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彩艷
“意象是詩歌的靈魂?!币皇缀迷?,往往借助于意蘊豐富的意象,傳達出作者復雜的思想情感。杜鵑入詩便是如此。
杜鵑鳥,即子規(guī),又稱“望帝”、“望帝魂”、“蜀王魄”、“蜀帝魂”、“古帝魂”等,因為有了“望帝啼鵑”這個神話傳說,杜鵑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自然之鳥,而成了有豐富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文學意象。杜鵑入詩,詩人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表情達意。
一、杜鵑的叫聲
杜鵑“不如歸去”的叫聲,最容易觸動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心弦?!笆衿窃鵀楣诺弁?,千聲萬血送年芳。貪夫倦聽空低首,遠客初聞已斷腸?!保ú懿畣ⅰ蹲右?guī)》)杜宇魂化為啼血的杜鵑鳥,年年啼鳴,聲聲瀝血。不管是貪夫,還是遠客,聽到杜鵑的叫聲,無不低眉惆悵、寸斷肝腸,思鄉(xiāng)難歸的愁情躍然紙上?!傍B啼一夜勸歸去,誰道東川無杜鵑。”(秦觀《踏莎行》)杜鵑也善解人意,知道我有欲歸的念頭,也“一夜勸歸去”。詩人名為詠杜鵑鳥,實表達思歸之情。
在閨中佳人聽來,杜鵑聲聲,也象征了內(nèi)心抑郁、寒凄的傷感。“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保ɡ钪卦稇浲鯇O》)一個幽怨的女子,在杜鵑聲聲中,消魂黃昏時,游蕩在千里之外的芳心也不得不深鎖在常日緊閉的門扉中。杜鵑負荷了思婦的無窮哀怨。
另外,杜鵑因鳴聲似“布谷”,鳴又當播種時期,故相傳杜鵑為勸耕之鳥?!疤锛彝в昵?,布谷處處催春種?!保ǘ鸥Α断幢R》)詩人借杜鵑的叫聲,寫出了勸農(nóng)人毋誤農(nóng)事,趁早春耕的意愿。
二、杜鵑的身份
傳說中,杜鵑是蜀王杜宇的化身,古人常用杜鵑來表達亡國之痛?!岸庞钤鵀槭竦弁酰蒿w去舊城荒。年年來叫桃花月,似向春風訴國亡?!保ê冻啥肌罚┒庞?,雖禪位退隱,國亡身死,卻魂化為鳥。哀怨凄悲,動人肺腑的叫聲,傳達出了亡國之痛。
也有借這個典故抒寫怨恨的?!扒f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保ɡ钌屉[《錦瑟》)詩人同樣用了望帝去國懷鄉(xiāng),魂化杜鵑,悲鳴寄恨的典故,寄托了自己不泯的冤恨。
三、杜鵑的行為
傳說杜鵑啼叫時嘴里會流出殷紅的血,故“杜鵑啼血”也被賦予了豐富的意蘊。
用以表現(xiàn)環(huán)境的凄涼?!捌溟g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保ò拙右住杜眯小罚┰娙私琛岸霹N啼血”來渲染江州的荒涼,表達自己被貶江州的哀怨之情。
極言詩人內(nèi)心的悲苦?!岸庞钜宦暳咽模鎏焯溲景自?。”(柳永《安公子》)杜鵑的一聲悲啼能裂開石紋,它仰天啼血,鮮血染紅了白云。詩人用夸張的手法,把它的啼聲寫得悲切至極,足見詩人心頭的苦痛之深。
加重詩人思親的愁緒?!叭?,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保ㄙR鑄《憶秦娥》)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
也用來比喻忠貞不二?!皬慕駝e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文天祥《金陵驛》)即使是死了,也要變成啼血的杜鵑,飛回江南,飛回家鄉(xiāng)?;N啼歸的心愿,正是詩人堅貞不屈的寫照。
說起杜鵑鳥,也不得不說杜鵑花。
一般情況下,鳥和花有連帶關系,并不稀奇,但杜鵑卻是花鳥同名,實為難得。杜鵑花,俗稱映山紅。因為花開時正值杜鵑啼鳴的季節(jié),且杜鵑花的顏色紅艷欲滴,故人們很自然把杜鵑“花”和杜鵑“鳥”聯(lián)系起來?!耙粓@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蜀魂先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韓偓《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詩人詠杜鵑花,就是詠嘆了這一悱惻哀感的傳說故事?!岸霹N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保ǔ蓮┬邸抖霹N花》)同樣寫出了“杜鵑鳥”和“杜鵑花”的密切關系?!岸霹N花下杜鵑啼,苦風凄雨夢亦迷。”(黃遵憲《杜鵑》)杜鵑鳥在杜鵑花下“啼”,這種凄苦之聲在風雨中回響,使風雨也顯得“苦”“凄”,自己的夢境也格外凄迷。詩句以“杜鵑花”來襯托“杜鵑啼”,產(chǎn)生出異乎尋常的效果。
“景由心設,情由景生”,在古代,有“天地間愁種子”之稱的杜鵑成為多愁善感的文人寄托傷感和哀怨的對象自在情理之中。如今,每聽杜鵑啼叫,除了能自然想起這些膾炙人口的“杜鵑詩”來,恐怕再也不會“愁煞人”了,因為“杜鵑聲并不悲哀,古人聽了要心酸,要斷腸,多半是一種心理作用吧”。(周瘦鵑語)
(作者單位:白銀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