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熱點】
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問題研究*
段 治 文文 雯
摘要:強調(diào)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是新形勢下提高選人用人準確性和公信力,建設高素質(zhì)干部隊伍的必然要求。針對當前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存在的考核內(nèi)容難以細化、考核方法難以規(guī)范、考核結果難以掌握、考核評語難以做到客觀公正等矛盾和問題,各級組織部門在干部“德的考核”中,既要突出針對性和差異性,進一步細化考核內(nèi)容和標準,也要突出開放性和深入性,進一步優(yōu)化考核方法和手段;既要突出紀實性和責任性,使考核過程更加公開公正,也要突出實效性和導向性,將考核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等有機結合起來。
關鍵詞:黨的組織建設;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反腐倡廉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05-19
基金項目:*浙江省“馬克思主義研究工程”規(guī)劃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研究”(14MLZX06YB)。
作者簡介:段治文,男,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杭州310028)。
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10月31日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diào)指出:“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特別是要把對德的考核具體化?!雹龠@一重要指示不僅對干部考核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對全國組織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這對于建設高素質(zhì)干部隊伍,提高選人用人準確性和公信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推進新時期黨的干部隊伍道德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但是,目前,學術界對此問題的理論研究還很欠缺,組織部門對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實踐上也存在很多困惑。針對這種狀況,本文在簡要分析強化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基礎上,試圖系統(tǒng)揭示當前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并提出落實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的思路和對策,為“干部德的考核”實踐提供參考。
一、落實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源于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經(jīng)驗的深刻啟示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敝腥A民族歷來重視道德修養(yǎng),也非常重視對德的深入考察。在儒家看來,看一個人的德集中體現(xiàn)在“仁”“義”“禮”“智”“信”等幾個方面。秦代《云夢秦簡》的“為吏之道”篇中對官吏應遵循的道德品行作了比較明確的規(guī)范:“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正行修身?!蔽覀凕h一貫高度重視對干部德行的考察,1938年時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共產(chǎn)黨的干部政策,應是以能否堅決地執(zhí)行黨的路線,服從黨的紀律,和群眾有密切的聯(lián)系,有獨立的工作能力,積極肯干,不謀私利為標準?!雹?943年周恩來同志在談挑選干部的標準時說:“政治標準與工作能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而政治上可以信任是先決問題?!雹鄹母镩_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隊伍要實行“四化”時,就把“革命化”放在首位,突出強調(diào)遵守政治紀律和服從組織安排。習近平同志在2009年12月11日召開的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也強調(diào):“識別干部的德,要注重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質(zhì)和道德品行,重點看是否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是否確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yè)觀,是否真抓實干、敢于負責、銳意進取,是否作風正派、清正廉潔、情趣健康。”這些重要的思想和論述的核心要義就是強調(diào)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這既是對我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和弘揚,也是對黨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經(jīng)驗的科學總結。
文雯,女,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杭州310028)。
2.基于選賢任能和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考量
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要實現(xiàn)既定目標,完成各項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黨,就是要確保黨始終是堅強領導核心;關鍵在人,就是要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zhì)干部隊伍?!拔覀凕h歷來高度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yè)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④但是現(xiàn)實中,“識人難”“用人難”等問題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識德難”。只有始終堅持“先看本色,再看本事”原則,實現(xiàn)“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考準”“考實”干部的“德”,才能避免因為能力強而“一俊遮百丑”,才能防止失德的人“帶病提拔”“帶病上崗”,才能建設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從源頭上保證干部隊伍的純潔性。
3.對于嚴峻形勢和危險考驗的有力回應
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jīng)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等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對干部隊伍道德建設帶來重大挑戰(zhàn)和沖擊。一旦政治立場出現(xiàn)動搖,道德堅守就會松動,甚至會徹底崩潰和瓦解。所以,形勢越是嚴峻,對道德標準的要求就應該越嚴格,對堅守道德操守的要求就應該越高。
4.出于遏制腐敗和根治病灶的實際需求
習近平同志在2008年12月27日召開的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指出:“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德是為官之魂。德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實在的、具體的。”⑤黨的十八大以來,有不少干部乃至省部級(軍級)以上干部因違紀違法被查處。為什么有些領導干部的道德已經(jīng)敗壞,卻能藏身官場多年沒有被及時發(fā)現(xiàn)?為什么“考德”次數(shù)如此之多,卻能次次過關,甚至“邊腐邊升”?這主要是因為“德”具有隱蔽性、復雜性、動態(tài)性等特征,這些人的德行問題隱藏得很深,偽裝得很好,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同時,與這些干部的“德考”存在問題,即對他們的德的“畫像”沒有畫準也不無關系。如何讓這些干部卸下妝扮、素顏見人?如何找準癥結,根治病灶?近兩年黨的作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就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從限制公款送月餅、賀卡等小處著手,步步為營,穩(wěn)打穩(wěn)扎,積小勝為大勝,從而實現(xiàn)黨風的根本好轉。要真正“考準”“考實”干部的“德”,必須切實做到:“全面、歷史、辯證地評價干部的德,看干部是否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能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看干部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決策部署是認真貫徹執(zhí)行還是取其所需,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清醒堅定還是模糊動搖,對人民群眾是滿懷真情還是感情淡漠,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是挺身而出還是臨陣退縮,對個人名利是淡泊處之還是熱衷追逐,在道德操守上是模范遵守還是言行不一?!雹?/p>
二、當前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1.考核內(nèi)容難以細化
中共中央組織部于2011年10月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對干部德的考核意見》,將干部“德的考核”內(nèi)容區(qū)分為政治品質(zhì)和道德品行兩個方面,并在宏觀上明確了通用的標準,但這些標準畢竟是提綱挈領式的,在實際操作層面,尤其具體到各地方單位的實施,仍然顯得籠統(tǒng)抽象,存在指標空乏、內(nèi)容空洞等問題。為細化“德”的考查,有的地方雖然在考核內(nèi)容上結合當?shù)毓ぷ鲗嶋H進行了積極思考和探索,但結果大多是褒貶不一、毀譽參半。四川省彭山縣委曾出臺過《科級領導干部德的考核評價(試行)辦法》,規(guī)定提拔干部先征求其父母、鄰居甚至小區(qū)物業(yè)管理者意見,一名干部因不愛做家務被扣兩分,排名墊底。對此,有人認為把家庭美德和個人品行方面的道德缺陷無限擴大,是在用強制性的辦法讓一名干部做“完人”,反倒促成“偽德”,與考查目的背道而馳??偟膩碚f,由于各地情況不一,考核內(nèi)容的主客觀條件不一致,科學的細化內(nèi)容還需要在實踐中接受更多檢視,一些地方干部考核內(nèi)容的具體化和細化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2.考核方法過于簡單化
目前,對干部“德的考核”方法大多采用個人述職、個別談話和民主測評等形式。這幾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仍存在程式化、簡單化、低效化等弊病。干部在個人述職時,一般不會講自己道德品行低劣、一無是處。個別談話時,涉及復雜的利益考量和心理顧慮,談話對象未必會反映真實情況。民主測評時,大多采用“量表打勾”的方式,參評人員往往“一勾到底”,隨意性較大。湖南省漣源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一次公開選調(diào)干部中,停薪留職人員獲得的測評分數(shù)竟然比正常上班的還高,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式的結果反證出民主測評方法的不完善。正是因為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和務實精神,考核方法不健全、不完善,導致德的考核缺少深入細致的探究和核準,干部思想道德素質(zhì)優(yōu)劣難以辨別。
3.考核結果難以收集
考核中,有四種類型參評群體可能會導致真實情況難以掌握,考核結果失真失準。一是直覺隨意型。參評者自身素質(zhì)參差不齊、文化程度高低有別,對“德”的認識差異較大,加之平時并不留心觀察,等到參評時往往憑感覺和印象作出評價,難以講深入、評準確、顧全面。二是有所顧慮型。主要是怕反映的問題泄漏給考評對象,影響和諧關系,甚至遭到打擊報復;怕講出真實情況,影響考評對象的政治前途和個人聲譽;怕講別人問題被認為是“背后捅刀子”,甚至被誤認為自己的人品有問題。三是有意隱瞞型。本級組織、單位同事和身邊親友對干部的德行最了解,但由于“寧栽花、莫添刺”的好人主義思想作怪,有的刻意隱瞞自己知道的情況,不愿做出真實反映。四是別有用心型。有個別參評者出于某種私利考量,在組織考評時當面不講,而是等到別人與自己發(fā)生利益沖突時,采取非正常渠道檢舉揭發(fā)或誣告陷害??傊瑓⒃u群體本身的素質(zhì),其與被考核人之間的私人關系等都極大地影響著考核結果的收集。
4.考核評語難以做到客觀公正
在一些干部“德的考核”的評語中,大多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往往以政治信念堅定、思想品德好、貫徹上級指示堅決等公式化、標準化、空泛化語言一帶而過。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不深入細致。目前,對干部的考核大多是將“德”“能”“勤”“績”“廉”合并起來進行,很少把“德”單列出來進行專項考核??荚u組人員主要是上級領導和機關干部,對如何組織“考德”,研究和思考并不一定深入,加之又是由干部來評價干部,很難一下子看準干部的“德”。要想寫出符合客觀實際的考核評語,還有較大差距。二是不想深入細致。對于德的重要性,考評組也知道是原則和底線問題,只要考評對象不反黨反社會主義,往往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不會如實地把問題寫進評語中。三是不敢深入細致??己酥?,考評組有時也會發(fā)現(xiàn)一些真實情況,但往往因礙于情面或屈服于權力,不好將真實情況寫進評語中,只能敷衍塞責、就坡下驢,做個順水人情。
三、落實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的思路和對策
1.要突出針對性、差異性,細化內(nèi)容標準
干部“德的考核”主要包括政治品德、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般來說,對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的的要求大體相同,但對政治品德和職業(yè)道德的要求則有較大差異,特別是不同崗位、職級、年齡的干部,對其“德”的要求側重點更加不同??己酥?,在把握共性要求的同時,要針對不同崗位、職級和年齡的干部,有區(qū)別地確定“德的考核”重點內(nèi)容。比如,地方干部與部隊軍官、黨政機關干部與事業(yè)單位干部、高中層干部與基層公務員、正職干部與班子成員,對這些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干部,要分別制定既有共性又體現(xiàn)個性的標準體系,讓“德的考核”內(nèi)容由籠統(tǒng)變具體、由無形變有形、由不可比變可比,力求更趨合理性和人性化,切實增強干部“德的考核”的科學性。
2.要突出開放性、深入性,優(yōu)化方法手段
對干部“德的考核具體化”,要持有大數(shù)據(jù)思維,盡可能接受最大多數(shù)關系人的評議和評價,力求以最大限度的開放和深入,考出最真實的德行??己酥?,要特別注重搞好方法手段的結合使用。一是要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結合起來。關于如何運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來考核干部的“德”,一直有很大爭議。如果沒有可量化的硬性指標,僅用定性來描述,“德”的評價難免籠統(tǒng)抽象;如果只用量化辦法來考核干部的“德”,又難以讓人信服,德行高低很難簡單用數(shù)字來評判。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兩者結合起來,互為補充。既強調(diào)定性為主導,又設置定量“硬杠杠”,在量化指標的基礎上進行定性分析,可以有效防止定性上的千篇一律和定量上的簡單打分。二是要將正向測評與反向測評有機結合起來。在運用現(xiàn)行民主測評手段進行正向測評的基礎上,可參考那些深陷囹圄官員的懺悔書,區(qū)分不同崗位、職級考評對象,設置“民主意識差,團結意識不強”“對外交往亂,出入不健康場所”等內(nèi)容作為反向測評選項,使反映的問題更直觀更明了,“德的考核”更直觀更立體,避免參評人員因慣性思維或“老好人”心理,出現(xiàn)概略打分、隨意畫像或惡意誣陷等情況,切實提高考核的真實性準確性。三是要將一貫表現(xiàn)與一時表現(xiàn)有機結合起來。干部的道德品行一般會真實地表現(xiàn)在一貫言行中,更會體現(xiàn)在一時一地的關鍵時刻。如果僅看一時表現(xiàn)容易失之偏頗,而單看過去歷史又容易被假象蒙蔽。所以,考核干部的“德”,應當在核準以往德行表現(xiàn)的基礎上,緊盯執(zhí)行決策指示、完成重大任務、應對突發(fā)事件、面臨嚴峻考驗和對待名利得失等重要節(jié)點,搞好跟蹤考察,真正看清干部的“實德”。四是要將組織考核與群眾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干部的“德”到底怎么樣,群眾看得最清楚,也最有發(fā)言權。干部的德行不行,先請群眾評一評。考核中,在落實黨組織“規(guī)定動作”的同時,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在廣泛搜集、全面了解、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客觀綜合形成群眾對干部“德”的評價意見??梢哉f,解決好群眾熱情參與的問題,對干部“德”的考核至少成功了一大半。
3.要突出紀實性、責任性,確保評價真實準確
針對考核評價難以較真碰硬的問題,注重以個性化評語、紀實性檔案、責任制追究為突破口,確??己嗽u價的真實性準確性。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寫出個性化評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道德修養(yǎng)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己酥校獔猿謫栴}導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捂不蓋,點到穴位。特別是要在把握共性特點的同時,針對不同崗位、職級、年齡的干部,作出風格不同的評價,使考核評語更具個性化特點。二是實行跟蹤考察,完善紀實性檔案。采取實時跟蹤、全程記錄的“考德”模式,建立干部“德的考核”紀實檔案制度,把考核結果裝入干部人事檔案,形成一幅有形有據(jù)、清晰準確的道德修養(yǎng)“軌跡圖”。三是強化考核把關,落實責任制追究。實行誰談話誰負責、誰測評誰負責、誰考核誰負責制度,對于談話者隱瞞問題、回避矛盾、誣陷誹謗等行為,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批評教育和組織處分;對組考人員敷衍塞責、刻意隱瞞、弄虛作假等行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對于提供虛假數(shù)據(jù)和評價結果的單位和個人,應追究其主要領導責任,真正做到談話不亂談、測評不亂評、數(shù)據(jù)不亂給、考核等次不亂判。
4.要突出實效性、導向性,實現(xiàn)考核結果的反饋和應用
考核的目的,全在于運用。要站在“樹好導向、指導實踐”的高度,重視對考核結果反饋和運用的具體化。一是運用到干部選拔任用中。把“德”的考核結果作為干部提拔、任用、調(diào)整、降職的首要標準,著力選拔德才兼?zhèn)涞母刹浚儩嵏刹筷犖?。對那些政治品質(zhì)有瑕疵甚有嚴重問題的干部,必須本著“零容忍”態(tài)度,實行“一票否決”,最大限度減少選人用人上的決策失誤。二是運用到干部教育培養(yǎng)中。根據(jù)“德”的考核結果,“對癥下藥”地開展干部教育培養(yǎng)工作。這里值得關注的重點是將理想教育與基礎教育相結合。三是運用到干部管理監(jiān)督中。要將考核結果與各單位具體實踐環(huán)境相結合,因地、因時、因人地篩選出需要引起關注的道德問題,點面結合,在平時工作中做好預先的道德監(jiān)管,完善管理監(jiān)督約束機制,促使廣大干部自覺“重德”“修德”“守德”,爭當“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
注釋
①習近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解放軍報》2014年11月24日。②《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7頁。③《周恩來選集》(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30頁。④⑤⑥習近平:《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的講話》,《黨建研究》2012年第1期。
責任編輯:浩淼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