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宏明,李忠芹,葉龔靈
(江蘇方強農場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大豐224165)
12%甲維·氟酰胺微乳劑等防治稻縱卷葉螟效果研究
司宏明,李忠芹,葉龔靈
(江蘇方強農場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大豐224165)
進行了12%甲維·氟酰胺微乳劑等防治稻縱卷葉螟試驗,結果表明:12%甲維·氟酰胺微乳劑300mL/hm2在水稻稻縱卷葉螟低齡幼蟲期防治稻縱卷葉螟,具有較好的控制效果,藥后14d保葉效果和殺蟲效果均達90%以上。
藥劑;稻縱卷葉螟;卵孵盛期;保葉效果;殺蟲效果
近年來,稻縱卷葉螟成災頻次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常規(guī)藥劑使用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為了更好地防控稻縱卷葉螟的發(fā)生與危害,確保水稻生產安全,對12%甲維·氟酰胺微乳劑進行田間試驗,以期為稻縱卷葉螟的防治藥劑選擇提供科學依據。
1.1試驗概況
本試驗于2014年8月22日在方強農場一分場進行,水稻品種是南粳9108,此時五(3)代卷葉螟處于低齡幼蟲期。試驗設5個藥劑處理,A:12%甲維·氟酰胺ME 300mL/hm2(中農立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B:30%茚蟲威WG 150g/hm2(江蘇富田農化有限公司生產);C:50%稻豐散EC 1 500g/hm2(江蘇騰龍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D:3%阿維·氟鈴脲(順清)WP 1 350g/hm2(江蘇蘇科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E:48%毒死蜱EC 1 500g/hm2(江蘇快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K:空白對照。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60m2,各處理藥劑對水450kg/hm2噴霧,采用長江-10型背負式噴霧器均勻噴霧,施藥當日天氣晴,微風。
1.2調查方法
防效調查: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7d、14d調查各小區(qū)稻縱卷葉螟蟲量、卷葉數,采用平行跳躍式取樣,每小區(qū)5點取樣,每點5穴,計算蟲口減退率、校正防效、卷葉率、保葉效果及殺蟲效果,防治效果經反正弦轉換后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
卷葉率(%)=(卷葉數/調查葉數)×100
保葉效果(%)=(空白對照區(qū)藥后卷葉率-藥劑處理區(qū)藥后卷葉率)/(空白對照區(qū)藥后卷葉率)×100
蟲口減退率(%)=(藥前活蟲數-藥后活蟲數)/藥前活蟲數×100
殺蟲效果(%)=(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空白區(qū)蟲口減退率)/(1-空白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表1 藥后7、14d藥劑防治稻縱卷葉螟保葉效果
注:保葉效果小寫字母不同為0.05水平差異;大寫字母不同為0.01水平差異。下同。
2.1保葉效果
藥后7d調查,處理A效果最好(保葉效果93.38%),其次為處理D(保葉效果達91.12%)、處理C(88.36%)、處理B(82.29%),處理E效果最差(73.96%)。藥后7d,在5個藥劑間保葉效果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表1)。
藥后14d調查,各處理保葉效果有一定程度上升,總體趨勢與藥后7d調查結果趨勢一致,仍以處理A效果最好(保葉效果95.93%),極顯著優(yōu)于其余4個藥劑處理(表1)。
2.2殺蟲效果
藥后14d調查25穴蟲口基數,5種試驗藥劑防效幅度為83.06%~97.51%。殺蟲效果以處理A為最好,效果達97.51%,與其余各處理差異達極顯著;處理B、C、D 3個處理間殺蟲效果差異不顯著,分別為88.2%、91.49%、92.60%;處理E防效最差,為83.06%,處理E與C、D三者間殺蟲效果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E與處理B二者間殺蟲效果差異不顯著(表2)。
表2 藥后14d藥劑防治稻縱卷葉螟殺蟲效果
12%甲維·氟酰胺 ME 300mL/hm2試驗劑量下,防治縱卷葉螟效果突出,速效性好,藥后7d、14d保葉效果均達93%以上,藥后14d殺蟲效果達97.51%,建議大面積示范推廣,應用于防治稻縱卷葉螟。
2015-01-20
司宏明(1981—),男, 農業(yè)推廣碩士, 助理農藝師, 主要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 E-mail:zhqli5910@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