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應用,正確的是( )
A. 蘋果樹開花后,噴施適宜濃度的脫落酸可防止果實脫落
B. 用赤霉素處理馬鈴薯塊莖,可延長其休眠時間以利于儲存
C. 用一定濃度乙烯利處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 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二倍體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體番茄
2. 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胚胎細胞中存在與細胞凋亡有關的基因
B. 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在正常細胞中不表達
C. 真核細胞不存在無絲分裂這一細胞增殖方式
D. 細胞分化過程中蛋白質種類和數(shù)量為發(fā)生改變
3. 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葉綠體色素濾液細線浸入層析液,可導致濾紙條上色素帶重疊
B. 低溫誘導大蒜根尖時間過短,可能導致難以觀察到染色體加倍的細胞
C. 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裝片時,需保持細胞活性以便觀察有絲分裂過程
D. 將洋蔥表皮放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換平衡后制成裝片觀察質壁分離過程
4. 下列有關細胞內物質含量比值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細胞內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種子萌發(fā)時比休眠時高
B. 人體細胞內O2/CO2的比值,線粒體內比細胞質基質高
C. 神經(jīng)纖維膜內K+/Na+的比值,動作電位時比靜息電位時高
D. 適宜條件下光合作用過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應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5. 人體某遺傳病受X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時存在時個體才不患病。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根據(jù)系譜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Ⅰ-1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
B. Ⅱ-3的基因型一定為XAbXaB
C. 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于I-1
D. 若Ⅱ-1的基因型為XABXaB,與Ⅱ-2生一個患病女孩的概率為1/4
6. 玉米的高桿(H)對矮桿(h)為顯性?,F(xiàn)有若干H基因頻率不同的玉米群體,在群體足夠大且沒有其他因素干擾時,每個群體內隨機交配一代后獲得F1。各F1中基因型頻率與H基因頻率(p)的關系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0
B. 只有p=b時,親代群體才可能只含有雜合體
C. p=a時,顯性純合體在F1中所占的比例為1/9
D. p=c時,F(xiàn)1自交一代,子代中純合體比例為5/9
三、 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
(一)必考題
25. (11分)在維持機體穩(wěn)態(tài)中,消化系統(tǒng)具有重要作用。人胃腸道的部分神經(jīng)支配示意圖如下。
(1) 興奮沿神經(jīng)a傳到末梢,引起末梢內的 釋放神經(jīng)遞質。該神經(jīng)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 結合后,使下一神經(jīng)元興奮,進而引起胃腸道平滑肌收縮。圖中b處的突觸結構包括突觸前膜、 和突觸后膜。
(2) 食物經(jīng)胃腸道消化吸收,使血糖濃度增加,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 ,導致血糖濃度降低,維持血糖穩(wěn)定。
(3) 嚴重腹瀉失水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位于
的滲透壓感受器受刺激產(chǎn)生興奮,該興奮一方面?zhèn)髦?,引起口渴感;另一方面可使抗利尿激素釋放增多,從而促進 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心,尿量減少,保持體內水分平衡。
(4) 過敏性胃腸炎是由于在過敏原的刺激下, 細胞產(chǎn)生大量抗體,該抗體與再次侵入機體的同種過敏原結合,引起胃腸道過敏反應。
26. (11分)油菜果實發(fā)育所需的有機物主要來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
(1) 油菜果皮細胞內通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細胞器是
。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有機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運輸至種子。種子細胞內的蔗糖濃度比細胞外高,說明種子細胞吸收蔗糖的跨(穿)膜運輸方式是 。
(2) 圖甲表示在適宜條件下油菜果實凈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的變化。分析可知,第24天的果實總光合速率 (填“大于”或“小于”)第12天的果實總光合速率。第36天后果皮逐漸為黃,原因是葉綠素含量減少而 (填色素名稱)的含量基本不變。葉綠素含量減少使光反應變慢,導致光反應供給暗反應的 和 減少,光合速率降低。
(3) 圖乙表示油菜種子中儲存有機物含量的變化。第36天,種子內含量最高的有機物可用 染液檢測;據(jù)圖分析,在種子發(fā)育過程中該有機物由 轉化而來。
27. (12分)濕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穩(wěn)定環(huán)境、物種保護及資源供應等功能。
(1) 某濕地由淺水區(qū)向陸地方向依次生長著蘆葦、堿蓬、檉柳等,這體現(xiàn)了群落的 結構。調查濕地中蘆葦?shù)姆N群密度常用 法。
(2) 圖中甲、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濕地中兩種生物當年的種群數(shù)量(Nt)和一年后的種群數(shù)量(Nt+1)之間的關系,直線p表示Nt+1=Nt。甲曲線上A、B、C三點中,表示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是 點;乙曲線上D、E、F三點中,表示種群數(shù)量相對穩(wěn)定的是 點;Nt小于a時,甲、乙兩條曲線中 曲線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 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被破壞后,生物種類貧乏。要恢復其生物多樣性,在無機環(huán)境得到改善的基礎上,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首先應增加 的種類及數(shù)量。隨著生物多樣性和食物網(wǎng)的恢復,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穩(wěn)定性增強。為保護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我國已建立多個濕地自然保護區(qū),這屬于 保護。
28. (14分)果蠅的長翅(A)對殘翅(a)為顯性、剛毛(B)對截毛(b)為顯性。為探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如下實驗。
(1) 若只根據(jù)實驗一,可以推斷出等位基因A、a位于
染色體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 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 染色體上。(填“?!薄癤”“Y”或“X”和“Y”)
(2) 實驗二中親本的基因型為 ;若只考慮果蠅的翅型性狀,在F2的長翅果蠅中,純合體所占比例為 。
(3) 用某基因的雄果蠅與任何雌果蠅雜交,后代中雄果蠅的表現(xiàn)型都為剛毛。在實驗一和實驗二的F2中,符合上述條件的雄果蠅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別為 和
。
(4) 另用野生型灰體果蠅培育成兩個果蠅突變品系。兩個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體上基因隱性突變所致,產(chǎn)生相似的體色表現(xiàn)型——黑體。它們控制體色性狀的基因組成可能是:① 兩品系分別是由于D基因突變?yōu)閐和d1基因所致,它們的基因組成如圖甲所示;② 一個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變?yōu)閐基因所致,另一個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變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對隱性基因純合即為黑體,它們的基因組成如圖乙或圖丙所示,為探究這兩個品系的基因組成,請完成實驗設計及結果預測。(注:不考慮交叉互換)
Ⅰ.用 為親本進行雜交,如果F1表現(xiàn)型為 ,則兩晶系的基因組成如圖甲所示;否則,再用F1個體相互交配,獲得F2;
Ⅱ.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則兩晶系的基因組成如圖乙所示;
Ⅲ.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則兩晶系的基因組成如圖丙所示。
(二)選考題
35. (12分)【生物—生物技術試驗】
乳糖酶能夠催化乳糖水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乳糖酶的制備及固定化步驟如下:
(1) 篩選產(chǎn)乳糖酶的微生物L時,宜用 作為培養(yǎng)基中的唯一碳源。培養(yǎng)基中瓊脂的作用是 。從功能上講,這種培養(yǎng)基屬于 。
(2) 培養(yǎng)微生物L前,宜采用 方法對接種環(huán)進行滅菌。
(3) 純化后的乳糖酶可用電泳法檢測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條件下,帶電荷相同的蛋白質電泳速度越快,說明其分子量越 。
(4) 乳糖酶宜采用化學結合法(共價鍵結合法)進行固定化,可通過檢測固定化乳糖酶的 確定其應用價值。除化學結合法外,酶的固定化方法還包括 、 、離子吸附法及交聯(lián)法等。
36. (12分)【生物—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
治療性克隆對解決供體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應具有重要意義。流程如下:
(1) 過程①采用的是細胞工程中的 技術,過程②采用的是胚胎工程中的 技術。
(2) 體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時,所需氣體主要有O2和CO2,其中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基)的 。
(3) 如果克隆過程中需進行基因改造,在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重組載體)時必須使用 和 兩種工具酶。基因表達載體上除目的基因外,還需有 基因,以便選出成功導入基因表達載體的細胞。
(4) 胚胎干細胞可以來自于囊胚中的 。在一定條件下,胚胎干細胞可以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器官。若將圖中獲得的組織器官移植給個體 (填“A”或“B”),則不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
參考答案
1. C 2. A 3. B 4. D 5. C 6. D
25. (1) 突觸小泡 (特異性)受體 突觸間隙
(2) 胰島素
(3) 下丘腦 大腦皮層 腎小管
(4) 漿(或效應B淋巴)
26. (1) 葉綠體 主動運輸
(2) 小于 類胡蘿卜素(或葉黃素和胡蘿卜素) [H](或NADPH) ATP(注:兩空可顛倒)
(3) 蘇丹Ⅲ(或:蘇丹Ⅳ) 可溶性糖或淀粉
27. (1) 水平 樣方
(2) B F 甲
(3) 生產(chǎn)者 抵抗力 就地
28. (1) 常 X X和Y(注:兩空可顛倒)
(2) AAXBYB、aaXbXb(注:順序可顛倒) 1/3
(3) 0 1/2
(4) Ⅰ.品系1和品系2(或兩個品系) 黑體
Ⅱ. 灰體‥黑體=9‥7
Ⅲ. 灰體‥黑體=1‥1
35. (1) 乳糖 凝固劑 選擇培養(yǎng)基
(2) 灼燒
(3) 小
(4) (酶)活性[或(酶)活力] 包埋法 物理吸附法(注:兩空可顛倒)
36. (1) (體細胞)核移植 (早期)胚胎培養(yǎng)
(2) pH(或酸堿度)
(3)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或限制酶) DNA連接酶(注:兩空可顛倒) 標記
(4) 內細胞團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