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金花茶嫁接繁殖試驗

      2015-09-16 02:51:57鄧蔭偉黃新強馮玉能唐生森
      福建林業(yè)科技 2015年3期
      關(guān)鍵詞:形成層芽苗農(nóng)膜

      鄧蔭偉,黃新強,馮玉能,唐生森

      (1.廣西師范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廣西 桂林 541004; 2.廣西師范大學(xué)校園中心,廣西 桂林 541004)

      金花茶嫁接繁殖試驗

      鄧蔭偉1,黃新強1,馮玉能2,唐生森1

      (1.廣西師范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廣西 桂林 541004; 2.廣西師范大學(xué)校園中心,廣西 桂林 541004)

      設(shè)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單芽腹接和芽苗砧嫁接5個處理。試驗結(jié)果:芽苗砧嫁接、單芽腹接2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成活率達99.00%、92.11%,顯著高于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3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其中芽苗砧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分別高于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平均成活率的52.31%、56.87%、22.39%;芽苗砧嫁接的平均抽梢率為73.97%,顯著高于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單芽腹接4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別為342.67%、496.05%、185.27%、158.37%;單芽腹接、髓心形成層腹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別為28.63%、25.93%,2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抽梢率之間差異不顯著;劈接、切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別為12.41%、16.71%,2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抽梢率之間差異也不顯著。

      金花茶;嫁接;成活率;抽梢率;影響因素

      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Chi)是山茶花家族中唯一具有金黃色花瓣的種類,稀有的觀賞植物和種質(zhì)資源,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和科研價值,被譽為“茶族皇后”[1-4]。金花茶的根、葉和花都可以做藥材,花和嫩葉還可制成茶葉。20世紀(jì)60年代金花茶在廣西首次被發(fā)現(xiàn),近年來,國內(nèi)外專家、學(xué)者在金花茶組植物的地理分布、種群生態(tài)、生物學(xué)特性、遺傳多樣性、花粉的形態(tài)特征、化學(xué)成分、引種栽培及繁殖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5-8]。在金花茶繁殖育苗方面的研究,包括有性繁殖的種子育苗,無性繁殖的扦插、嫁接、高空壓條等[8],但每一種方式都有利有弊,如金花茶的花價值非常高,導(dǎo)致其種子繁殖成本較高等;扦插和壓條都需消耗較大的繁殖材料,成本高,加之高空壓條繁殖速度慢,繁殖系數(shù)低,均不利于金花茶無性繁殖的規(guī)?;a(chǎn)[9]。而嫁接繁殖不僅能充分利用植株個體的成熟效應(yīng),使嫁接成活的植株能提早開花結(jié)實,而且由于砧木具有完整的根系,能夠供給接穗足夠的水分和養(yǎng)分,使得嫁接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遠比扦插植株強[10]。因此,雖然嫁接技術(shù)比扦插技術(shù)難度大而且更復(fù)雜,但始終作為果樹栽培、園藝花卉以及許多經(jīng)濟林樹種所采用的主要繁殖方法。為了探索適用于金花茶規(guī)?;a(chǎn)的嫁接繁殖配套技術(shù),以促進金花茶資源利用與發(fā)展,本文通過5種嫁接方法對比試驗,分析金花茶嫁接的成活率和抽梢率,總結(jié)適合金花茶的嫁接繁殖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shè)在廣西桂林興安慧豐油茶開發(fā)有限公司的苗木培育基地內(nèi),該基地位于110°42′18″N、25°32′01″N,海拔 235 m,坡向為西北,坡度25°,屬中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為17.8 ℃,極端最高氣溫38.5 ℃,最低氣溫-5.8 ℃,年均降水量1842 mm,年無霜期293 d[11]。土壤酸性,pH值在4.5~5.5之間。主要植被有羅浮栲(Castanopsisfabri)、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紫玉盤(Uvrariamacrophylla)、烏毛蕨(Blechnumorientale)、小飛蓬(Conyzacanadensis(L.) Cronq.)、三葉鬼針草(BidenspilosaL.)、牛筋草(Eleusineindica(L.) Gaertn.)、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inn.)Pers.)、蒲公英(Herbataraxaci)、酢醬草(OxaliscorniculataLinn.)、香附(Cyperusrotundus)、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等。

      1.2 試驗設(shè)計

      試驗設(shè)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單芽腹接和芽苗砧嫁接5個處理,每個處理嫁接300株金花茶,每重復(fù)嫁接1500株。3次重復(fù)共嫁接4500株。芽苗砧嫁接方法的嫁接時間是2013年4月20日,2013年6月10日檢查成活率,2013年12月10日檢查抽梢率;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單芽腹接4種方法的嫁接時間是2013年6月10—13日,2013年8月20日檢查成活率,2013年12月10日檢查抽梢率。最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出各處理的成活率和抽梢率。

      1.3 接穗采集與處理

      試驗嫁接所采用的接穗來自廣西合浦德順種養(yǎng)有限公司金花茶栽培示范場,該場位于北海市合浦縣石康鎮(zhèn),品種為普通金花茶,植株樹齡為7年生,采自其樹冠中上部的有明顯腋芽且無病蟲害的枝條,其枝條直徑為0.3~0.4 cm,枝齡為0.5年生、1.0年生,接穗在樹上剪下后裝入農(nóng)膜袋內(nèi)噴水保濕,在室內(nèi)陰涼處存放,72 h內(nèi)嫁接完畢,嫁接前先將接穗用50%多菌靈的600倍溶液浸泡5 min消毒。

      1.4 嫁接工具

      嫁接刀:選取SDI手牌18 mm 1404美工刀片(1.8 cm×8.0 cm),將其一端用2塊與刀片寬度一致、長12.0 cm的竹片夾緊,留出2.5~3.0 cm刀尖,并用電工膠布纏繞綁緊。綁扎條:選取規(guī)格為18 mm×10 m×0.13 mm的1500無鉛電工膠布作為嫁接口綁扎用,嫁接前將其裁剪成1.8 cm×12.0 cm的短條備用;采用普通塑料繩,裁成長20.0 cm線段,捆成小把備用;芽苗砧嫁接的綁扎則是專用鋁片(規(guī)格為4.0 cm×1.0 cm)。其它用品:塑料袋、塑料盆、塑料薄膜、木板、飛鷹牌單面刀片(規(guī)格為19 mm×40 mm)、標(biāo)簽、枝剪等。

      1.5 操作方法

      1.5.1 切接 削接穗時每個接穗保留1片葉,并剪去二分之一的葉面,在葉片腋芽下方0.2 cm處斜切1刀至形成層,最好能夠1刀快速而平整地向下方斜切成1個斜面,平面長1.2 cm左右,再在削面的背后45°斜切一短斜面,最后在腋芽的上部0.2~0.3 cm處切斷即可。嫁接砧木采用2年生的中果油茶播種苗,苗木高50~70 cm、地徑0.7~1.0 cm,嫁接前將需要嫁接的植株截頂,保留砧木高15 cm,用嫁接刀在砧木的形成層部位豎直向下切成長為1.0~1.2 cm的平滑嫁接口,將削好的接穗小心插入到砧木的切口,使其削面與砧木削面的形成層緊貼對齊,并且使接穗的一側(cè)與砧木的一側(cè)靠近對齊,接穗削面略高出砧木斜面0.1 cm[12]。接穗與砧木對接好后,用電工膠布自下而上纏緊,防止接穗移動及水分流失,最后用白色塑料袋包住嫁接株頂部,防止雨水進入嫁接口,或嫁接口外露而干燥,降低嫁接成活率。

      1.5.2 劈接 削接穗時,每個接穗保留一片葉,在腋芽的下端兩側(cè)端削成長約1.0 cm的楔形斜面,在距芽上部0.2~0.3 cm處切斷,頂端切面光滑平整,每個接穗帶有1個腋芽,每片葉剪去二分之一的葉面[12],以減少蒸騰作用;嫁接砧木采用2年生的中果油茶播種苗,苗木高50~70 cm、地徑0.7~1.0 cm,嫁接前將需要嫁接的植株截頂,保留砧木高15 cm。切砧木時將刀對準(zhǔn)砧木斷面中心直切劈開,深1.2 cm,然后將削成楔形的接穗直插入嫁接口內(nèi),在插接穗時注意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一定要對準(zhǔn),有利于接口愈合;再用電工膠布從下往上纏緊,最后用白色塑料袋包住嫁接株頂部,防止雨水進入嫁接口,或嫁接口外露而干燥。

      1.5.3 單芽腹接 削接穗方法是在穗條芽眼上方0.8 cm處斜切0.1~0.2 cm深的切口,并立刻使刀口轉(zhuǎn)向下切長1.8~2.0 cm、寬0.3~0.4 cm,且芽眼完好的芽片,每個接穗帶有1個腋芽,每片葉剪去二分之一的葉面;嫁接砧木采用2年生的中果油茶播種苗,苗木高50~70 cm、地徑0.7~1.0 cm,嫁接前在砧木主干距地面8~10 cm處,選光滑處用毛巾擦干凈,在一側(cè)下刀切至木質(zhì)部并向下切削,切面長1.8~2.0 cm,在切面下方保留0.5 cm長的樹皮[13],將削好的單芽接穗順向安放在嫁接口上,芽片的下端插入削砧木時留下的樹皮之內(nèi),并將其固定,插穗芽時要保證接穗和砧木2個切面的形成層至少有一側(cè)對齊,然后用電工膠布從接穗芽片處由上至下纏緊嫁接口,尤其是上部,纏至接口處以上,避免雨水流入嫁接口,纏綁時注意穗芽的葉片和腋芽不要包住,再用白色透明的農(nóng)膜在嫁接處上方往下蓋住嫁接的穗芽及嫁接口,使穗芽保持濕潤或防止雨水、空氣進入嫁接口,影響成活率。

      1.5.4 髓心形成層腹接 削接穗方法是將在枝條穗芽葉片上端0.4 cm處剪斷,再平葉片下端1.3 cm處剪斷,沿其枝條髓心(即正中央)劈開形成1.7 cm長的接穗,做到一刀完成,且切面平滑,保留1片葉片,每片葉切去二分之一;嫁接砧木采用2年生的中果油茶播種苗,苗木高50~70 cm、地徑0.7~1.0 cm,嫁接前在砧木主干距地面8~10 cm處,選光滑處用毛巾擦干凈,在一側(cè)下刀切至木質(zhì)部并向下切削,切面長1.7 cm,在切面下方保留0.5 cm長的樹皮,將削好的接芽順向安放在嫁接口上,芽的下端插入削砧木時留下的樹皮之內(nèi),并將其固定,插穗芽時要保證接穗和砧木2個切面的形成層至少有一側(cè)對齊,然后用電工膠布從接穗芽片處由上至下纏緊嫁接口,避免雨水流入嫁接口,纏綁時注意穗芽的葉片和腋芽不要包住,再用白色透明的農(nóng)膜在嫁接處上方往下蓋住嫁接的穗芽及嫁接口,使穗芽保持濕潤并防止雨水、空氣進入嫁接口。

      1.5.5 芽苗砧嫁接

      1)砧苗培育。一是種子選擇:在11月上旬的油茶采收期,選擇充分成熟的越南油茶作種。茶果采回后,經(jīng)過1~2 d太陽曬后,收回室內(nèi)攤放在陰涼通風(fēng)處,果實開裂后取出種子,選出粒大飽滿、500?!g-1左右的種子培育芽砧苗木。二是種子貯藏與催芽:種子取出后,采用干凈的河沙進行貯藏與催芽,在室內(nèi)或室外采用混泥土磚砌成畦,畦面寬1.2 m、步道40 cm、高35 cm的種子貯藏畦,河沙要求干凈、無其他雜物,并用50%多菌靈800倍液消毒,先在畦底墊1層12 cm厚的河沙,在河沙上均勻撒播1層種子(種子與種子之間不能重疊),然后蓋1層3.0 cm厚的河沙再撒播1層種子,最后再蓋1層12 cm厚的河沙、壓實,河沙的濕度控制在10%左右(手捏成團,松手即散)。在種子貯藏期15 d左右檢查1次,如出現(xiàn)河沙過于干燥,必須適當(dāng)淋水保濕。2月中下旬,氣溫回升到16 ℃以上時,采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淋透畦面的河沙,隨后保持河沙濕潤,使種子萌發(fā),培育出粗壯的嫁接用芽砧。

      2)苗圃地選擇與整地。苗圃地選好后,在上年11月中旬—12月下旬進行深翻25 cm,使土壤過冬風(fēng)化。次年2月中旬進行第2次整地,深挖20 cm、打碎土塊,按畦面寬1.2 m、步道寬40 cm、高18 cm起畦,同時施入基肥(硫酸鉀復(fù)合肥750 kg·hm-2、過磷酸鈣750 kg·hm-2),深翻,基肥與土壤充分拌勻,然后灑施2.5%的硫酸亞鐵水溶液120 kg·hm-2,蓋上農(nóng)膜備用。

      3)搭遮蔭棚。在嫁接苗培育圃地上設(shè)立遮蔭棚,用混凝土樁搭架,架高2.0m左右,上覆遮蔭網(wǎng),遮蔭度75%左右,棚四周全部遮住,防風(fēng)和陽光進入。

      4)嫁接。芽砧選擇:砧苗已發(fā)芽5.0~8.0 cm,選擇芽徑粗0.3 cm左右的作砧芽,從沙床取出砧芽時必須防止損傷砧芽或種子脫落,取出后用清水洗去河沙,再放入50%多菌靈500倍液中浸泡10 s,撈出濾干,同時用濕毛巾蓋砧芽保濕,備用。

      嫁接操作:①削接芽:每段接芽長2.0 cm,一芽一葉,每片葉剪去1/2,平腋芽上端0.4 cm處切斷,下端保留長1.6 cm,削接芽時在芽下方0.3 cm處兩側(cè)下刀往下斜15°角,削成切口1.3 cm長、30°尖的楔形接芽[14],接芽削好后直接插入砧木開口中,或?qū)⑾骱玫慕友坑脻衩砩w好保濕,在30 min內(nèi)嫁接完畢。②切砧木:在芽苗的種子上方3.0~3.5 cm處切斷莖尖,芽苗種子下方4.0 cm左右處斷根,然后在苗莖上方中心下刀往下沿髓心劈開,開口長1.3 cm左右。③接合:砧木開口后,將削好的楔形接芽直插入開口,插接芽時接芽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要對準(zhǔn),然后用長3.8 cm、寬1.0 cm的嫁接專用鋁皮包扎,在包扎時要捏緊插好的接芽與砧木,防止松動錯位而降低嫁接成活率[14-15]。④定植:苗木嫁接后,用濕毛巾蓋住保濕,在30 min內(nèi)栽植于整好的苗圃地內(nèi)。在栽植前將備用苗圃地鋤松整平,淋濕土壤,按株距4.0 cm、行距7.5 cm定植,用直徑1.2 cm、長20 cm的竹扦打洞,洞深5.0~6.0 cm,然后將嫁接苗根部插入洞內(nèi),植苗時應(yīng)輕拿輕放,防止嫁接苗接口松動和種子脫落,定植苗木時,砧木芽的種子連同苗木一并入土,嫁接苗的接口、種子應(yīng)露在土面上方,一邊植一邊壓實土壤,使苗木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定植完一畦后立即用干凈的清水淋透苗床,待20~30 min葉片不見水分時,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然后在苗床上做保溫棚,根據(jù)苗床寬度,采用竹片做拱,每個拱高60.0 cm左右,拱與拱的間距70 cm左右,每畦苗床長7.5 m,插拱后蓋上白色透光的農(nóng)膜,用土壓實拱棚的農(nóng)膜四周,保溫保濕。

      1.6 嫁接后管理

      1.6.1 芽苗砧嫁接方法的苗期管理

      1)病蟲害防治:嫁接苗定植后,間隔2~3 d觀察苗圃,觀察時不宜打開農(nóng)膜,如發(fā)現(xiàn)病蟲為害,應(yīng)急時采取措施,對癥用藥,揭開農(nóng)膜噴施相關(guān)藥劑,噴藥后立即蓋上農(nóng)膜。

      2)揭農(nóng)膜、除草、除萌、噴藥、葉面肥:定植45 d左右,嫁接苗的接口已愈合,并有部分苗木抽新梢,砧木萌芽多,此時應(yīng)選擇陰天或傍晚將農(nóng)膜拱棚兩端打開,使苗床內(nèi)的空氣對流,3~4 d后除去農(nóng)膜,除盡苗床上的雜草,同時用小剪刀沿嫁接成活株的萌芽基部剪除萌芽[16]。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全面噴施苗床,間隔7~10 d 1次,連噴5~6次,每次使用的藥劑不能相同,應(yīng)交換使用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在每次噴藥后的第3~4天噴施葉面肥1次,葉面肥可用0.7%的硫酸鉀復(fù)合肥液或綠芬2號800倍液或0.1%磷酸二氫鉀+0.2%硼肥液。

      3)松土、追肥:定植60~70 d后,嫁接苗已完全成活,并有部分開始抽梢,需要補充養(yǎng)分,松土、除草、除萌后應(yīng)增施水肥,水肥采用0.5%~1.0%的硫酸鉀復(fù)合肥液,間隔10~15 d 1次,隨著苗齡增大而加大施肥量。如果施肥期處于雨天,可撒施顆粒狀硫酸鉀復(fù)合肥150 kg·hm-2,撒肥時避免將顆粒狀肥灑在葉片及嫩梢上,以免造成肥害。最好撒粒狀肥后用竹桿扒動葉片使粒狀肥落于地面,然后略松土(下同)。

      4)抗旱:8—10月,處于高溫干旱季節(jié),也是苗木生長旺季,需要水分較多,如遇長期干旱,應(yīng)間隔2~3 d淋水1次,保持苗床濕潤,促進苗木生長(下同)。

      1.6.2 切接、劈接、單芽腹接、髓心形成層腹接4種方法的苗期管理 在嫁接前將試驗苗圃搭遮蔭棚,棚高2.0 m、遮蔭率75%,把周圍的雜草清理干凈,每隔7~10 d觀察1次,并抹去砧木上的萌芽,減少砧木對養(yǎng)分的消耗,保證其能有足夠的養(yǎng)分供給接穗葉芽的萌發(fā)與生長,發(fā)現(xiàn)有病蟲害時要及時噴灑農(nóng)藥,天氣干旱要每隔15 d澆1次水,嫁接45 d后,待愈傷組織完全愈合,接穗葉芽開始萌發(fā)時,即可清除農(nóng)膜蓋、松綁。同時加強松土、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及斷砧、除萌芽等(其方法與芽苗砧嫁接方法相同),確保嫁接植株的正常生長。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比較

      從表1分析可知:芽苗砧嫁接、單芽腹接嫁接的平均成活率達99.00%、92.11%,顯著高于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3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其中芽苗砧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分別高于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平均成活率的52.31%、56.87%、22.39%;芽苗砧嫁接與單芽腹接2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成活率間差異不顯著。

      表1 5種嫁接方法金花茶成活率

      *:不同小寫字母為0.05水平上差異顯著。下同。

      2.2 不同嫁接方式抽梢率比較

      從表2分析可知:芽苗砧嫁接的平均抽梢率為73.97%,顯著高由于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單芽腹接4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別高342.67%、496.05%、185.27%、158.37%;單芽腹接、髓心形成層腹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別為28.63%、25.93%,2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抽梢率間差異不顯著;劈接、切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別為12.41%、16.71%,2種方法嫁接的平均抽梢率間差異不顯著。

      表2 5種方法嫁接金花茶的抽梢率

      *:不同字母為0.05水平差異顯著,相同字母為0.05水平差異不顯著。

      3 結(jié)論與討論

      3.1 結(jié)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5種方式嫁接金花茶的成活率和抽梢率都不相同,其中芽苗砧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平均抽梢率均最高,分別為99.00%、73.97%;其次是單芽腹接,平均成活率、平均抽梢率分別為92.11%、28.63%;其它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和抽梢率都相對較低,由此可見金花茶嫁接最好采用芽苗砧嫁接和單芽腹接。芽苗砧嫁接方法適合批量生產(chǎn),操作工序簡單、省時省力、節(jié)約成本,是金花茶苗木規(guī)?;敝车闹饕夹g(shù)措施之一。單芽腹接采用2年生的實生苗嫁接,砧木粗壯、根系發(fā)達,只要嫁接成活,加強除萌和水肥管理,經(jīng)過2 a培育,其苗木高度可達50 cm以上,且苗木生長旺盛;但這種繁殖方法培育金花茶苗木需要4 a,且嫁接操作難度大,費工費時,育苗成本高,不便于大批量生產(chǎn)苗木。

      3.2 討論

      3.2.1 空氣濕度 本試驗采用芽苗砧嫁接方法時,嫁接栽植后必須用農(nóng)膜覆蓋保濕,有效保持嫁接苗生長空間的空氣濕度,保證嫁接口有充足的水分而不至干枯死亡;而其他嫁接方法是在嫁接處套(蓋)透明農(nóng)膜袋及定期的淋水,這種保濕措施的保濕空間不大,調(diào)節(jié)空氣濕度困難,一旦雨水過多,套袋不嚴(yán),水分進入套袋內(nèi)將影響嫁接口的愈合而降低成活率。由此可知空氣濕度對金花茶嫁接的成活率有著重要的影響。

      3.2.2 適宜的溫度 適宜的溫度能夠很好地促進形成層與愈傷組織的活動。芽苗砧嫁接方法,在嫁接栽植之后,即淋透定根水和覆蓋農(nóng)膜,并搭遮蔭棚,并通過農(nóng)膜拱棚的兩端打開和封閉來透氣和保溫;而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3種嫁接方法,雖然同樣搭遮蔭棚,但是在嫁接完畢后即套上透明農(nóng)膜袋,單株套袋保溫性能差,不能達到嫁接口愈傷組織的活動所需的溫度,而影響成活率。

      3.2.3 光照強度 光照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所以光照對金花茶的嫁接成活的影響最大,金花茶本身適宜林下生長,露天的強光下生長不良,特別是金花茶的育苗,如果不設(shè)遮蔭棚,育苗必然失敗;在本試驗基地內(nèi)均搭上遮蔭棚,保持75%的遮蔭率,有一定的陽光供其光合作用,滿足金花茶嫁接植株生長的光照,提高嫁接成活率和成活株的抽梢率。

      3.2.4 其他因素 本試驗中還存在他因素影響金花茶嫁接的成活率,如人為操作影響嫁接質(zhì)量、氣候變化、不同段接穗質(zhì)量、土壤因素等。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抽梢率最高,主要原因是砧芽幼嫩,各種組織的細胞分化能力強,接穗與砧木之間的嫁接口愈合快;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層腹接3種嫁接方法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砧木年齡大,各種細胞分化能力弱,再加上接穗切面與砧木切面之間的形成層稍有不對準(zhǔn)或接觸面小就難以成活,或成活率低,或成活后生長較弱;單芽腹接的成活率達92.11%,成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接芽所帶的是部分皮層及韌皮部和形成層,芽片薄,嫁接時只要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對準(zhǔn)就一定能成活,加上芽片薄,綁扎緊,嫁接后蒸發(fā)量不大等都是提高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1]黃瑞斌,和太平,莊嘉,等.廣西防城港市金花茶組植物資源及其保育對策[J].廣西農(nóng)業(yè)生物科學(xué),2007(1):32-37.

      [2]蔣運生,韋霄,漆小雪,等.金花茶高空壓條繁殖技術(shù)[J].福建林業(yè)科技,2010(1):68-71.

      [3]嚴(yán)慧貞.金花茶的嫁接繁育技術(shù)[J].廣西熱帶農(nóng)業(yè),2010(4):63-64.

      [4]唐文秀,黃仕訓(xùn),王燕,等.6種金花茶的空中壓條繁殖試驗[J].廣西園藝,2008(3):45-46.

      [5]唐文,盤波,毛世忠,等.凹脈金花茶和東興金花茶的繁殖試驗研究[J].西北林學(xué)院學(xué)報,2009(2):63-67.

      [6]羅燕英,廖雪萍,蔣珍嬌.廣西金花茶氣候生態(tài)特征分析[J].廣西熱帶農(nóng)業(yè),2008(5):50-51.

      [7]柴勝豐,韋霄,蔣運生,等.瀕危植物金花茶開花物候和生殖構(gòu)件特征[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xué)報,2009(1):5-11.

      [8]戴月,薛躍規(guī).2種不同生境中毛瓣金花茶的種群結(jié)構(gòu)[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1(25):15603-15607.

      [9]張乃燕,王東雪,江澤鵬,等.金花茶嫁接繁殖試驗研究[J].北方園藝,2010(21):34-36.

      [10]韋霄,蔣運生,韋記青,等.珍稀瀕危植物金花茶地理分布與生境調(diào)查研究[J].生態(tài)環(huán)境,2007(3):895-899.

      [11]韋霄,柴勝豐,蔣運生,等.珍稀瀕危植物金花茶種子繁殖和生物學(xué)特性研究[J].廣西植物,2010(2):215-219.

      [12]游小英.紅葉貝拉茶花劈接繁殖技術(shù)與栽培管理[J].安徽農(nóng)學(xué)通報,2011(24):89-99.

      [13]李英華.春季簡便高效的單芽腹接技術(shù)[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1(3):87-88.

      [14]和云松.油茶芽苗砧嫁接山茶花技術(shù)[J].云南林業(yè),2006(1):18.

      [15]柏勁松.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試驗[J].經(jīng)濟林研究,2010(2):106-110.

      [16]徐輝,王軍榮.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術(shù)[J].福建熱作科技,2013(1):60-62.

      Studies on Grafting Propagation ofCamellianitidissimaChi

      DENG Yin-wei1,HUANG Xin-qiang1,F(xiàn)ENG Yu-neng2,TANG Sheng-sen1

      (1.CollegeofLifeScience,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4,Guangxi,China; 2.CampusCenter,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4,Guangxi,China)

      The study was setted 5 experimental treatments,included cut grafting,cleft grafting,side grafting with pith cambium,side grafting with one bud,and nurse seed grafting.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s of nurse seed grafting and side grafting with one bud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s observably,it was 99.00% and 92.11% respectively,the nurse seed grafting was greater than 52.31% for cut grafting,56.87% for cleft grafting and 22.39% for side grafting with pith cambium exceptionally;the average shooting rate of cut grafting,cleft grafting,side grafting with pith cambium,side grafting with one bud,and nurse seed grafting was respectively by 16.71%,12.41%,25.93%,28.63%,73.97%;the shooting rate of nurse seed graft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ut grafting,cleft grafting,side grafting with pith cambium,side grafting with one bud by 342.67%,496.05%,185.27%,158.37% respectively,but,there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on between cut and cleft grafting,side grafting with pith cambium and one bud.

      CamellianitidissimaChi;grafting;survival rate;shooting rate;influencing factors

      2014-09-13;

      2014-10-30

      桂林市科學(xué)研究與技術(shù)開發(fā)計劃項目(20130108-6-1)

      鄧蔭偉(1956—),男,廣西桂林人,廣西師范大學(xué)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dǎo)師,從事經(jīng)濟林良種選育與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研究及推廣應(yīng)用。E-mail:dengyw11@126.com。

      10.13428/j.cnki.fjlk.2015.03.025

      S685.14;S723.2

      A

      1002-7351(2015)03-0113-06

      猜你喜歡
      形成層芽苗農(nóng)膜
      全國農(nóng)膜回收率年底前達到80%以上
      濕地松樹木形成層恢復(fù)活動期、活動期和休眠期原始細胞超微結(jié)構(gòu)變化
      發(fā)現(xiàn)西藏
      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與方法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術(shù)
      芽苗
      農(nóng)膜回收器
      無性系、天氣對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影響
      農(nóng)膜回收器
      不同抗生素對刺槐遺傳轉(zhuǎn)化受體系統(tǒng)的影響
      梁山县| 玉龙| 定州市| 南涧| 内江市| 临清市| 日土县| 库尔勒市| 措美县| 淳安县| 周宁县| 孝昌县| 锦屏县| 南安市| 大埔县| 文山县| 青浦区| 松滋市| 双城市| 灵武市| 晋州市| 邹平县| 友谊县| 杨浦区| 剑川县| 蛟河市| 桦甸市| 德化县| 聊城市| 高陵县| 祁阳县| 柘荣县| 阜宁县| 大余县| 呼伦贝尔市| 永兴县| 镇巴县| 高清| 红安县| 桦甸市|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