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梓
官員怎么吐槽官場?
□尤梓
都說家丑不可外揚,所以在媒體上公開吐槽的干部并不多,當然匿名除外。十八大后,他們在媒體上有幾次集中的吐槽。
首先是大吃大喝?!耙惶炫阆窗舜卧琛薄耙荒昱泐I(lǐng)導爬山上百趟”“瘋子才想吃公宴”“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喝得老婆分床睡”等言論在媒體上瘋狂出現(xiàn)。
接下來是為官不為。去年,就有一名副縣長在媒體上稱不是自己不為,是難為。他說,這一任就短短的5年呀,5年后兩個縣長放在那一對比:誰的政績大就提拔誰唄!所以哪怕老實人也被逼得小心翼翼地去突破各種底線搞政績,造新城上項目,留給后任幾個億的債務也一路光鮮。
然后是公務員工資。山東濟寧市長梅永紅在“兩會”上稱,濟寧市有800多萬人,GDP 3800多億元,但我所有工資收入加起來,才一個月7000多元,誰相信?。肯旅娴目h委書記、縣長一個月收入3000多元,還趕不上在工廠打工的。
最近集體吐槽的是行政審批。江蘇宿遷市長王天琦前段時間也發(fā)文稱,對宿遷市資格資質(zhì)類項目進行系統(tǒng)梳理后發(fā)現(xiàn),僅市區(qū)運行的資格資質(zhì)類項目就有569項,涉及43個部門、61家行業(yè)組織。
這些集中吐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對象幾乎都是上級公開批評或整改的現(xiàn)象。比如中央出臺八項規(guī)定,下面就吐槽吃喝風;要調(diào)整工資,就吐槽工資水平低。
“這些問題大家很早就知道,但不好說。如果上面不表態(tài),怎么好說,說對了還好,說錯了就是給自己找麻煩?!币幻h級干部稱。
此外,這些吐槽用詞基本上都比較模糊,把焦點從具體的對象身上移開,以便自我保護。
王天琦在文章中則很藝術(shù)地表述,“香腸做的籬笆擋不住狼。行政管理的各項職能一定要與利益脫鉤,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行使政府監(jiān)管職能?!?/p>
臺上說的都不是要害問題,臺下談的才是問題關(guān)鍵,吐槽同樣如此。公開場合有諸多顧忌,私下吐槽干部就隨意得多了。
一名地方干部就私下吐槽稱為“抹平”事關(guān)當?shù)氐呢撁孑浾摱Φ媒诡^爛額。他們稱:“一些干部惹下的糊糊事,讓我們來收拾殘局,到處滅火!”
這些要滅之“火”,大多是少數(shù)干部貪污腐敗、政府決策失誤等問題。面對這些出現(xiàn)在媒體和網(wǎng)絡的批評報道,一些地方領(lǐng)導覺得臉上無光,認為損害了“地方形象”,于是就責成有關(guān)部門去迅速“滅火”,甚至放出狠話:“連這點火都滅不掉,就別回來見我!”
顯然,他吐槽的當然不是輿情應對,而是上級的管理方式與方法。這是干部私下經(jīng)常吐槽的內(nèi)容。
部門之間的博弈、推諉、扯皮也是干部私下吐槽的重點之一。
一名干部告訴筆者,“各部門之間往往各唱各的歌、各念各的經(jīng),因此扯皮、推諉是經(jīng)常的事情。比如,編制部門總是說,編制是如何重要、如何嚴肅;組織部門會說,提拔干部是如何重要;財政部門會說,錢是如何緊張。要辦一件事情,真是難上加難?!?/p>
此外暗箱操作、人事安排……幾乎官場方方面面都可以成為一些干部私下吐槽的對象。這些干部基本上是普通公務員,領(lǐng)導即便對一些現(xiàn)象有所不滿,也很少以這種方式宣泄。
除了在各種私下應酬場合吐槽,普通公務員吐槽最多的地方可能要算網(wǎng)絡,尤其是各地的網(wǎng)絡論壇。
“這種論壇的時政板塊上,活躍的基本上是當?shù)氐钠胀ü珓諉T或者‘半體制內(nèi)’的人員。他們既對黨委政府各種動向很敏感,也知道一些背后的運作,平時不敢說在網(wǎng)上就放得開多了?!币幻钴S于論壇的普通公務員稱。
另外官場段子也是干部吐槽的重要方式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稱: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就需要地方領(lǐng)導干部放下架子,放平心態(tài),實事求是地化解矛盾、解決難題。
吐槽不是矯情,也不是看不慣、不適應,更多是看透后的一種無奈與自嘲。這些吐槽中,絕大部分不能看作是批評。干部吐槽越多,正常的批評或許會越少。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