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戈五一
摘 要:新課改下,學校教學模式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受到高度重視。小學低段教學作為小學教育的一部分,對學生日后整個數學學習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使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施教學,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成為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低段數學教學;教學效果;策略
所謂小學低段通常是指小學一到三年級這一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在課堂上比較活躍;由于缺乏一定的自我約束,注意力很難集中。針對這些特點,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些無所適從。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提高小學低段數學教學的質量,就需要結合實際進行專門的課題研究。
一、小學低段數學教學特點解析
小學低段是兒童數學能力發(fā)展比較敏感的時期,也是進行數學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對小學低段學生進行數學教學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價值:一是思維訓練的價值,即鍛煉學生正確的思維能力;二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即通過教會兒童基本的運算思維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由于小學低段兒童的成長和智力發(fā)展都處于比較重要的階段,因此這一時期的數學教學也表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1.注重兒童思維結構的發(fā)展
數學教學,學習知識只是表象,重點是要通過知識的學習過程促進兒童思維結構的發(fā)展,這對于他們日后取得成功有重要的影響。
2.學習方式多項操作性的方式
兒童的認知過程一般都要經歷從感性到理性、從低級到高級、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而通過操作性的學習方式,兒童才會主動探索,才能在實踐中獲得良好發(fā)展。
3.要注重個體間的差異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各具特點。他們不僅在思維方式上存在差異,而且在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4.教學素材的選擇貼近生活
數學源于生活,最終也要運用于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發(fā)現數學的影子,買東西結賬、食品分配等都與數學有關。教師要善于運用這些源于生活的素材,從而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有效開展小學低段教學的策略
1.教師首先要學會控制情緒
處于小學低段的兒童由于年齡還比較小,在心智發(fā)展方面還很不成熟,自我約束力不強,表現出旺盛的精力,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面對學生這樣的特點和狀況,教師首先要鎮(zhèn)定自若,學會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尤其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時常保持微笑,盡可能以比較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他們,給予他們關心與呵護。對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比如適當的表揚和夸獎,其實小學生的內心都比較單純,他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稱贊。少用甚至不用懲罰的方法,以免產生負面效果。
2.善于運用技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當今社會,家庭多是獨生子女,由于受到父母的疼愛,他們在性格方面會表現出比較嬌氣的一面。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通過樹立威嚴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已經不再適用,因此需要轉變觀念,從運用技巧的角度加以改善。其實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技巧可以利用,例如,將枯燥的數學知識編成故事講授。小學生都愛聽故事,通過將數學知識編成故事能夠增強知識的趣味性,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還可以通過做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兒童天生活潑好動,不喜歡被限制,通過游戲的方式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3.學會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
學習來源于生活,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因此,在進行小學低段數學教學時不能脫離生活。由于小學低段時期的學生接觸數學的時間不長,每次學習的新知識都是初次接觸,因而在理解方面比較吃力。而教師通過引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學生在學習一些口訣時,教師可以將其改編成歌謠,方便學生背誦和記憶。
4.教師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要想在小學低段教學中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全面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就要更新觀念,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小學低段教學過程中,教師充當著學生學習的引領者,故而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更新了教學觀念并時常通過有意或者無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便可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靈活使用教學方法,聯系實際開展實踐教學,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和工具等。
較之其他教學階段,小學低段教學確實比較復雜和繁瑣,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僅要求教師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而且考驗著教師的耐心和責任心,最重要的是還要善于控制情緒,學會包容和忍耐。但是只要教師掌握了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實際教學中又擅長運用各種技巧和策略,定會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李棟林.談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