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運英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應充分發(fā)揮作文評價的多樣化功能,而不是僅僅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要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寫作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寫作、快樂寫作的欲望;倡導學生多種形式地寫作,讓學生在寫作的實踐過程中抒寫自我的心靈感受;通過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實現學生作文過程中人格與能力的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作文評價 多樣化功能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童編號:1002-7661(2015)10-0024-02
作文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和發(fā)展等多種功能,評價的各種功能都不能忽視。在應試教育背景下,人們往往更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但是作文訓練的目的不應僅僅指向一個好的分數,作文評價也不應只是為了選出一些好的作文,應充分發(fā)揮作文評價的多樣化功能。
所謂作文評價功能的多樣化,就是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通過作文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從注重甄別與選拔向激勵與調整等方面轉變,從關注結果向更加關注寫作過程轉變,激勵學生抒發(fā)真情實感,激勵學生張揚個性、重視創(chuàng)新,進入至真至善的人生境界。就作文教學本身而言,學生的寫作只有言真心、說真事、抒真情,才能擺脫套話,遠離千人一面的雷同,才會有個性、有生命力。作文創(chuàng)新評價強調讓作文成為學生表現生活、抒寫心靈、表情達意的必需。作文教學中多樣化評價功能的定位,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從被動、無奈的寫作心態(tài)中解脫出來,更有利于從湊字數、說假話、抄文章的寫作現象中解脫出來,回歸到自己要表達、想寫作的愿望上,而且還有利于引導學生在“表白”的過程中審視和調整自己、培育自己,引導學生在交流、交心、交融的寫作過程中彼此互動、互補,從而張揚和優(yōu)化學生這個寫作主體的個性與生命。在寫作教學的實踐中,實現作文評價功能多樣化,不僅是一種對理念的認同,而且必須自覺地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切入:
一、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寫作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寫作、快樂寫作的欲望
我校去年選了兩個班級加了一個國家級研究課題——“云學習”作文專項訓練,整個學習過程十分符合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評價功能多樣化理念。其教學組織方式主要是以班級為單位,通過信息網絡在固定的全國性教學實施平臺展示一個個的寫作畫面(即導學案),由學生任意選擇一個畫面發(fā)揮想象,寫成一篇作文。寫出來的作文面向全國發(fā)表在這個網絡平臺上,稱之為“曬作業(yè)”。曬出來的作文不僅是同班同學進來點評,班級實驗老師親自點評,還有外校的、外省的同學進來瀏覽互評,還會有網絡平臺的陪練老師點評。有好幾位同學因為作文寫得新穎鮮活被評價次數多而被排在首位,大大激勵了他們的寫作熱情。教學平臺上的導學案中十分豐富多彩,學生可寫的范圍、思維大大拓寬,學生可以從中任選自己感興趣畫面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寫出一篇主題作文、日志或隨筆,有的學生甚至還會受這網絡教學平臺上的導學畫面啟發(fā),從生活中自己選擇主題來書寫作文,非常活躍。“云學習”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另外,在作文評價中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中出現一些偏頗的認識、過激的表述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老師和同學不會抓辮子、打棍子,不會嘲笑、羞辱,關鍵在于學生能虛心聽取意見,勇于修正錯誤,不斷審視和調整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從而使其放下包袱,大膽寫作。其次是要給學生表達自我精神世界的廣闊空間,尊重學生的心靈體驗,尊重學生的情感,乃至他的隱私,讓學生能夠在一種安全表達的空間里輕松自由地寫作。比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上標記號,以區(qū)別需要老師保密的范圍。標記一顆星,代表此文內容不愿讓其他同學知道,二顆星代表不愿讓其他老師知道,三顆星代表不愿讓家長知道,四顆星代表不愿讓班主任知道,五顆星代表不愿讓包括評閱教師在內的任何人知道?!拔逍羌墶钡奈恼伦屚瑢W們用訂書機釘上或用透明膠紙貼上,封存起來。我們之所以建議采用這樣的形式,意在引導學生認識到作文的過程是學生自己與自己心靈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的自我審視與調整的過程,是真情流露與個性張揚的過程。在形式上雖然沒有交給老師批閱,但達到了作文訓練的目的,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這種形式的激勵便于引導學生在寫作上的真正回歸,有利于學生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
二、倡導學生多種形式地寫作,激勵學生“隨意寫”
作文教學一個最普遍問題就是無法調動學生的寫作欲望,學生作文往往處于一種被動消極的寫作狀態(tài)中,一打開作文本子就腦子一片空白,覺得無從下筆,無話可寫,最后以湊字數結束,寫出來的作文空洞乏味,無真情實感。為此,作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就在于如何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盡快進入寫作狀態(tài)中,從而達成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目標。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注重倡導學生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寫作,激勵學生隨意寫,或口頭交流,或網上聊天,或發(fā)送短消息,或感悟記錄,或讀書旁批(筆記),或札記隨筆等都可以作為特定的作文形式,有意識地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可以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寫自己最想表達的內容。比如,我校八年級2班學生參加“云學習”作文專項課題實驗的過程中,由于導學案十分豐富多彩,寫作方式又不固定,學生可寫的話題很多,他們往往很輕松就寫出自己的心里話,如2班的陳忠喬和董小瞇從來都不愿寫作文,參加“云學習”平臺的教學實驗后,第一個月就實現了“零”的突破,完成三篇“預想”,尤其是陳忠喬一口氣就連著發(fā)表了五篇預想,其中《那一年錯過的道歉》還被“推首頁”,他們的任課老師在自己的總結中寫了這么一段話:“課后,我一次次的點擊著學生們的作業(yè),一次次地被他們的文字感動著,雖然他們的文章語言表達不夠順暢準確,標點符號用得也不夠貼切,錯誤的字也不少,但他們那些酣暢淋漓的情感,那些祝福與鼓勵,那些懷想與感傷,卻一次次地打動了我,讓我一次次不能自己……”這種激勵學生“隨意寫”的寫作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學生寫作的被動狀態(tài),學生能夠隨時以自己喜愛的形式傾述自己的心聲。就寫作訓練而言,無論是句、段、篇都可以是寫作成品,從而破除學生心中對寫作的神秘感,隨時輕松地進入寫作狀態(tài)。這樣,有利于學生寫作心態(tài)由沉重變得輕松,由苦惱變得愉快,由被動變?yōu)橹鲃?;有利于學生作文由平淡變得充滿激情,由平庸變得充滿靈氣,由雷同變得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意。
三、通過評價主體多元化,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實現學生作文過程中人格與能力的和諧發(fā)展
“評價主體多元化”是當前評價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語文課程評價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同伴、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同伴、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比如在“云學習”網絡教學實施平臺的“曬作業(yè)”,使得作文評價主體從同班同學的互評,班級實驗老師對同學的點評拓展到了網絡陪練老師的專業(yè)點評,外校同學,甚至外省的同學、老師也參與到評價體系,實現了評價主體多元化,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布魯姆把學生受到激勵去參與學習過程的程度稱做“先決情感特點”。尊重主體、尊重個性、尊重差異的激勵評價機制就是通過激勵力求將這種先決情感特點盡可能變成影響學生寫作的一個主要變量。因此,無論是學生自評、生生互評,還是教師、家長的他評,我們都強調在評價過程中要“寬于稱道”,要以尊重學生主體、尊重學生個性、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為前提。即在評價過程中,我們的評語都是要首先肯定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和進步,然后再以探討的方式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在字里行間洋溢著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賞識和關愛。教師欣賞的是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和創(chuàng)意,關注的是學生文章的立意、見解、取材、構思以及表達中的任何一點進步,任何一個亮點。比如我校八年級2班的實驗老師點評他們班同學的作文的評語十分令人感動,“雖然你這篇預想很短,但從中我看到了你的渴望進步和不甘落后,這令我極其欣慰!”“看到你如此的努力,如此的認真與執(zhí)著,我的內心,突然特別的感動,真希望時間能就此停駐……”多么美好的評語??!充滿了尊重,充滿了欣賞,充滿了關愛!此外,寫作教學應倡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加強交流,資源共享,成果分享,而不能局限于在寫作之后“互閱互評”。比如,在寫作之前,分成寫作小組,小組成員相互“侃提綱”“侃想法”“侃資料來源”,然后展開討論,讓同學們都來出謀劃策,提供資源。這樣做,對于“作者”來說,可以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完善作文的構思和立意,對于其他同學來說,也會在這一過程中激活思維,獲得寫作養(yǎng)料。在寫作中期,特別是遇到寫作障礙時,不妨停下筆來,與同學與老師聊一聊議一議,這樣做,容易找到問題的癥結,打開寫作思路。
總之,倡導合作性寫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教師指導的單一性和寫作過程的封閉性,充分發(fā)揮寫作過程的教育功能和學習集體的教育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和寫作水平。新課程理念下的作文評價重在激發(fā)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熱情,并有利于教師發(fā)現學生學習上的優(yōu)勢和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發(fā)展建議,同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過程,實現學生作文過程中人格與能力的和諧發(fā)展。
責任編輯 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