民眾的強烈反響,出現(xiàn)了相當程度的“排英情緒”。蘇格蘭民眾希望保持兩個王國正常往來的現(xiàn)狀,英格蘭能夠不以限制蘇格蘭貿(mào)易的方式強迫兩國結成一個聯(lián)合王國。然而蘇格蘭的商人希望能夠與英格蘭的殖民地進行通商,并將小麥、牲口與煤炭運送到英格蘭以獲取利益,而通過他們所掌握的大量議席與勢力,加之英格蘭人送來的賄賂,使得蘇格蘭議會批準了1707年《蘇格蘭合并法》(Act of Union with Scotland)。但對于蘇格蘭民眾來說,如此合并就像是“強扭的瓜”,顯得不是那么甜。這樣不盡如人意的結果也為民眾內(nèi)心“小國情懷”的不斷滋生提供了溫床。

      從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簽署《蘇格蘭合并法》兩國合并,蘇格蘭與英格蘭都打著各自的算盤,蘇格蘭因為貧窮而想要得到《航海法令》(Navigation Act)與低廉土地稅的好處,這是蘇格蘭作為一個獨立王國所無法獲得的優(yōu)勢條件;而英格蘭則通過合并將蘇格蘭納入自己的市場體系內(nèi),并且使得蘇格蘭與法國的聯(lián)盟永久破裂,達到了“建立藩屏,拱衛(wèi)國家”的好處。英格蘭人雖然做出了經(jīng)濟上的部分犧牲,但是與蘇格蘭的合并卻使其奠定了19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兩次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曾經(jīng)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僅有永遠的利益?!碧K格蘭與英格蘭兩國,在通過利益關系,而非民族認同的背景下聯(lián)合。這樣的聯(lián)合勢必在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狀況下產(chǎn)生分裂的趨勢。

      這個簽署過世界上第一份獨立宣言—《阿布羅斯宣言》(Arbroath Declaration),誕生過大衛(wèi)·休謨、亞當·斯密等哲人,發(fā)明了青霉素、蒸汽機、橡膠輪胎的民族,其民族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進入20世紀之后蘇格蘭精英階層在整個英國精英階層中的地位急劇下降而得不到令人滿意的發(fā)言權;蘇格蘭在與英格蘭的聯(lián)合中獲得紅利減少;二戰(zhàn)結束后,西敏寺在國內(nèi)問題上更多的關注造成了本來便微妙的國內(nèi)政治更加飄搖;以英格蘭利益為代表的英國中央推行“同質(zhì)化”(homogenization),引起蘇格蘭民眾不滿①;19世紀原本在新聞報道中多將蘇格蘭與英格蘭并稱的習慣,到20世紀特別是1945年之后卻多將蘇格蘭與英格蘭的郡放在一起。以上種種使得生活在這個國家中擁有強烈民族自豪感的蘇格蘭民眾心生失落與不滿,并由此萌生了謀求獨立的“小國情懷”。

      “小國情懷”與蘇格蘭民族黨的崛起

      20世紀以來,蘇格蘭民眾對于自治權的追求的事例不斷涌現(xiàn)。蘇格蘭民族黨成立于1934年,由偏左翼政黨蘇格蘭國家黨與偏右翼的蘇格蘭黨合并而成,以蘇格蘭獨立為主要政治目標,與蘇格蘭民眾的“小國情懷”相契合。蘇格蘭民族黨在建立之初還不能稱之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政黨,因為在當時蘇格蘭民族黨內(nèi)對該黨的組織形式還有所爭論,一部分人建議僅僅將其作為一個參與蘇格蘭獨立運動的壓力集團進行構建,而另一部分人則建議將民族黨建立成一個參與英國大選的正規(guī)政黨,②而非僅僅是作為一個推動單一目的的壓力集團,進而通過政治訛詐的方式來實現(xiàn)權力下放乃至獨立的訴求。直至1948年,蘇格蘭民族黨才能算是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黨,因為就在這一年,蘇格蘭民族黨開始以一個獨立政黨的身份登上英國政治舞臺,并且明確規(guī)定了黨內(nèi)所有擔任公職的黨員都不能再參加其他黨派。

      “詹寧斯爵士早在1941年做出的斷言:‘大不列顛是一座居住著高度同質(zhì)化人口的蕞爾島嶼。很少有人會把自己單純的看作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或威爾士人’這段話寫于二戰(zhàn)方酣之際?!雹墼谶@一時期,整個大不列顛王國面對共同的敵人—法西斯國家曾經(jīng)同仇敵愾,二戰(zhàn)為整個聯(lián)合王國帶來了短暫的整合性。因此,在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里蘇格蘭民族黨并沒有受到蘇格蘭民眾的廣泛支持。隨著戰(zhàn)爭硝煙的散去,英國殖民體系土崩瓦解與英國經(jīng)濟的下行趨勢,對蘇格蘭地區(qū)的礦業(yè)、造船業(yè)和紡織業(yè)造成了巨大的負面效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蘇格蘭民眾的“小國情懷”再次萌發(fā)。

      1967年以來,英國進入經(jīng)濟的危機時期,占主導地位的工黨與保守黨在政策上的失敗使得民族黨的支持率迅速上升。也就是在這一年的英國大選中溫妮·尤因成為了蘇格蘭民族黨在英國議會中首位議員。現(xiàn)代蘇格蘭政治就此誕生,民族黨也向著蘇格蘭權力的中心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④與此同時,民族黨的候選人個數(shù)也在這之后的70年代快速增長,從1966年大選的23位候選人,陡然躍升至1974年的71位,⑤盡管民族黨在西敏寺的議員席位在1974年之后有所下降,但是其在英國大選中的候選人人數(shù)卻在接下來的幾屆大選中始終保持這一水平。這一時期也許絕大多數(shù)民族黨的選民并未完全站在蘇格蘭獨立的立場上,也并未完全把自己視為是蘇格蘭民族黨的忠實選民,⑥但是蘇格蘭選民對于工黨和保守黨這兩黨忽視蘇格蘭利益而激起的“小國情懷”卻使得民族黨的支持率從中上升,對于選民來說他們更加需要一個為更多蘇格蘭利益的政黨來代表自己。正是因為民族黨的迅速崛起使得1979年與1996年兩次“關于建立一個權力下放的蘇格蘭議會”的建議獲得成功,最終實現(xiàn)了蘇格蘭民眾期盼已久的自治夢。

      進入21世紀之后,蘇格蘭民族黨更是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根據(jù)蘇格蘭民族黨官方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03年蘇格蘭民族黨僅僅有9450名黨員,而到2009則迅速增長至15644人,增長率高達65.5%。民族黨在蘇格蘭議會競選中的開支也從2003年的473107英鎊攀升至2007年的1383462英鎊,位居各黨派之首。在蘇格蘭民眾的支持下,蘇格蘭民族黨于2007年以一票的微弱優(yōu)勢超越工黨,獲得蘇格蘭議會選舉勝利,組成少數(shù)派政府。2011年更是超越工黨,一舉組成多數(shù)派政府,這無疑為蘇格蘭的獨立進程注入了一針興奮劑。

      蘇格蘭民族黨之所以能從小黨發(fā)展為蘇格蘭議會第一大黨,其高明之處在于:正確判斷各黨派因爭奪民心,競相拋出優(yōu)于現(xiàn)狀的自治概念,見機行事利用其他黨派的政見,煽風點火喚起民眾沉睡的“小國情懷”使得要求權力下放的情緒高漲。因此“小國情懷”儼然已成為政黨博弈中爭取蘇格蘭民意的一張“王牌”。正是由于蘇格蘭民族黨謀求蘇格蘭獨立的政治綱領深得民心,才使得其廣泛的被民眾所接受。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短短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壯大成為蘇格蘭議會中的第一大黨,得到了民眾的充分信任,并賦予其更大的權力,而蘇格蘭民族黨也依靠手中不斷增強的力量兌現(xiàn)了給選民們許下的承諾:推動蘇格蘭議會建立和促成此次公投。由此可見,蘇格蘭民族黨因“小國情懷”而興,“小國情懷”則因蘇格蘭民族黨的不斷壯大而付諸實踐。

      “小國情懷”在政黨博弈中的體現(xiàn)

      政黨在“英”、“蘇”關系的政治舞臺上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靶閼选痹陂L期的政黨博弈中也無不時時體現(xiàn)。當前蘇格蘭政壇活躍的主要有工黨、保守黨、自由民主黨、蘇格蘭民族黨這四個黨派。蘇格蘭民族黨吸引蘇格蘭民眾眼球之處在于其拋出要求廢除《聯(lián)合法案》,提出與英格蘭分道揚鑣的政治訴求。

      “20世紀70年代以來是英國經(jīng)濟的危機時期。連續(xù)幾屆政府的政策非但沒能減緩能源危機的沖擊,反而起到了助長作用。兩黨在政治上也都出現(xiàn)了頹勢:保守黨是因為1972~1974年間希思經(jīng)濟統(tǒng)治政策的失敗;工黨則是由于人們對其福利國家與經(jīng)濟績效的不滿,以及代表女權主義者、黑人、同性戀者以及裁核運動人士的眾多激進的單一一體集團的沖擊。由于欠缺拯救世運的能力,政府遭到公眾與日俱增的質(zhì)疑。公眾甚至懷疑政府與強勢集團沆瀣一氣,無力解決英國長期以來的生產(chǎn)力低下、工業(yè)落后和勞資關系惡化,罷工頻發(fā)等問題。”⑦在蘇格蘭地區(qū),隨著經(jīng)濟狀況的惡化,地方分權主義的趨勢抬頭。論失業(yè)率,蘇格蘭和威爾士要比英格蘭高,論居民的稅收負擔和通貨膨脹給居民帶來的壓力卻不比英格蘭輕。他們不滿中央政府英格蘭化,更不滿地方機關中英格蘭的影響的增加。這樣,“從經(jīng)濟上要求增加利益到政治上主張分權,成為70年代英國社會生活中一個重要問題。”⑧

      蘇格蘭民族黨則抓住了這個蘇格蘭民眾自治情緒激化的機會,開始致力于推動環(huán)境方面的改善并卓有成效,受到了廣大蘇格蘭民眾的好評;其激進的,帶有民族主義的政治訴求,更是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目光。1969、1970年,青年占蘇格蘭民族黨的比例分別為43.3%和24.8%,遠高于工黨同期的14.1%與6.2%⑨,蘇格蘭民族黨培養(yǎng)出了一批年輕黨員群體。有資料顯示這一時期,保守黨與工黨的地方領導人中有79%年齡在37歲以上,蘇格蘭民族黨中的比例只占到了43%。⑩正是這批年輕的民族黨黨員,使得蘇格蘭民族黨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打穩(wěn)了根基,能夠有足夠的實力開始與其他黨派進行抗衡;1970~1973年之間,民族黨還積極參與到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的大討論中。民族黨認為保守黨政府在加入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的過程中根本沒有顧及到蘇格蘭的利益,隨之而來的共同市場將會引起蘇格蘭物價的上漲、大量廉價勞動力的涌入,而加入共同體本身也會對蘇格蘭的民族獨立性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蘇格蘭民族黨曾在1970年3月派出代表團赴布魯塞爾與阿姆斯特丹阻撓包括蘇格蘭在內(nèi)的聯(lián)合王國加入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并申明了蘇格蘭的特殊利益。

      而老牌的保守黨、自由民主黨與工黨顯然不會坐視蘇格蘭民族黨利用“小國情懷”迅速崛起。為爭取民意,各黨競相改變政策,1974~1977年之間,兩大黨派都有部分人開始考慮權力下放的必要性,但是仍有大部分工黨與保守黨人士,對這樣的想法表示反對,主要表現(xiàn)在1977年下議院在審核權力下放的議案時,眾多兩黨議員均持否定態(tài)度。

      隨著20世紀70年代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中東出現(xiàn)石油危機,石油價格瘋狂上漲,而恰好在此時位于蘇格蘭與歐洲大陸之間的北海油田得到探明,這無疑使得蘇格蘭的獨立更多了一份底氣。蘇格蘭民族黨則抓準機會扛起這面“石油大旗”宣傳。1974年大選前,在英女王議會演講的辯論中保守黨首相愛德華·希思被威爾士分離主義者威爾士民族黨領袖提問道:如何看待英格蘭、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民族主義時,愛德華·希思表示大部分的民眾仍然支持英國的統(tǒng)一,但是他的回答卻無法掩飾當年蘇格蘭地區(qū)的選舉結果:蘇格蘭民族黨獲得了21.9%的選票,11個議席,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比1970年高出10.5個百分點。同年9月的大選中,得票率更是飆升至30.4%,在英國議會中的席位從60年代的一無所有達到了11個,可見其政策對于民眾的吸引力。此時蘇格蘭民族黨已經(jīng)從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黨超越保守黨,坐上了蘇格蘭地區(qū)政黨的第二把交椅,僅次于工黨。

      為了重新獲得民眾的支持,穩(wěn)定蘇格蘭民眾的日趨增長的獨立需求,1976年上臺的工黨卡拉漢政府開始尋求與蘇格蘭民族黨合作,于1979年不惜拋出“權力下放,成立蘇格蘭議會”這樣的“重磅炸彈”,在全英范圍內(nèi)排斥保守黨。以求保住經(jīng)營了13年,控制著50多個選區(qū)的蘇格蘭“票倉”,但是這次公投卻因操之過急并遭到保守黨的反對未能如愿。1979年分權化公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該公投要求至少需要占選民總數(shù)40%以上選民的投贊同票,而僅有32.5%的選民投了贊同票。公投的失敗也使工黨政府備受挫敗,使保守黨政府得以開始連續(xù)執(zhí)政18年,分權化運動也暫告終止。

      隨后上臺的撒切爾政府表現(xiàn)出強烈的英格蘭民族主義訴求,撒切爾曾公開表示:“我天生就是一個反對北愛爾蘭自治的人,所以我也不喜歡對蘇格蘭做出‘權力下放的承諾’”。此外,撒切爾政府因出臺人頭稅等一系列政策,激起蘇格蘭人民的民族主義情感。盡管蘇格蘭民族黨起初在選舉中受挫,但此后歷次選舉中保守黨在蘇格蘭所獲議席逐步下降,直至1997年喪失殆盡。在這段時間內(nèi),蘇格蘭民眾普遍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保守黨政府不民主的待遇,相較于工黨政府較為溫和的“權力下放”政策,撒切爾上臺之后對于蘇格蘭民族主義和蘇格蘭民族黨的打壓是前所未有的,保守黨旨在建立一個具有“民族一體”特色的“同質(zhì)化”英國。蘇格蘭民眾在保守黨治下不僅沒有磨滅爭取更大自治權利乃至獨立的念頭,反而將這一尋求民主、自由的“小國情懷”愈演愈烈。1974年到1992年之間,支持工黨的蘇格蘭民眾支持“權力下放”的比率從42%上升到了64%,漲幅達到22% ,支持蘇格蘭民族黨的選民支持獨立的比率從1974年的48%上漲到了1992年的57%,可見在大部分由保守黨掌權的18年時間里,蘇格蘭民眾的“小國情懷”處于一種蓬勃發(fā)展的狀態(tài),無論是工黨拋出的“權力下放”概念還是民族黨堅持的獨立原則,都受到了本黨半數(shù)以上的選民支持。格里?斯托克認為,保守黨“忽視”了地方政治在保守黨的思維中,似乎一點也沒有作為政治機構的地方政府感興趣很少尊重地方?jīng)Q定和選擇的傳統(tǒng),沒有清晰地意識到民主的地方權威能扮演何種角色。

      直到1997年大選,來自工黨的托尼·布萊爾占據(jù)了整個英國政壇的主導地位,在大選中帶領他重整的“新工黨”大刀闊斧的宣傳激進的“協(xié)作政府”政府模式,旨在構建一個地方議會與西敏寺共同治理聯(lián)合王國的新的政府模式,在其通過以上一系列“權力下放”的政策宣傳,工黨終于有機會擊敗保守黨得以再次組閣,蘇格蘭議會也得以成立,這不得不說是蘇格蘭民眾長期以來“小國情懷”所積蓄的一種民族情緒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也是政黨之間相互利用斗爭的一種籌碼。在工黨眼里,“權力下放”并不像保守黨所宣稱的那樣,是二流政客為了分裂國家、騙取選票所采取的低劣手段,截然相反是一種加強聯(lián)合王國團結的重要工具,也是消除分離主義的良方。

      進入21世紀以來,蘇格蘭議會在蘇格蘭地區(qū)較為平穩(wěn)地運行著,而當年工黨所主張在蘇格蘭議會中采取混合選舉制(蘇格蘭議會包括129個議席,通過“勝者全得”的方式選舉出73名選區(qū)議員,余下的議席通過“填補”政黨名單產(chǎn)生)不僅沒能使得工黨在蘇格蘭地區(qū)獲益,反而使得蘇格蘭民族黨這樣的較小黨派在比例制下“茁壯成長”,因此也就有了2007年蘇格蘭民族黨組建少數(shù)派政府,2011年組成多數(shù)派政府的翻盤情況出現(xiàn)。縱觀各大黨派的政治博弈,在你來我往的斗爭中,為爭取民心相繼鼓吹蘇格蘭自治的概念?!靶閼选痹谶@樣的環(huán)境下不斷地激發(fā)與催化,因此才出現(xiàn)了1979年和1997年兩次蘇格蘭要求權力下放的公投,誕生了蘇格蘭議會與此次蘇格蘭獨立公投。由此而見,蘇格蘭從自治到獨立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正是由于蘇格蘭民眾的“小國情懷”在政黨博弈的催化下而促成的。

      結語

      20世紀以來,由于在聯(lián)合王國中因地位與利益急劇喪失,蘇格蘭民族滋生出了尋求自治與獨立的“小國情懷”。正是在這樣民族主義情緒復興的大環(huán)境下,以追求蘇格蘭自治與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應運而生,其考慮到蘇格蘭特殊利益的政治訴求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開始受到了蘇格蘭民眾的廣泛關注,使得該黨在此之后不斷壯大。由此也引起了一場活躍在蘇格蘭政壇上各黨派之間的政治博弈,各大黨派均拋出圍繞蘇格蘭人“小國情懷”的不同政治概念以吸引民眾,以求在競爭激烈的選舉中能夠拔得頭籌?!靶閼选币粫r間成為了各大黨派在爭取民意時的重要武器,而各政黨的政治博弈又在無形中不斷地培養(yǎng)、催化著蘇格蘭民眾心中萌發(fā)的“小國情懷”,使得這種思潮在民眾間不斷彌漫開來,成為了促進蘇格蘭最終走向自治與可能獨立的重要因素。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蘇格蘭獨立勢力都會對英國的政黨選舉與政策制訂產(chǎn)生不小的影響。由于將大量精力集中于國內(nèi)政治事務,獨立公投甚至對于英國在聯(lián)合國、歐盟、北約等國際組織中的地位也將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對于蘇格蘭獨立中的政黨博弈,以及民眾所體現(xiàn)出的“小國情懷”等因素是值得我國作為分析當前西歐國際關系所需要考慮的變量。

      反觀20世紀以來的西方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類似于蘇格蘭的“小國情懷”被喚醒,要求權力下放與獨立的民族主義訴求在歐美發(fā)達國家中并非其“一枝獨秀”。從二十世紀初的愛爾蘭獨立戰(zhàn)爭到冰島于1944年宣布建國、從1995年加拿大魁北克公投到當下蘇格蘭公投浪潮所帶動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等地獨立勢力紛紛抬頭??梢钥吹竭@一系列獨立事件都發(fā)生在歐美發(fā)達國家,乃至處于后工業(yè)化與后現(xiàn)代化的英國也未能幸免。因此,在后工業(yè)化與后現(xiàn)代化階段所出現(xiàn)的民族分裂與獨立傾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正處在高速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并逐漸步入改革開放深水區(qū)的統(tǒng)一多民族大國而言,蘇格蘭民眾的“小國情懷”問題需要我們提前考量。而英格蘭與蘇格蘭在民族情緒與政黨博弈合力所造成的分離傾向正是一個十分值得研究探討的實例。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注釋】

      ①Murray Pittock, The Road to Independence?, London: Reaktion Books Ltd, 2013.p.14.

      ②參見Ewen A. Cameron, Rev. of Independent and Free: Scottish Politics and the Original of the Scottish National Party, 1918-1945, Richard J. Finlay, The Scottish History Review, Vol.78.No.205, Part 1(Apr,1999). pp.141-143.

      ③⑦[美]比爾·考克瑟 林頓·羅賓斯 羅伯特·里奇:《當代英國政治》(第四版),孔新峰、蔣鯤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450頁,第69頁。

      ④Gerry Hassan, The Modern SNP: From Protest to Power,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p.32.

      ⑤⑩James Mitchell, Lynn Bennie and Rob Johns, The Scottish National Party: Transition to 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p.21, p.23.

      ⑥I.G.C Hutchison, Scottish Politic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p.125.

      ⑧羅志如,厲以寧:《二十世紀的英國經(jīng)濟—“英國病”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第70頁。

      ⑨G. Mercer, "Political Contagion and Party Affiliation: A case of Adults and Adolescents in Scotland", Political Studies, Vol. 21 No. 2 (June 1974), pp.210—214.

      Andrew D. Devenney, "Regional Resistance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Case of the Scottish National Party,1961-1972",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Vol.33 No.3 2008, pp.319-345.

      Anthony Fusaro, "Two Face of British Nationalism: The Scottish National Party & Plaid Cymru Compared", Polity, Vol.11, No.3 (spring 1979).pp.362-386.

      BBC NEWS (1999). Devolution's swings and roundabouts, 7 April. [Online]. Last accessed 11 February 2015 at:http://news.bbc.co.uk/2/hi/events/scotland_99/the_scottish_parliament/306850.stm

      朱焱:“蘇格蘭自治研究”,《國際論壇》,2010年第3期。

      李冠杰:“新工黨治下的英國地區(qū)化進程(1997~2010)”,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責編/張曉

      猜你喜歡
      獨立蘇格蘭
      蘇格蘭
      凱蒂游蘇格蘭
      蘇格蘭高地求生記
      冬日蘇格蘭 震撼心靈的美
      海外星云(2018年1期)2018-01-18 08:36:32
      李嘉誠:香港沒資格“獨立”
      西班牙憲法法院判加泰羅尼亞“獨立”違憲
      蘇格蘭風情
      甘谷县| 綦江县| 丰县| 达拉特旗| 阜平县| 新乡县| 磴口县| 油尖旺区| 墨脱县| 随州市| 高密市| 八宿县| 和田市| 莱州市| 阿城市| 历史| 彭泽县| 南投市| 大姚县| 洞口县| 龙陵县| 庆城县| 温泉县| 金堂县| 眉山市| 山阴县| 金堂县| 江安县| 启东市| 尤溪县| 图木舒克市| 汉寿县| 马山县| 襄城县| 蒙阴县| 保德县| 石嘴山市| 威宁| 昌吉市| 延津县| 新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