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季天琴
圖 / 賈代騰飛
余秀華:云上寫詩,泥里生活
本刊記者 / 季天琴
圖 / 賈代騰飛
婚姻里的暴君、愛情獨角戲里的花癡、論壇里的好戰(zhàn)分子、弱勢膽怯的農(nóng)婦,是余秀華應對命運時呈現(xiàn)的不同面相。她清醒、孤高,卻也愛往臉上抹泥巴以增加“安全感”。她向往高處的風景,但又不得不一次次回到低處生活。
不知道能不能
活出負負得正
我計算著哪一個
正常人活得不如我
他背影里的整數(shù)能不能
抵過我手一抖的余數(shù)
農(nóng)閑的時候適合死亡
有人的一生
經(jīng)不起一次檢點
我左手壓住右手,
不讓它抖
—余秀華《殘疾人余秀華》
余秀華自稱“腦癱”,但她實在太聰明了。旁觀她的采訪時,我常為她的機智驚嘆。她的疾病全稱“先天性小腦共濟失調(diào)”。由于小腦無法控制平衡,余秀華發(fā)音不清,走路傾斜,寫字時手抖,只能用一只手壓著另一只手。這絲毫不影響她的智商。
她能把那些雞毛蒜皮的問題答出各種花樣。記者問:你上午和下午生活有什么區(qū)別?答:上午比下午少上一趟廁所。問:你寫詩會顧不上吃飯嗎?答:飯比詩重要。問:你跟詩歌圈熟嗎?答:到現(xiàn)在還是生的。
對那些重復的問題,余秀華也會抱怨“我這樣的老女人已經(jīng)不容易興奮了”。說完她就嘿嘿嘿笑,表情狡黠。剛開始跟她過招的記者頭上都飄著愁云。1月19日,我到余家的第三天,一位剛到的電視臺女記者悄悄問我:她是不是很難搞?
余秀華的內(nèi)心其實沒有高墻,“我從沒說謊,你只能說我很聰明,給了你不一樣的答案?!睂τ谀切┞慌笥训娜?,她會坦誠甚至自嘲地談論起自己的多重角色:婚姻里的暴君、愛情獨角戲里的花癡、論壇里的好戰(zhàn)分子、弱勢膽怯的農(nóng)婦。
她有著宿命式的坦蕩,在詩歌里嘲弄自己的殘疾,現(xiàn)實中卻拒絕消費自己的苦難。在她的詩歌走紅網(wǎng)絡后,有個文友勸她借機募捐,被她拒絕。1月18日中午,有個自稱她朋友的朋友給她電話,要給她轉(zhuǎn)賬,稱“希望你生活好點”,余秀華婉拒了:有錢生活就能好嗎?
對走紅帶來的巨大名聲,她保持清醒。1月28日, 余秀華當選鐘祥市作協(xié)副主席。鐘祥是荊門下屬的縣級市。鐘祥宣傳部官員告訴《博客天下》,作協(xié)曾提前一天通知余秀華參會,余以要接待記者為由缺席,“有好幾個副主席,只是虛名,沒有待遇”。余本人在談論新頭銜時則顯得很不好意思:“你就別笑話我了, 沒通知我就把我搞上去了?!?/p>
身為湖北省鐘祥市石牌鎮(zhèn)橫店村8組的村民,余秀華有著現(xiàn)代性的人格。她看重尊嚴,尊重人和人之間的距離,當被問及朋友相處最重要的準則是什么時,她毫不猶豫地回答“獨立性”。蜂擁來到鐘祥的記者還采訪了她的同學、朋友和老師,每當這些消息傳到她耳邊,她都念念叨叨,深為別人受到打擾而不安。
她在高處思考。余秀華說,詩歌是一扇門,把自己往人性的深處指引。作為一名沒有勞動能力的農(nóng)婦,她又不得不在低處生活,接受現(xiàn)實的炙烤,“面對怎樣活著,怎樣保證這具軀體在塵世里往下走下去,這是詩歌無力說出的部分?!?/p>
余秀華說自己喜歡看恐怖片,這會讓她思考人到底有沒有靈魂 、人死了之后去哪里。她曾想過下輩子不再投胎人世:“她想過死后把眼睛裝進另一個心靈/脆弱的骨頭會成為一條魚,逆風而上/不食小麥,不食五谷雜糧/不看人間煙火?!?/p>
作為一個內(nèi)心敏感和浪漫的人,余秀華視愛情為面包。她把殘疾和愛情看成生命中的兩種極端,它們是一對天敵,愛情是美好的,殘疾卻是阻礙,“沒有人會覺得殘疾人會得到愛情”。
她的婚姻是這段話的注解:“在婚姻里,我和他都是暴君,都殘忍。它給我的好處遠遠沒有一朵花給我的感受多?!?/p>
余秀華的丈夫尹世平在北京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在年關將近前返回了鄂中深處的村莊。記者在場時,尹極少露面。他們夫妻倆也極少說話。余秀華和她的母親周金香都說,這已是他們夫妻近年相處得最好的時候。
“今年我跟女婿說,秀華脾氣你是知道的,我們跟她都沒話,你也別跟她說話。她怕煩?!敝芊Q。
1月17日晚上,余秀華的丈夫尹世平兩杯白酒下肚,要留下在場記者的手機號碼,說將來可以提供新聞線索,比如討薪,“保證是頭條”。余秀華打斷了他:這種事情太常見了,沒什么新聞價值。
新聞價值這個詞用得精準、專業(yè)。余秀華對外界的認知和判斷,有賴于知識的支撐。她安裝電腦、下載軟件驅(qū)動,對別人的手機型號充滿好奇。就此而言,她和丈夫擁有完全不對等的精神世界。
“我這人性格壞,他也怕我?!庇嘈闳A說,“他今年真是挺好。你們來采訪,我媽想讓我們關系好,但我們倆一個住這邊,一個在這邊,外人一眼就能看得出。”
余秀華不喜歡丈夫酒后的絮叨,“去年他酒后找我吵架,真是傷心費神。我非常惱火,那天晚上沒睡,罵了他一夜?!?/p>
在被問及這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時,余秀華毫不猶豫回答:結(jié)婚。早在2012年,她就自欺欺人地寫了一首《離婚證》:“一疊新翠,生命里難得一次綠色環(huán)保/和我的殘疾證放在一起/合成一扇等待開啟的門/ 36歲,我平安落地……”
但她不得不被束縛在婚姻和家庭之中,根源還在她的身體。1976年4月,余秀華出生時因倒產(chǎn)致先天性腦癱。余父余文海說,在6歲之前,她離開拐杖無法站立,口水流個不止。后多方求醫(yī)問藥,治好了流涎。
家里還求神問佛,算命的說她前輩子殺了人。余秀華可憐自己,“一個本身就殘疾的孩子,還要背負這樣的說法?!?/p>
余文海和妻子周金香同年,今年61歲,夫妻倆看起來都很能干、練達。余說,他們本來能生3個孩子,考慮到女兒沒有勞動能力,要把她養(yǎng)起來“吃老米”(倒插門),只要了兩個。
余文海對小她兩歲的兒子管教頗多,因為她身體特殊,從不過問她的成績,余秀華覺得爸爸“沒有把希望放在我身上”。小時候被取笑時,余秀華只能自己傷心一陣,不知道怎么回擊。她說那時自己是“一只沉默的羔羊”。
余秀華把學生時代概括為“我的成績對不起我的努力”??即髮W無望,她19歲高二時輟學回家。余文海給她盤下了村口的小賣部作為營生。數(shù)月后,流落在鐘祥的四川人尹世平成為了她的丈夫。尹小學沒畢業(yè)就出來打工,大她12歲,當時也想要個家。
余秀華在鐘祥市橫店村的家。
多年來,我想逃離故鄉(xiāng),背叛這個名叫橫店的村莊但是命運一次次將我留下,守一棟破屋,老邁的父母和慢慢成人的兒子……
“我那時真的很愚蠢?!庇嘈闳A說,高中時她默默喜歡過一個男生,她開玩笑逗他,對方只會害羞地笑。19歲時和男生屁股對屁股坐一起,她都害怕懷孕。尹世平到小賣部說親,她在搖頭晃腦背宋詞,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結(jié)婚。
他們婚后很快有了兒子,兒子隨母姓余,今年18歲,在武漢上大學。周金香說,余秀華在孩子兩歲時就提出要離婚。這是一段靠家中老人強行干涉才維系下來的婚姻。在農(nóng)村,離婚是不體面的事。周稱,這既是為孩子著想,也考慮到女兒殘疾,離了婚不可能找到理想對象。
余秀華喜歡自己嬌滴滴的,她說夏天沒別的衣服,“全是連衣裙”。但無論在現(xiàn)實還是詩歌里,38歲的她都會感慨自己的皺紋和衰老。與現(xiàn)實的緊張消磨了她太多的心志,“我以前從來不用護膚品,今年實在看不下去,就買了幾件,但是太遲了,女人是經(jīng)不起老的?!?/p>
年齡還緩和了她和丈夫一生為敵的關系,“我年紀大了,他年紀也大了,遇事就往低處想一想吧?!?/p>
兒子在余秀華心目中分量最重。兒子幼時看到父母吵架,就在一旁掉淚。余文海眼中的孫子(外孫)很節(jié)儉,舍不得吃,1米75的個子才100斤出頭。在《寫給兒子》里,余秀華稱:“兒子,與你相比我越來越矮了/所以你就要看到我看不到了的風景/我不要求你描繪給我聽/但你要把足跡留在某一個晨曦/聽見風,理解風/聽到雨,憐憫雨/由此悲憫這個世界和一個殘疾的母親。”
余秀華始終沒法跟命運達成和解。她對自己的外貌耿耿于懷,那讓她意不得展、愛無法愛,“它無法和我統(tǒng)一,一直站在我的對立面”。
在詩歌里,橫店村是她愛恨交織的一個意象。她的靈魂匍匐在土地上,她愛那里的莊稼,也愛野草野花?,F(xiàn)實中,那里也是她走不出的桎梏:“多年來,我想逃離故鄉(xiāng),背叛這個名叫橫店的村莊/但是命運一次次將我留下,守一棟破屋,老邁的父母/和慢慢成人的兒子……”
她自覺像《紅樓夢》里的林妹妹,她們同樣形單影只、寄人籬下。余秀華渴望有一份工作,自食其力,但事與愿違?!皼]有錢給我掙?!彼锌?,“這也是命。怎么辦呢?”
她的小賣部慘淡經(jīng)營,約在2005年關閉。余文海說小賣部生意“差得很”,一年只能賺一千多元的生活費。余秀華說自己不愛搭理客人,面對還價還按捺不住惱火,“我小姨說,我的想法跟別人不一樣。不一樣就不一樣,一樣干嗎呢?”
2005年,余秀華開始在《鐘祥日報》上發(fā)表詩歌,接著還有《荊門日報》和《荊門晚報》等報紙。但是她和詩歌沒法互相養(yǎng)活?!鞍l(fā)表的不給稿費的還是挺多的。我真是沒臉說,不統(tǒng)計?!彼f,“稿費加起來還不夠買張機票去睡你。”
她想賺錢,但干的全是賠本買賣。她養(yǎng)過雞,到現(xiàn)在書柜里還放著一本《實用養(yǎng)雞大全》,2014年也養(yǎng)過兔子,曾為了生病的兔子跑到荊門市區(qū)求藥。雞和兔子都在她實現(xiàn)盈利之前就死光了。
2008年,余文海給女兒買了部1000元出頭的長虹手機,上面自帶QQ軟件,余秀華開始接觸網(wǎng)絡,后又泡網(wǎng)吧,在鐘祥論壇、紅袖論壇、詩歌報論壇等處發(fā)表詩作,她從單打獨斗,走向詩人的自覺寫作。
2009年,鐘祥當?shù)氐木W(wǎng)友捐助2900元買了一臺電腦送她。她開始玩博客。在博客開篇中,她說:“咱是個腦癱患者,用的是一個不入流的山寨手機,可誰能壓得住我天高地厚的心呢?”
那幾年,她的感情世界卻是一片狼藉。她用頗多篇章訴說了對一位男性的哀怨戀情。這是個當?shù)仉娕_主持人,余秀華開小賣部時經(jīng)常參與他的節(jié)目,雙方聊得很投機 ,后來線下見面。
“我那時還很純真,也反復提醒自己,千萬別陷進去?!庇嘈闳A說。她知道距離讓對方心安,但有次還是酒壯慫人膽,跑到電臺去找對方,驚動了110。
她在詩歌里把情欲寫得熱氣騰騰,現(xiàn)實中她說自己是良民?!拔夷贻p時熱衷于柏拉圖的愛情。根本想不到愛情以外還有肉體。其實事情經(jīng)歷了那么多,什么也沒得到。我想,愛情還應該真槍實彈地干?!彼f,“你可以給這段起個標題,叫《余秀華談性》。”
她希望體面、高傲地活著,而非作為被幫助和被同情的對象,但是真實的處境總把她往下拉。
她說那時自己是“臭名昭著的花癡”。在鐘祥和荊門的論壇里,是是非非纏繞著她,“他們可以說自己的愛情,我一說,就遭打擊和諷刺,也是活該?!?/p>
2012年是她的本命年。這一年,她的詩歌中彌漫著絕望的氣息。感情、家庭和輿論,種種不如意壓著她。她再次想過自殺。早在讀初二時,她曾拿著一把生銹的菜刀,在手上來來回回割了幾次。
現(xiàn)在她回望過去,說“挺一挺就過去了”。
也就在2012年,她去溫州打工。單位是一家生產(chǎn)電腦貼膜的殘疾人福利廠。她每天工作12小時,瘦了10斤,還倒貼了路費。一個月后,余文海把她叫回家。2014年初,她又動過打工的心思,后來放棄。
在本地論壇上,她小心翼翼,這里涉及她的現(xiàn)實社交圈。對更遙遠的網(wǎng)友,她下手不客氣,論戰(zhàn)始于詩歌,很快便罵罵咧咧。2013年雅安地震后,余秀華發(fā)表了一首《雅安,與我有什么關系》,這首關注個體命運的詩歌,被不少網(wǎng)友誤讀成“反人類”。在天涯論壇,余秀華為這事問候了人家的大爺。
她還寫過一首《狗日的王法》,“王法”是中國詩歌流派網(wǎng)的一個版主?!拔伊R人很臟。你要是采訪王法,他肯定說,這個余秀華不是個東西。 ”
在橫店,她偶爾去看村民們打麻將、吹牛,也會胡說八道些“流氓話”,既打發(fā)些時光,也不至于讓她和村子完全隔離,但她清楚地知道,這是一種消耗和浪費,“是俗不可耐的自欺欺人。”
對一個敏感的心靈而言,余秀華的臟話和“流氓話”都像是她往自己臉上抹的泥巴。她對此表示同意:“我想把自己搞臟一些,臟兮兮的才有安全感?!?/p>
余秀華簡單、率性,看上去也不通人情世故。市里官員和村干部出入她家小院,她都是一副等待別人走向她的懵懂樣,沒有虛禮和客套。在她成名后,鐘祥市文化部門給她送了臺式電腦和1000元的慰問金,有個企業(yè)給她送了新的電腦桌和書櫥?!凹w送的我就要了,個人送的我不收。”她說。
她希望體面、高傲地活著,而非作為被幫助和被同情的對象,但是真實的處境總把她往下拉。
余秀華說,2009年網(wǎng)友給她捐錢買電腦時,有個跟她關系極度緊張的網(wǎng)友也捐了100元,她覺得對方在作秀,不要他的捐款,“就為這事,別人都說我不知感恩,但我心里真沒有感謝的味道?!?/p>
這次捐款讓她糾結(jié)了數(shù)年。她曾想過把錢悉數(shù)返還,為此還取出存了36年的私房錢6000塊,但這事太波折了,人家也不要。在2012年一篇《自殺者說》的自述中,余秀華說:“相對于他們給我的情誼,錢實在俗氣了,但是我不知道我能怎么去償還?!?/p>
她對詩歌的態(tài)度是敬虔的。余秀華把《實用養(yǎng)雞大全》等書放在新書櫥里,把里爾克和十幾本自己的手稿關在舊衣柜里。記者要連哄帶騙才能讓她打開衣柜,讓他們看下手稿。當被問及從什么時候開始寫詩時,她的回答都是“我回去翻翻日記再告訴你”。
她的精神世界并不封閉。她說傳播最廣的那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被公眾高估了。她喜歡《巴黎圣母院》里那個丑陋又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我就是中國的卡西莫多?!?/p>
余秀華說,詩歌于她又是一座沒有頂?shù)纳剑龝r急時緩地往上爬,從一開始這就是她一個人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想拿詩歌去追求名利”。但詩情畫意敵不過日子,難免要被賦予世俗的意義。
上圖:2009年,余秀華學會了用電腦,而后她開通了博客、用上了微博。
下圖:余秀華把自己的十幾本手稿藏在舊衣柜里,不輕易示人。
《詩刊》編輯劉年是余秀華人生中最重要的伯樂。2014年11月,《詩刊》微信公號以《搖搖晃晃的人間—一位腦癱患者的詩》為題發(fā)布余的詩歌,轉(zhuǎn)發(fā)數(shù)很快破萬,影響開始擴散。
對于“腦癱”標簽,余秀華認識很清醒:“《詩刊》需要這個去宣傳,我想成全他們,也想成全自己。但如果你因為我腦癱,才關注我詩歌,這就是本末倒置?!?/p>
“我明白劉年的苦心,他希望我生活過得好一點?!庇嘈闳A說。
在作于2013年的《一包麥子》里,余秀華寫自己給家庭帶來的負累:“其實我知道,父親到90歲也不會有白發(fā)/他有殘疾的女兒,要高考的孫子/他有白頭發(fā)/也不敢生出來啊。”余秀華的弟弟是一名老師,住在市里。她在家守著父母。
經(jīng)濟上的獨立才能帶來安全感。這點余秀華絕對缺乏。在2011年的一篇文章中,她勸自己“要對未來放心,最壞的結(jié)局無非生病被他(丈夫)趕出家門”。
除了未來可期的版稅,她的生活目前并無實質(zhì)改善。她的兩本書《搖搖晃晃的人間》和《月光落在左手上》已在網(wǎng)上預售,兩家出版社都是在她“爆紅”之前就跟她簽約的?!斑@才是真情實意?!彼f。
身處輿論漩渦,余秀華對人性有著敏銳的分辨能力。有個出版社迫切地想簽下她,比她還大一歲的男編輯在電話里撒嬌,“求求你了,姐姐”,求她告訴家庭住址,連夜殺到后,還提到把橫店村建成“詩歌村”的可能性。余秀華說:“什么詩歌村,吹牛!”
算命的說她38歲要“火一把”,又說她只能活到49歲。她擔心好事過了頭,也擔心老了,“不過也沒什么好擔心,死了就死了,老了就老了。”
她說最重要的還是詩歌的修煉,要讀書、沉思、經(jīng)歷、沉淀。丈夫尹世平則對記者說:“你們媒體幫她找個工作嘛,一個月一兩千塊錢就行。”
1月19日下午5點多,《荊門晚報》編輯黃旭升出現(xiàn)在余秀華家門口?!皩懺?0年”,他這樣稱呼自己,“我是最了解(當?shù)兀﹦?chuàng)作者的,你可以把這話帶到荊門市委宣傳部?!?/p>
他拿出一份1月8日的《荊門晚報》,上面有他寫的一篇《余秀華:以詩歌為拐杖的獨行俠》。他說,全國媒體都是通過自己才聯(lián)系上余秀華的—這并不是事實,包括我在內(nèi)的不少媒體記者找的是劉年,或是其它方式。在電視臺的鏡頭前,黃旭升提到了自己在余秀華走紅背后的重要推動作用。
電視臺安排黃旭升和余秀華做個對話。黃向余提議了一家出版社,被余拒絕。
黃在談話中提到以前經(jīng)常來余家?!澳切U奇怪的,你為什么以前不來,最近才來?”余秀華問。
“因為你以前寫詩的藝術還沒有達到那個層次。我跟你說啊,藝術家有個發(fā)現(xiàn)的過程?!秉S旭升說,“你知道嗎?畢加索這些藝術家都是死了以后才出名的。你現(xiàn)在出名已經(jīng)很早了?!?/p>
黃轉(zhuǎn)頭對包括我在內(nèi)的旁觀記者解釋:“余秀華有段時間很恨我。我開大型的文學會,她強烈要求去參加,我擔心她的安全,沒讓她去。”
“我覺得你就是看不起我吧,”余秀華說,“你把我QQ都刪了?!?/p>
鏡頭一關,黃旭升倉促離開,余秀華就開始落淚。余家召開了家庭會議。父母覺得,地方文化圈的重要人物得罪不起,讓她道歉。“你怎么那么直呢?”周金香說。余秀華因為生氣說話更顯吃力:“你讓我怎么捧他?”
余家父母當晚還說服了電視臺不播放這個畫面—“你們拍完就走,我們還要在這生活?!?/p>
“我以前不敢得罪他,”余秀華說,“但是他不能出來搶劉年的功?!焙髞砦以跈z索余秀華的博客時,數(shù)次發(fā)現(xiàn)了“黃編輯”。2012年,余秀華就寫到“碰到黃編輯或鐘祥論壇里的某些人點我名字的時候,我就心驚肉跳的,就知道沒有什么好事情了”。
就在父母還在說服余秀華的過程中,黃旭升于1月20日在《北京青年報》上發(fā)表了《我所認識的余秀華》,文中談了余的“兩面性”。余秀華則于次日發(fā)表了《得意之時見人性—記荊門晚報編輯黃旭升》一文,但很快隱藏了這篇文章。
1月22日,有兩家在場媒體不點名地將此事簡略帶過。1月23日和27日,黃旭升又連發(fā)兩封致余秀華的公開信,在兩封信中,黃“痛心”了余的偏執(zhí)、狹隘和社會認知的局限性,稱余有“心理疾病”,勸她早點去看心理醫(yī)生。
在第二封公開信中,黃旭升要余秀華警惕媒體把她推到“危險的境地”,因為媒體不僅談論了村支書頻頻出來與來訪記者和領導握手,還談到了她被當?shù)匾粋€編輯打壓,“當‘余秀華熱’過去之后,那些實實在在幫助你、真正能解決你生活問題的當?shù)仡I導(包括村支書)怎么想?……你周圍曾幫助過你的文友,以后怎么對待你?你被媒體綁架了!”
在公共平臺上,余秀華對黃旭升的公開信一直保持沉默。1月28日凌晨,她在博客貼了一首新詩《別武漢》:“橫店村,它可是我家鄉(xiāng)/為何我的親人都散落在遠方?”
在微信朋友圈里,這首詩的標題被她命名為《我也會很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