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 袁勤 李盼
摘要:該文主要通過對地質勘查大隊工作流程、主要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對該地質大隊進行安全標準化建設,安全標準化建設主要遵循PDCA的運行模式進行,使得生產活動有序進行、繼續(xù)跟蹤、持續(xù)改進,培育形成“上標準崗、干標準活”的良好氛圍。
關鍵詞:工作流程;安全標準化;PDCA;持續(xù)改進
1地質勘查工作簡介
地質勘查工作是人們運用地質科學理論,使用多種手段和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驟,對客觀地質體進行調查研究的工作。通過查明巖性、構造、礦體等地質情況,探明礦產資源,提供地質資料和礦產儲量,服務于現代化建設。
地質勘查工作大體上要經過四個步驟:(1)編寫和審批地質勘查設計;(2)進行野外地質勘查工作;(3)整理地質資料和綜合研究;(4)編寫地質勘查報告。這些步驟缺一不可。地質勘查采用的勘查手段和方法有:野外調查(包括地形測量、地質填圖、物(化)探測量)、鉆探工程、資料編錄、編寫報告等等。
2地質勘查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
地質勘查中的危險源主要有坍塌、高處墜落、淹溺、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觸電、機械傷害、容器爆炸、火災、噪聲與振動等危險、有害因素。
2.1坍塌
地質勘查鉆探工程中,產生坍塌傷害事故的主要場所或作業(yè)項目:(1)懸崖陡坡低處;(2)修筑基地;(3)違章超高堆放物質處;(4)鉆探機場設施。
2.2高處墜落
可能存在高處墜落的場所有:(1)懸崖陡壁處;(2)鉆塔上;(3)活動工作臺;(4)塔梯;(5)臺階平臺邊緣;(6)其他高處作業(yè)點。
2.3機械傷害
地質勘查鉆、坑探存在機械傷害的場所:(1)鉆探作業(yè),包括設備安裝、拆遷、鉆進、升降鉆具;(2)其他存在機械設備的操作中。
2.4淹溺
地質勘查與施工中存在溺水的場所:(1)水上作業(yè);(2)野外作業(yè)、穿越路線時涉水渡河場所;(3)河、溪等水體岸坡作業(yè);(4)跨越水體的橋梁上作業(yè)。
2.5物體打擊
地質勘查與施工中,可能存在物體打擊的場所或作業(yè)有:(1)修筑基地;(2)設備安拆、搬遷;(3)鉆進、升降鉆具;(4)鉆探處理孔內事故。
2.6起重傷害
在地質勘查鉆探施工生產過程中,發(fā)生起重傷害的幾率比較大。其危害因素主要表現為升降機捲揚鋼絲繩斷裂或滑動件滑脫、碰撞、突然停車等。
2.7觸電(雷擊)
在地質勘查鉆探施工過程中使用多件電氣設備,存在觸電危險,如鉆機機場照明未按要求使用安全電壓,電氣設備絕緣不好,電氣設備未按規(guī)定進行保護接地,接線柱裸露等。
2.8火災
可能發(fā)生火災的場所:(1)供電線路;(2)植被發(fā)育的山區(qū)、野外林區(qū)作業(yè);(3)鉆探機場;(4)存在可燃物的巷道;(5)宿營地。
2.9噪聲與振動
噪聲源和產生振動的設備和場所主要有:(1)機修設備;(2)鉆探施工場所;(3)柴油機發(fā)電機房。
3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情況
大隊依據《地質勘查單位安全生產創(chuàng)建標準化規(guī)范、導則》的要求,通過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認真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和監(jiān)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guī)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huán)節(jié)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人、機、物、環(huán)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tài),并持續(xù)改進,不斷加強單位安全生產規(guī)范化建設。
3.1建設準備階段
3.1.1成立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領導及工作機構
大隊創(chuàng)建領導小組由大隊領導、各部門領導、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貫標骨干)和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大隊長任組長,下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辦公室。為全面有序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領導小組根據創(chuàng)建過程中工作內容及要求的不同,成立了由管理者代表大隊總工任工作小組組長、各二級單位和科室領導任組員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工作組、宣傳培訓組和體系文件編寫組、現場整改組。標準化系統(tǒng)工作骨干由懂工藝技術、懂安全、有實踐經驗、文化素質較高的人員組成。
3.1.2召開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工作動員會
由具有資質的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中心專家來隊宣貫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闡明地勘單位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意義及作用,營造輿論氛圍,為創(chuàng)建工作推進奠定群眾基礎。
3.2建設策劃階段
3.2.1制定下發(fā)實施方案
制定下發(fā)《大隊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實施方案》。明確創(chuàng)建方法、步驟,落實組織機構、人員、職責;制定創(chuàng)建時間進度計劃,落實保障及考核機制。
3.2.2制定大隊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方針、目標
制定大隊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方針、目標,并以文件形式下發(fā),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針、目標:一是張貼宣傳,二是融入職工安全知識考試試卷,三是在鉆探機臺現場張貼。確保上至單位負責人,下至一線員工對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方針的理解及支持。
3.2.3知識培訓與宣貫
利用發(fā)布大會宣傳和常規(guī)會議宣傳。如:職代會、大隊經濟工作分析會、大隊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大隊辦公會、工會委員擴大會議等;同時還進行了實地宣傳,采用橫幅、標語、專欄形式在隊部、機臺班組等場所張貼,宣染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氛圍。
3.2.4風險評價
在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中心指導下,風險評價小組深入到作業(yè)現場,開展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評估,辨識危害、量化風險、劃分等級,根據風險等級并結合評價公司做出的安全評價報告,制訂了符合我隊實際的可操作性措施,進行風險控制。
3.2.5安全生產標準化文件編寫、發(fā)布endprint
通過收集、整理和匯總,結合大隊原有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規(guī)程,進行了標準化體系文件編寫整理,共編寫整理包括員工安全手冊、宣傳手冊、管理手冊、施工作業(yè)指導書等一整套適合我隊生產實際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文件作為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文件編制的理論支撐。
3.3實施與運行階段
3.3.1安全生產標準化運行特點
(1)突出特色;(2)注重風險辯識;(3)現場達標是關鍵。
3.3.2安全教育與培訓
大隊非常重視安全教育工作,培訓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有考核。培訓采取送出去、請進來和大隊、各單位自行培訓的方法。新員工“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培訓;安全法律法規(guī)、知識、技能、應急救援等培訓。
3.3.3制定施工組織方案,嚴格管理
大隊編制詳細的項目年度工作方案和施工設計,對項目設計進行評審。
3.3.4強化施工現場管理
對現有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設備、設施維護、保養(yǎng)落實到人,根據設備的狀況進行分類,對照標準從易到難逐項整改。按照班組安全建設標準要求,落實好各方面工作,創(chuàng)造安全的工作場所,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對員工進行了施工安全技術、機、班各崗位職責、法律、法規(guī)等知識的培訓教育工作,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設立了班組專(兼)職安全員、信息員。明確了各自的職責;班組建立了交接班記錄、班前會記錄、班組安全檢查記錄、安全活動記錄、設備運轉記錄、教育培訓記錄等6項安全記錄;加強班組基礎安全管理工作,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促進文明施工生產。
3.3.5做好應急管理強化應急演練
大隊成立了由大隊長擔任總指揮,分管總工擔任副總指揮,各部門負責人及各單位主管領導為成員的應急救援總指揮部,下設現場指揮組,現場搶救組,安全警衛(wèi)組,后勤保障組,通信聯(lián)絡組等工作小組。建立了預警、通信報告、接警處置、應急啟動、現場搶救、善后處理等應急管理網絡,制定了各部門職責,明確了各成員的責任。
3.4監(jiān)督與評價
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創(chuàng)建要求,大隊對安全生產標準化運行情況進行了一次內部審核,找出了標準化實施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評估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與有效性。
3.5改進與提高
通過內部自評、外部評審,查找出安全生產標準化策劃、執(zhí)行、符合性、績效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進行整改和完善,并通過持續(xù)改進的模式,實現安全管理績效的穩(wěn)步提高。
4小結
大隊將認真嚴格按照安全標準化要求進行生產活動,繼續(xù)按照PDCA的運行模式,繼續(xù)跟蹤、持續(xù)改進,培育形成“上標準崗、干標準活”的良好氛圍,提高本質安全水平,使大隊安全效益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AQ2004-2005,地質勘探安全規(guī)程[S].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S].
[3]梁儉,陳永平,劉鵬.青海地質巖心鉆探安全標準化建設經驗及探討[J].探礦工程,2014,41(11).
[4]羅嵐.鉆探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與達標措施[J].西部探礦工程,2012,24(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