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劇性獨白在英美文學中出現(xiàn)的歷史悠久,是一種異于抒情詩的主要表達形式。它的形式多樣,但大都采自民間生活,是人物的心理世界的放映,也是故事的講解,也會引發(fā)觀眾的思索。西方戲劇以古希臘為代表,古希臘的戲劇發(fā)源于宗教,受這方面的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分化成三種重要形式:信體詩、幽默獨白以及怨詩。戲劇性獨白展現(xiàn)了故事人物的生活態(tài)度,側面反映社會人民的意識形態(tài)。
【關鍵詞】英美文學;戲劇性;獨白
一、戲劇性獨白的含義和基本特點
西方戲劇生開始于古希臘,歌舞演出是它的前身。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已經有了上千年的發(fā)展,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能夠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進一步了解彼此。后來,作家退出舞臺,在歌舞中讓演員進行表演各種人物,獨白就是以第一人稱的身份進行訴說,這時候戲劇性獨白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經歷了時間的沉淀,在一次次變革中逐漸完善。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在時代的變革中,要注重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要意識到戲劇性獨白不是單獨的一部分,它是戲劇表演的一部分,戲劇性獨白需要提高。
1、客觀性
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是一種通過外部客觀世界表達內部主觀世界的戲劇理論和戲劇創(chuàng)作,是與再現(xiàn)性、模仿性的英美文化精神一脈相承的。英美美學和藝術體系長久以來是再現(xiàn)論和再現(xiàn)性藝術占主導地位。再現(xiàn)論藝術觀顧名思義較為注重真實的東西,然后增加藝術性以重塑獨白,呈獻給觀眾。在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演出過程中,它比較注重將行動、時間、地點得到完美的統(tǒng)一,更具說服力,使觀眾相信,進而更貼近生活。
2、雙重聲音話語
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要求作家退出舞臺,在歌舞中讓演員進行表演各種人物,獨白就是以第一人稱的身份進行訴說。
3、塑造人物形象
英美文學中戲劇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人物的獨白,將人物形象更加鮮明。莎士比亞作為一個巨大的文學家,他在運用說話描繪人物的過程當中,真正的做到了主客觀的協(xié)調同一。他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用真正的事實來詳細的表述了李爾王的真實心理活動,在李爾王的獨白里表現(xiàn)出他專橫跋扈的悲劇色彩。從文學教育的視角來品讀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中的獨白,感受它們的文學魅力。又比如《復活》這一文學巨作,通過男女主人公聶赫留朵夫以及瑪斯洛娃之間的恩怨進行展開,為讀者闡釋了真善美。故事開始是由于聶赫留朵夫的浪蕩無情耍弄了瑪斯洛娃,使女主人公從本來的清純少女淪變?yōu)橐幻伺?,男主角最終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救贖自己的同時,救助被誣陷的女主角的同時使兩個人靈魂得到救贖,表現(xiàn)出人性的寬恕。在女主角被誣陷時,男主角在看望時的獨白深入人心,女主角的獨白,表現(xiàn)了與男主角的恩愛情仇,刻畫了女主角這一形象。在《李爾王》故事的開端,李爾王希望通過了解自己的幾個女兒對自己的愛的深淺程度,來決定最后分給他們多少的土地,作為她們的嫁妝,這是一切問題的導火索。隨后,他的女兒們對此做出了回應,可是從語言學的角度來分析,在李爾王和自己的大女兒高納里爾和二女兒里根的對話中,她們在質量原則上是有所違背的。她們在向父親訴說本身對他的的愛意的深淺的時辰,高納里爾和里根都說出了一些過甚其辭的話來。已經不在尊重質量的原則,因為從實質上來說是不切實際似幻非幻的。二女兒則說自己和大姐是一樣的程度,但是比姐姐更加的深入,這無疑是夸張的。這種夸張之中充斥著虛情假意,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表現(xiàn)出了這一點。再如《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獨白中,突出本身對于愛情的追尋是正確的,其反抗的精神強勁有力。文中刻畫女主角堅毅的形象,也從側面客觀理性地對輕視女性的言論進行反駁,歌頌自由,宣揚人人平等。
二、戲劇性性獨白的發(fā)展
西方戲劇生長于古希臘,歌舞表演是它的前身。后來,作家退出舞臺,在歌舞中讓演員進行表演各種人物,獨白就是以第一人稱的身份進行訴說,這時候戲劇性獨白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時候,其演出范圍并不是很廣泛,只是在教堂里面進行演出,所以此類作品宗教意識較強,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教徒事跡的宣揚,對宗教的宣揚。每當人們舉行祭祀的時候,都會有好多人參加,進行唱歌活動,并供奉一些祭品,這便是英美文學中戲劇性獨白之源。
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與中國的傳統(tǒng)戲劇有著很大的差異,在文學故事中的人物、創(chuàng)作理念有著較大差異。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主要是為上流社會服務,觀眾也多為社會上層。當然,它的表現(xiàn)形式和觀賞形式從高到低,從貴到賤各有不同。西方文學獨白的觀眾主要是貴族,所以在故事主角人物設定上一般選擇貴族,應滿足其心理需。比如西方在寫悲劇時,一般主人公以貴族為主,然后通過其事跡來表達此創(chuàng)作主旨。比如歐里庇得斯的《美狄亞》中主人公就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公主,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以為命運多舛的王子,這些都是通過這些貴族的主人公,通過他們的表演來展示英雄們的偉大。莎士比亞作為一個巨大的文學家,他在運用說話描繪人物的過程當中,真正的做到了主客觀的協(xié)調同一。在戲劇中場景一般使用以景分場的辦法,把戲劇沖突放在這個特定場景中表現(xiàn)、發(fā)展和結果。戲劇情節(jié)的延續(xù)時間和觀眾感受的現(xiàn)實時間大體統(tǒng)一,更加真實,通過舞臺的變化讓觀眾體會到時空變換。
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有六個組成成分: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語言特點、思想、形象、樂曲。在這六項之中故事情節(jié)尤為重要。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的情節(jié)比較激變,它的結構比較緊湊,把重點放在事件發(fā)生突變的時刻,在發(fā)生時,只需在變化過程中提一下就行了。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劇事件處理詳略得當,重要的時間有人物來展現(xiàn),次要的多為陳述。
莎士比亞在《漢姆雷特》中引發(fā)生與死的思考,反映主人公的內心矛盾。就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理論的創(chuàng)建者亞里士多德是當之無愧的,他的思想幾乎被所有的文學者利用借鑒。在英美文學中,劇作家認為戲劇性獨白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將現(xiàn)實與社會中的問題得到了反映。戲劇性獨白為了吸引觀眾,將其成功的運用在主人公的身上,以主人公的口吻進行敘述。戲劇性獨白在結構時采用第一人稱敘述,是一種“代言體”的結構形式,即完全以角色的身份來結構演出,是當事人自己說話,是人物的內心世界更清晰,使觀眾對故事的環(huán)境更加了解。
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如同其他藝術一樣,同樣也都需要教育、人才的支撐。這樣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加強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人員的專業(yè)技術的學習,理念以及修養(yǎng)等各方面的學習。在任何時代下,只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才會追上時代的潮流,才會被觀眾認可,才會使其更好地發(fā)展。從而使得英美文學作家創(chuàng)作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作品供讀者欣賞借鑒,它對英美文學戲劇性獨白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戲劇性獨白的三種形式
1、怨詩
怨詩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法表達人物的哀怨之情,這種形式是利用表演者之口將作者的經歷以及思想表達出來。在文藝復興之后,這類形式快速得到了推廣,使其設計更加豐富多變,且牽涉的領域廣泛,能滿足不同身份的觀眾,深受人們的喜愛。
2、信體詩
在這個網絡發(fā)達的時代,即使手機已經相當的普遍,但是書信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傳遞著人們之間真摯的感情。書信在我們的生活中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對于信體詩來講就比較陌生了,它自羅馬時代開始流行,與現(xiàn)代我們所認識的書信不同,信體詩是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思想通過別人的口吻寫的。在戲劇表演中,信體詩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其對人物內心活動的表達具有重要意義。
3、幽默性口語獨白
14世紀70年代,西方戲劇中增添了英語口語的內容,希望能夠通過口語化的表述來豐富戲劇性的場景??谡Z獨白是戲劇系不可缺少的元素,特別是幽默性口語獨白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以幽默的語言展示人物或悲或喜的內心世界,更能夠達到震撼觀眾的效果,幽默性口語性獨白是戲劇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藝術形式,它需要戲劇創(chuàng)作者對其不斷的創(chuàng)新,為觀眾呈現(xiàn)更好的藝術形式。
四、總結
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經歷了時間的沉淀,在一次次變革中逐漸完善。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在時代的變革中,要注重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要意識到戲劇性獨白不是單獨的一部分,它是戲劇表演的一部分,戲劇性獨白需要提高。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與中國的傳統(tǒng)戲劇有著很大的差異,在文學故事中的人物、創(chuàng)作理念有著較大差異。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已經有了上千年的發(fā)展,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能夠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進一步了解彼此。
【參考文獻】
[1] 肖明翰. 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傳統(tǒng)[J]. 外國文學評論, 2004(02): 28-39.
[2] 胡春琴. 淺談英美文學作品中戲劇性獨白傳統(tǒng)[J]. 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 2013(02): 45-46.
[3] 關欣欣, 張 杰. 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傳統(tǒng)[J].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44-46.
【作者簡介】
胡暉(1980—),女,漢族,河南潢川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英語語言學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