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作斌
近日接到原《紅旗》老同事信,向我推薦一組寫編輯工作的詩。信中說,“在《焦作詩詞》第18頁,讀到關(guān)于編輯工作的幾首七律,覺得很有意思,過去還沒有讀到過這樣的詩;你是以編輯為職業(yè)的專家,送你看看,或有同感?!逼鋵崳@組詩已經(jīng)發(fā)表在《中華詩詞》雜志2014年第9期,作者趙京戰(zhàn),當時任雜志社常務(wù)副主編。
這組詩題為《編輯生活剪影》,作者還寫了題解:“2003年5月18日,正值非典期間,開始到雜志社工作,勉力為之,頗有感慨,乃記之以詩。”詩共六首,編輯工作每個環(huán)節(jié)皆有一首。為了敘述方便,先把全詩引述如下:
(一)審稿
挑燈伏案費沉吟,句句篇篇仔細斟。
冀北群中搜駿馬,周南樂里辨瑤琴。
每逢佳作心中喜,哪管薩斯窗外侵。
朱筆一支如耒耜,好移苗樹入瓊林。
(二)改稿
璧有微瑕圃有蕪,切磋芟剪費工夫。
每憂手重傷原玉,還恐草長遮嫩株。
調(diào)柱調(diào)弦依舊曲,點晴點石看新圖。
詞林莫許添樗櫟,詩海不教留棄珠。
(三)編稿
布陣排兵豈憚煩,劣優(yōu)得失寸心間。
安排彩線串珠玉,調(diào)整垅畦栽菊蘭。
鐵板銅琶憑激蕩。低吟淺唱任回環(huán)。
已將雅頌銘周鼎,應(yīng)置關(guān)雎第一篇。
(四)校稿
底稿新文左右持,偏從馬跡辨蛛絲。
心憂倦眼迷形似,手把臺燈向近移。
百卉叢中搜細草,珠璣堆里覓微疵。
爭風人炒伊拉克,揮汗誰知兵馬司!
(五)刪稿
云錦天章尺度開,個中取舍費安排。
不教彩鳳添拖累,忍把霓裳再剪裁。
刪卻好詩真惋惜,整齊欄目更和諧。
但期佳麗聯(lián)翩至,爭上詩家大舞臺!
(六)新刊出版
墨香如酒醉多情,百苦千辛一掃平。
弄瓦弄璋皆喜訊,種瓜種豆見收成。
選編校改知憂樂,功過是非任說評。
我愿逢人便高喊:詩壇今日得新??!
我既是以編輯為業(yè)(但擔不起“專家”稱號),又對古體詩有偏愛,拿到手即讀了,果然有同感,果然是好詩,倍感親切。說它好,是這些詩寫出了作者的美好情懷和郁郁文采。情懷也稱境界、精神,你看《審稿》中的“挑燈伏案費沉吟,句句篇篇仔細斟”、《改稿》中的“璧有微瑕圃有蕪,切磋芟剪費功夫,每憂手重傷原玉,還恐草長遮嫩株”、《編稿》中的“布陣排兵豈憚煩,劣優(yōu)得失寸心間”、《校稿》時“心憂倦眼迷形似,手把臺燈向近移,百卉叢中搜細草,珠璣堆里覓微疵”、《刪稿》里“個中取舍費安排”等等,讓人看到作者常懷恐懼敬畏之心,以認真盡責、細致周密,字斟句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對待稿件,務(wù)使經(jīng)過自己篩選,既不要有不近繩墨、不入品流的“樗櫟”混上版面,又不要漏了好詩,留下“遺珠”之憾,從而使刊出的文稿更準確、更鮮明、更生動。這正是作者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思想境界的一種表現(xiàn)。由此我想到,搞好編輯工作一定要屁股坐下來,心要沉下去,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才能做到;切忌心浮氣躁,淺嘗輒止,未涉深水而談海,未睹魚鱉而話龍,更不要“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要有敬業(yè)之心、盡責之行,不斷學習,不斷奮進,成為學者型編輯,使每篇經(jīng)手的稿子都留下積極印痕。清代學者章學誠說過兩句話:“臨文必敬,論古必恕?!边@里的“敬”與“恕”,不是道德范疇,而是認知的態(tài)度。敬之意是表示對作者為文所付出的辛勤勞作的尊重、珍惜和愛護,要客觀全面、深入細致對待文章,不僅看文章本身,還要看它的背景和指向。這才是每個編輯工作者對待稿件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和信條。
好詩一定是思想意境與語言文采相融相結(jié)的。說到文采,并非像有的人認定的那樣,以為辭藻華麗、刻意雕飾、珠光寶氣才算,即所謂“瘠義肥辭”、“習華隨侈”,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洗盡鉛華見真純,是言未盡而意無窮,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信手拈來、境界全出。晚唐詩人司空圖說過:“神存富貴,始輕黃金?!逼湟馐钦f,一個人思想意境高遠美好、精神生活豐富多彩,他就不會刻意把功夫精力用于搜索枯腸去雕琢修飾文字上面。詩人的“驚人之語”、妙詞警句,不是坐在屋中空想出來的,而是建立在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和深厚的學養(yǎng)基礎(chǔ)之上的,是由觀察、學識、經(jīng)驗長期孕育和滋養(yǎng)的結(jié)果。啟功先生有言:“仆常謂,唐以前詩是長出來的,唐人詩是嚷出來的,宋人詩是想出來的,宋以后詩是仿出來的。嚷者,理直氣壯,出以無心;想者,熟慮深思,行以有意耳?!边@也告訴我們,好詩是怎樣產(chǎn)生的,怎樣正確理解詩的意境和文采?!熬庉嫛痹娨粋€突出特色就是引用歷史典故或用形象比喻把自己的立意抒情表現(xiàn)得那樣鮮活生動、寓意精微、韻味醇厚,引人入勝?!秾徃濉分械摹凹奖比褐兴羊E馬,周南樂里辨瑤琴”,便是以伯樂選馬、孔丘編經(jīng)的故事表示一個編輯要有伯樂的眼光、孔子采風的精神才能做好審稿工作。前一個典故出自韓愈《送溫處士序》,序文第一句:“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毕挛木o接著對此作了解釋:“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日: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由此可知詩作者的心跡,對來稿中良者皆要選出,做到“好移苗木人瓊林”以不留遺憾;《改稿》中“調(diào)柱調(diào)弦依舊曲,點睛點石看新圖”,告訴我們編輯工作既要尊重原作,不得隨意改動,要中規(guī)中矩,即遵守常規(guī)常識,又要有畫龍點睛、點石成金的勇氣和本領(lǐng),大膽創(chuàng)新,開拓新意。我記得有人作文提過,范仲淹作《嚴先生祠堂記》,最后歌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崩钐┎J為“德”字過實,改為“風”,廣闊悠遠。范聞之,“凝坐頷首,殆欲下拜”。一字之改,令人浮想聯(lián)翩:風骨、風格、風韻、風姿、風流、風采、風雅、風貌、風云、風雨、風雷、風華、風紀、文風、學風等等。改后之歌,傳唱百代,這就是“畫龍點睛”。郭沫若1940年代寫過《虎符》劇本,在重慶上演引起轟動。新中國成立后,北京人藝重排,導演焦菊隱在舞臺表現(xiàn)形式上加進許多新的創(chuàng)意,令演出更生動感人。郭老看后,很高興,對焦說:“點石成金啊。”中規(guī)中矩易,點睛點石難,沒有深厚文化理論素養(yǎng)和高度語言文字技巧,便與此無緣?!毒幐濉分凶髡哂谩拌F板銅琶憑激蕩,低吟淺唱任回環(huán)”表達編刊的全局全面的觀點,在堅持主旨的同時,在表現(xiàn)形式語言文風等方面,提倡風格多樣、形式活潑、手法靈動,既要有黃鐘大呂、鐵板銅琶、宏文雄論,又要有絲竹檀板、小橋流水、淺吟低唱、美文小品,或者短小精悍、文采斐然的匕首投槍,讓刊物更生動、更具吸引力和可讀性。稿件編排也有學問:“已將雅頌銘周鼎,應(yīng)置關(guān)雎第一篇?!边@是作者編稿中的切身體會。要善于把眾多稿件分門別類,按性質(zhì)、形式放在相應(yīng)的合適的位置。這是用《詩經(jīng)》分類做比喻?!对娊?jīng)》分風雅頌三部分,“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應(yīng)將它們鑄在禮器盤鼎之上。而作為“風土之音曰風”的《關(guān)雎》,孔丘把它自然放在《詩經(jīng)》風部的開頭。要做到這些,同樣要求編輯具有高超的眼光和深厚學養(yǎng)?!缎驴霭妗纷髡咭浴芭吲敖韵灿?,種瓜種豆見收成”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這里面既有對自己勞動成果視為生兒育女的珍愛,又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人生信條的體悟,以激勵自己要更加努力,付出更多心血,來促進刊物不斷提升,不斷壯大?!熬庉嫛痹妼懙煤苊?,實際上它反映的正是編輯生活的內(nèi)在之美。這種美并非所有人都能看到和體味到。不是有些就把讀稿、改稿、校對工作看作是單調(diào)枯燥、繁瑣毫無情趣可言的事情嗎?古話說,業(yè)精于勤,專于勤。只有業(yè)務(wù)精了專了,才能獲得進入到業(yè)務(wù)的深層內(nèi)涵、領(lǐng)略其美麗境界的鑰匙。而美麗工作需要由追求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表達美的人去做,才能形成和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梢姡鲆粋€合格的優(yōu)秀的編輯是不容易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付出辛勤勞作和智慧,熟習它、了解它、做好它。這既是詩作者想表達的含義,也是許許多多長期從事編輯工作的同志共同的體驗和心聲。
白居易說:“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北疚膶Α熬庉嫛痹娭饕獜母蛯嵎矫嬲f起,對于言和聲,也就是這組七律的平仄、對仗、音韻、粘對等格律方面基本沒有涉及。這主要是我對此知之甚少,無從說起,只好留給方家去評說了。
我為《中華詩詞》雜志有這樣高素質(zhì)的編輯人員而高興?!吨腥A詩詞》雜志能發(fā)表這樣的好詩,真實地反映編輯的生活和工作,道出編輯生活的甘苦,為“老編”們站出來說話,我作為一名編輯,感覺遇到了知音。我想,凡是在報刊當過編輯的同仁們,都會喜歡這樣的好詩,也都會從詩中悟到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