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華
[摘要] 目的 探討針對腦出血患者,選擇神經(jīng)生長因子完成治療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腦出血患者56例,將其設為A1組(觀察組):臨床選擇神經(jīng)生長因子的方法進行治療;同期選擇腦出血患者56例作為A2組(對照組):臨床選擇胞磷膽堿的方法進行治療。結果 針對兩組腦出血患者分別完成臨床治療后,在NIHSS評分方面,A1組優(yōu)于A2組腦出血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ADL評分方面,A1組優(yōu)于A2組腦出血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腦出血患者,臨床選擇鼠神經(jīng)生長因子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夠將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癥狀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有效改善,獲得較高的臨床治療效果,最終顯著提高腦出血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 神經(jīng)生長因子;腦出血;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8(c)-0001-02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56 Case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ANG Feng-hu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lin Zhenla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Zhenlai, Jilin Province, 137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Fifty-six case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group A1(observation group) and treated by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other 56 case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group A2(control group) and treated by citicoline. Results After clinical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group A2, group A1 was much better in terms of NIHSS score(P<0.05). And group A1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group A2 in the aspect of ADL scores(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nerve growth fact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ymptoms and ability of daily life activities,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life eventually and significantly with high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Nerve growth factor; Cerebral hemorrhag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腦出血屬于臨床較為普遍的一種神經(jīng)科疾病,臨床表現(xiàn)出較高的疾病發(fā)病率、疾病致殘率以及疾病死亡率。臨床針對此類患者主要選擇內(nèi)科保守治療的方法、選擇外科手術治療的方法以及選擇微創(chuàng)血腫抽吸術的方法進行治療[1]。為了確定最佳的治療方法,該文主要針對該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腦出血患者,臨床選擇鼠神經(jīng)生長因子的方法進行治療,最終獲得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腦出血患者56例,將其設為A1組;臨床選擇神經(jīng)生長因子的方法進行治療;同期選擇腦出血患者56例作為A2組;針對所有患者實施頭顱CT檢查以及實施MRI檢查最終有效確診。在A1組56例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3~69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6.5±5.9)歲;患者的出血量為11~51 mL,患者的平均出血量為(33.3±4.5) mL。在A2組56例患者中,男37例,女19例;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5~71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6.9±6.1)歲;患者的出血量為12~53 mL,患者的平均出血量為(33.5±4.6) mL。對比兩組腦出血患者的一般資料,臨床表現(xiàn)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針對兩組腦出血患者,首先均選擇劑量為250 mL,濃度為20%的甘露醇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將患者的顱內(nèi)壓有效降低[2];控制補鉀量為40~50 mmol/L,控制補鈉量為50~70 mmol/L,糖類為13.5~18 g,確?;颊叩乃娊赓|(zhì)有效平衡[3]。針對表現(xiàn)出感染指征的患者,對患者的臨床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對患者的尿液檢驗結果以及藥敏試驗結果進行認真分析,選擇合理的抗生素予以抗感染治療。針對A1組腦出血患者,主要選擇神經(jīng)生長因子進行治療,主要選擇肌肉注射的方法。30 μg/次,1次/d,對患者不間斷用藥治療2周。針對A2組腦出血患者,主要選擇胞磷膽堿進行治療,將劑量為0.5 g的藥物融入到劑量為25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1次/d,對患者不間斷用藥治療2周。針對兩組腦出血患者,全部不選擇腦保護劑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針對兩組腦出血患者NIHSS評分的情況、患者ADL評分的情況以及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觀察對比。
1.4 判斷標準
針對兩組腦出血患者在準備治療前以及完成治療后的1周、2周,選擇NIHSS量表對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價,最終獲得的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4-5]。
在治療前以及完成治療后的6個月,選擇ADL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價,評定總分為100分[6-7]。其中小于20分表示患者處于完全殘疾狀態(tài),在生活中完全需要依靠他人;分數(shù)為20~39分表示患者處于重度功能障礙,在生活中需要獲得他人的幫助;分數(shù)為40~60分,表示患者處于中度功能障礙,患者的生活需要給予一定幫助;>60分表示患者處于良好狀態(tài),表現(xiàn)出輕度功能障礙的情況,患者在生活中基本可以有效自理。100分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正常,不需要他人的幫助。
1.5 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中,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6.0完成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選擇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NIHSS評分
兩組腦出血患者分別完成臨床治療后,在NIHSS評分方面,A1組明顯優(yōu)于A2組腦出血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1組與A2組腦出血患者NIHSS評分的臨床對比[(x±s),分]
2.2 ADL評分
兩組腦出血患者分別完成臨床治療后,在ADL評分方面,A1組優(yōu)于A2組腦出血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患者患有腦出血疾病后,往往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中樞損傷的情況,表現(xiàn)出復雜的發(fā)病機制。針對患者表現(xiàn)出的炎癥反應進行有效控制,針對患者的細胞凋亡進行抑制以及對患者的細胞進行保護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鼠神經(jīng)生長因子針對患者交感神經(jīng)元功能以及感覺神經(jīng)元功能可以進行有效維持,針對患者軸突分支以及軸突延長能夠發(fā)揮顯著的促進作用,有效確保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
該次研究中,針對兩組腦出血患者分別完成臨床治療后,A1組治療后1周NIHSS評分為(10.02±8.09)分,治療后2周為(6.45±3.03)分;A2組治療后1周NIHSS評分為(14.35±8.90)分,治療后2周為(11.43±5.42)分;A1組治療后6個月ADL評分為(81.5±16.6)分,A2組為(76.1±12.3)分。在NIHSS評分方面,A1組優(yōu)于A2組腦出血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ADL評分方面,A1組優(yōu)于A2組腦出血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杜金輝[8]在神經(jīng)生長因子治療腦出血的應用和觀察一文中,表現(xiàn)出一致的研究結論。
總而言之,針對腦出血患者,臨床選擇神經(jīng)生長因子進行治療,能夠將患者的神經(jīng)缺損癥狀進行有效改善,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有效提高,最終獲得顯著療效,凸顯神經(jīng)因子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懷軍,賀丹,馮平勇,等.神經(jīng)生長因子對腦出血血腫灶周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5,25(9):651-653.
[2] 賀雙騰,黎杏群,何澤云,等.腦溢安對大鼠腦出血后神經(jīng)生長因子和白細胞介素-1β表達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3):22-25.
[3] 王少綱.鼠神經(jīng)生長因子對腦出血大鼠神經(jīng)元凋亡與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7):4217-4218.
[4] 雷明慧,喬有雒.神經(jīng)生長因子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療效研究[J].醫(yī)學綜述,2015,21(3):536-537.
[5] 孟令秋,趙玉軍,陳謙,等.神經(jīng)生長因子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1):46-48.
[6] 錢旭光,劉振寰,祁巖超,等.針刺與神經(jīng)生長因子治療對腦癱患兒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14(8):23-25.
[7] 張沛,高勵.神經(jīng)生長因子治療周圍神經(jīng)病變臨床療效分析[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2,28(1):54-56.
[8] 杜金輝.神經(jīng)生長因子治療腦出血的應用和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11(18):155-156.
(收稿日期: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