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厚明
作為一篇通訊,《三個太陽》記敘了一位中國女畫家經(jīng)過努力爭取來到南極,戰(zhàn)勝了生理和自然條件方面的困難,為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建設出力并為之作畫立傳的經(jīng)過。文中有不少精彩的景物描寫語段,不僅生動地展現(xiàn)了南極奇異的風光,而且具有別樣的表達作用,為全文增色不少,我們可以進行分類賞析。
一、景物描寫,映襯人物心理
課文以“她”(女畫家)的角度敘事,在寫女畫家的南極之行的過程中,作者注重通過景物描寫來映襯“她”在南極活動過程中豐富的心理感受,展現(xiàn)其精神風貌。請看——
“早晨,風浪小了些。海面上漂浮著的冰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瑩瑩藍光,猶如一座座水上宮殿?!贝颂幘拔锩鑼懀恰八痹凇皹O地號”考察船上的所見。閃著藍光,猶如宮殿的冰山,給人以神奇、美好之感,映襯了“她”接近南極時內(nèi)心的興奮與激動。
“呵,這就是南極!茫茫雪原組成一個純潔、寧靜的世界;萬年冰山仿佛凝固著這亙古不變的天地;成群結(jié)隊的企鵝步履蹣跚地朝你走來,用真摯的眼神望著你;而調(diào)皮的雪燕,從空中俯沖而下,在你的帽子上輕輕一啄,又飛走了……”此處景物描寫,是“她”在抵達南極喬治島時的所見。作者采用動靜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勾畫出一個“純潔、寧靜的世界”,一個令人親近的世界,映襯了“她”此時驚喜的心理以及對南極的熱愛之情。
“她望著夜空,夜空已變得像原來那樣明凈。頭頂上掛著一顆星星,只有一顆,閃著瑩瑩藍光?!贝颂幘拔锩鑼?,是“她”和其他“南極人”一起戰(zhàn)勝暴風雪之后的所見。懸掛在明凈夜空中的星星,亦是“她”自身的隱喻,美好藍光的閃耀,映襯著此時“她”和其他男子漢一起搏擊風暴成功后的愉悅與自得心理。
二、景物描寫,烘托人物形象
課文中,真正描寫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的文字并不多,更多的是通過側(cè)面表現(xiàn)達成的,而景物描寫則是眾多“側(cè)面”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請看——
“海上巨浪翻滾,空中雪粒橫飛,整個喬治島混沌一片。他們抬著器材、建筑材料,穿梭似的飛跑著……暴虐的狂風像是一頭妖怪,咬牙切齒,要把長城站、喬治島撕碎、吞噬。”此處景物描寫向讀者展示的是南極暴風雪中的一幕,“翻滾”“橫飛”兩個動詞,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南極之風大雪猛;“妖怪”的比喻,“撕碎”和“吞噬”的描摹,突出了南極暴風之恐怖。而面對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南極科考隊員毫不退縮,這就有力地烘托了其“南極精神”。
三、景物描寫,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就全文看,作者并沒有通過“實錄”的形式來寫人敘事,而是采取“鏡頭組接”(小標題領起四個板塊)的方式來展現(xiàn)南極科考工作、生活的種種場景。在各個板塊內(nèi),一些景物描寫在情節(jié)方面則起到了獨特的作用,請看——
“四周一層層雪浪好似大海奔騰不停的波濤,一座座山丘猶如晶瑩剔透的龍宮寶殿,一條條雪墻像是翩躚起舞的銀龍。再遠處便是紫霧飄繞的海了?!边@是第三板塊“站在長城站后山上”中的一處景物描寫。作者連用三個比喻,寫“她”在長城站后山頂上的觀察所見,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南極冰雪世界風光的奇妙。這一景物描寫,從上下文來看,前接“生日宴會”,后引“下山發(fā)現(xiàn)”,在情節(jié)方面起著綴連作用;從全文來審視,推動了故事的進程,為后文“她”創(chuàng)作“三個太陽”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