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文娟
(華中師范大學 城市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高中地理“課標解讀”策略探討
——以“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為例
穆文娟
(華中師范大學 城市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課程標準是教學設計和評價的依據(jù),對教學設計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及教學實踐活動具有導向功能。本文以“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為例,初步探討其解讀策略。
課標解讀;要素;策略
教學設計是運用現(xiàn)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和技術,來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并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tǒng)過程。[1]教學設計包括多個組成要素,其中“課標解讀”是教學設計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這是由于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2]對課程標準的準確把握和科學分析是地理教師開展教學的第一步。
要實現(xiàn)“課標解讀”的導向性和指導性,不僅要在思想上足夠重視,還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教學內容邊界的確定
開展教學活動首先要明確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這就要求教師依據(jù)課程標準對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進行界定。具體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主要通過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進行界定?!镀胀ǜ咧械乩碚n程標準(實驗)》主要由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4部分組成。其中,內容標準是地理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它具體規(guī)定了學生在每部分課程學習結束后應達到的基本水平,以便教材編寫者和授課教師據(jù)此編寫教材和設計相應的教學過程,并且為評價學生的學習提供依據(jù)。[3]新課標中的“內容標準”較教學大綱數(shù)量大幅減少,知識點信息量增大。[4]因此,地理教師對“內容標準”的解讀就顯得更為重要。在“課標解讀”中要對教學內容的范圍進行說明,明確說出教學內容及其學習要求,為教學目標、方法、活動和評價提供設計依據(jù)。需要注意的是,“內容標準”包括“標準”“活動建議”和“說明”三個部分,進行課標解讀時都要有所關注,不能只關注“標準”部分。
2.目標水平層次的分析
課標解讀有必要對教學內容的學習目標層次進行分析。受馬杰三因素論影響,我國目前地理課程標準中對各章節(jié)目標的陳述就是以行為目標方式規(guī)定基本要求的。[5]筆者對“活動建議”部分的陳述方式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與“標準”的陳述方式基本一致,有明顯的行為目標陳述形式的特點。整體而言,“內容標準”一般是由行為條件、行為動詞、主題內容和行為程度等組成,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省略行為條件和行為程度等。因此,在解讀課標時,首先可以通過馬杰的行為目標陳述技術對內容標準進行分解,找到行為動詞,再結合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和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理論對行為動詞進行水平層次的界定,最后用具有表現(xiàn)性的動詞呈現(xiàn)課標要求。只有明確了課標中行為動詞的水平層次才能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才有可能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3.教學方法和活動建議的說明
課標解讀不僅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還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學情,提出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活動建議。提出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活動建議是對課標深層次理解的體現(xiàn)。將教學方法和活動建議納入課標解讀的范疇對教學活動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具有指導作用。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節(jié)“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為例,說明課標解讀需注意的要素(見表1)。
表1 “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課標解讀的要素分析
解讀課標時,可遵循明確課標范圍、分析主題內容、細化行為目標、提出方法建議、組織語言并呈現(xiàn)解讀的順序逐步進行。
1.明確課標范圍
明確課程標準的邊界范圍是解讀課標的第一步。課標內容的范圍應與所設計的教學內容一致,不能過大或過小。課標內容的范圍過大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也不利于教師把握教學的重點;范圍過小則會縮小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不能夠達到基本的學習要求。課標中的“內容標準”與教學內容一般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對應關系,解讀課標時要依據(jù)教學內容確定課標的內容,不能只看一條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標準,而應該對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標準進行篩選,劃定恰當?shù)臉藴史秶?。例如,當一條“標準”包含多個主題內容時,就需要聯(lián)系教材內容和實際教學需要,將“標準”拆分。此外,課標包括“標準”和“活動建議”等部分,“活動建議”也是確定課程學習目標的依據(jù)之一,要有所體現(xiàn)。
2.分析主題內容
“標準”中的核心概念是課標的主體部分,說明“教什么”的問題。要深入分析核心概念,知道核心概念是什么、怎么樣,明確概念各要素間的關系。由于課標中只是簡單地提到教學內容中的核心概念,并未做任何解釋,因此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分析。
3.細化行為目標
課標解讀不僅需要確定教學目標的水平層次,還要在分析目標水平層次的基礎上,將行為目標具體化。行為目標的細化為教師和學生明確目標要求、檢驗目標達成度提供測量指標和依據(jù)。細化行為目標就是把內容標準中的行為動詞用同一水平層次的其它可操作、可測量、易評價的動詞代替,增強教學目標的靈活性、操作性和測量性。此外,還需要聯(lián)系具體的教學內容,將課標中的行為動詞細化到每個知識點。
4.提出方法建議
依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情,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建議,是課標解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學方法和活動建議是說明“怎么教”的問題,為教學設計和活動提供參考性建議。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教學活動事半功倍,實現(xiàn)有效甚至高效教學,且更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學內容、學情、教師技能、教學設施等。課標解讀中的教學方法建議也需要對這些要素進行綜合考慮。
5.組織語言呈現(xiàn)解讀
課標解讀的最后一步是組織語言呈現(xiàn)解讀。文字表述上可以對以上四部分進行整合,用流暢簡潔的語言表達觀點?!肮I(yè)的區(qū)位選擇”一節(jié)課標解讀見表2。
表2 “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課標解讀
[1] 皮連生.教學設計: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4] 李家清,陳實.中學地理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3] 陳澄,樊杰.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5] 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學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 B.S.布盧姆著,羅黎輝,丁證林等譯.教育目標分類學第一分冊:認知領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7] R.M.加涅著,皮連生,王映學,郭葳等譯.學習的條件和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8] 陳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