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光靜 閔維康 張 恒
(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四川 成都 61100007722)
水質指標化學需氧量(CODCOD)的檢測方法分析
冉光靜閔維康張恒
(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四川 成都61100007722)
水質指標通常采用的是水體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化學需氧量(COD)來衡量,具體檢測方法為氧化法,而氧化法存在氧化不完全或無法氧化的缺點。當發(fā)生水體污染事件后,建議對主要污染物指標進行檢測,才能達到綜合判斷和分析的目的。
化學需氧量(COD);綜合指標
為確保水體是否受到污染,需通過對水體中相關水質指標進行檢測來判斷其受污染的程度。因而,采用水體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的檢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國內外最常用的檢測指標為化學需氧量(COD),因檢測方法不同,會導致水質分析結果出現很大的偏差。
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因此,化學需氧量(COD)是最常用的評價水體污染程度的綜合性指標,它反映了水體受到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1],化學需氧量越大,水體受污染越嚴重。
化驗室內化學需氧量(COD)的檢測方法主要有: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鹽氧化法、分光光度法、微波消解光度法、極譜法、庫侖法、電化學探頭法、靜電流法等幾種方法。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高錳酸鉀氧化法和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鹽氧化法:測定范圍在0.5~4.5mg/L[1],其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主要用于地下水、生活飲用水及地表水質量的評價。
重鉻酸鉀氧化法:測定范圍比較大,其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于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針對受污染的水體,特別是受有機污染的水體較為適用。因此,多用于對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析評價。
化學需氧量(COD)指標的優(yōu)點:化學需氧量(COD)指標是水體污染程度綜合判斷的直接指標,其測定方法簡單,分析費用低,數據穩(wěn)定可靠,適用范圍廣。特別是對易降解的有機類污染的綜合指標,其數值很直觀地表示了水體受有機污染的程度?;瘜W需氧量(COD)指標的缺點:由于氧化劑的氧化能力有限,對于不同水質的水體,其氧化程度不同,從而造成檢測值與實際情況不符。尤其含有難降解有機物的水樣,其測得的COD值與理論值相差較大。用重鉻酸鉀氧化法測COD,直鏈脂肪族化合物可被完全氧化,但芳香烴如苯和甲苯氧化率低,吡啶、乙醚甚至不能被氧化。若這些難氧化有機物恰恰是污染物質的主要污染成分,用COD來衡量水體污染程度就會偏離實際。然而,許多水體中都存在著無機還原性物質,如氯離子、亞鐵鹽、硫化物等,都會造成COD值偏高,用COD作為綜合指標來判斷水體的污染程度有一定的偏差。
通常對水質良好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質指標進行分析時,一般采用高錳酸鹽氧化法進行分析。例如,某地方發(fā)生一起有機類污水環(huán)境污染事件,為查明該區(qū)水體是否受到污染,立即對水體進行樣品采集,并對采集的水樣采用重鉻酸鉀氧化法和高錳酸鹽氧化法進行化驗分析,其結果如下表1和圖1。
從表1和圖1中可知,采用重鉻酸鉀氧化法的檢測結果范圍在40.5~42.6mg/L之間,結果相對穩(wěn)定,平均值為41.84mg/L;采用高錳酸鹽氧化法的檢測結果范圍在2.28~2.32mg/L之間,平均值為2.3mg/L。其中,趨勢線擬合程度指標值為0.2,即兩組對比數據間的相關性差。
表1 化學需氧量(COD)指標的兩種分析方法的檢測結果對照表
圖1 化學需氧量(COD)指標的兩種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關系圖
根據《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II類和III類地下水水質指標高錳酸鹽指數的限值分別為2mg/L和3mg/L。即采用高錳酸鹽氧化法檢測出的綜合指標(COD)結果可初步判定該區(qū)域水體質量良好,為II類水體。
根據《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V類水域水質標準限值為40mg/l。即采用重鉻酸鉀氧化法檢測出的綜合指標(COD)結果可初步判定該區(qū)域水體為V類水體,不適合人類生活飲用水的要求。加之該水質檢測指標中有有機類污染指標檢出,可以判定該區(qū)域水體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影響,即采用重鉻酸鉀氧化法檢測的結果較為合理。
通過現場調查,結合其他檢測指標進行判斷,兩種檢測分析方法造成的檢測結果偏差的原因如下:一是化驗分析中,采用重鉻酸鉀氧化法的氧化能力較強,使有機物的氧化效果更為明顯,檢測結果與實際水體污染狀況基本相吻合。二是采用高錳酸鉀氧化法的氧化能力相對較弱,很多有機質及還原性物質均未被氧化,結果偏低,不能反映水體污染狀態(tài)。三是在化驗分析中針對有機類污染的水樣,加熱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會導致一部分油類物質的揮發(fā),如果方法選擇不當,也會導致檢測結果的誤差增大。
若發(fā)生水體(特別是地下水)環(huán)境污染事件后,建議采用重鉻酸鉀氧化法進行測定,其指標可綜合判斷水體的污染程度;但對水質較好,或水體未受污染時采用高錳酸鉀氧化法進行分析,其COD指標可綜合判斷水體的水質質量狀況。
同時,化學需氧量(COD)的檢測方法為氧化法,存在氧化不完全或無法氧化的缺點,單純以化學需氧量(COD)指標來表征為有機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存在不能全面反映水體水質特征的情況。因而,當水體受到污染時若能初步判斷其污染物的指標,建議對其特定的指標進行檢測,才能達到多指標綜合判斷的目的,使對水體污染特征的綜合分析和判定更加科學和合理。
[1]柯細勇,康旭,趙志偉,等.水質指標COD的優(yōu)缺點及其測量方法發(fā)展[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1,34(6):27-30.
[2]洪慧明.水中化學需氧量COD測定方法的比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5):22-24.
[3]王新,張裕卿.COD測定方法的研究動態(tài)[J].河北化工,2007,30(1):50-51.
Analysis on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of Water Quality Index
Ran GuangjingMinWeikang Zhang Heng
(Sichu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Chengdu Sichuan 610072)
In order to ensure whether the water is or notpolluted af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we need to detect related index of water quality in water and judge the contaminate dextent.Water quality indexesusually use the composite indicator COD of water pollution degree for measurement,the specific detection method is oxidation method,and the oxidation method has the defects of incomplete or no oxidation.It is suggested to detect the main pollutant indexes after the water pollution,so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comprehensive judgment and analysis.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omposite indicator
X832;O657.32
A
1003-5168(2015)10-0132-2
2015-8-30
冉光靜(1980-)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水文地質、工程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