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潔
摘 要:近幾年“利用者教育”或者“情報收集教育”的觀點,是將圖書館作為一個學習、教育支援中心的感覺。但是考慮到作為學習、教育基地的圖書館,“作為學習場所的圖書館”和“支援學習的藏書”的觀點也是不可或缺的。另外“利用者(或者是學生)的學習支援”和“大學、學校的教育支援”的功能也有必要被明確區(qū)分開來,在以往的情報收集教育論中,這一點有未被明確化之嫌。在本文中,將從作為學習場所的圖書館,支援學習的藏書、支援學習的情報收集教育(授課支援)、以及理論考察的五個觀點中,來對研究文獻進行評論。
關鍵詞:圖書館;學習場所;學習用藏書;信息傳達;情報收集教育
1 作為學習場所的圖書館
1.1 舒適又居住性高的場所
圖書館一般被大眾看作是,“對每個人來說具有舒適、治愈、交流等重要功能的場所”,對每一個來到圖書館的利用者來說,舒適又居住性高的魅力場所是作為學習基地的圖書館的條件之一。
將圖書作為媒介,開始去嘗試構筑一個信息和物體相交叉而產(chǎn)生的新空間。于2004年開館的西雅圖中央圖書館、還有2007年開館的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以獨一無二的空間構造和設計吸引了國內(nèi)外的目光。尤其是作為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場所、校內(nèi)的創(chuàng)造場所,考慮到其多種功能的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的設計,在日本開創(chuàng)了全新的大學圖書館形象的先驅。
意識到是作為知識交叉點的圖書館的空間設計,是日本的大學、公共圖書館的新建和擴建、改裝的關鍵概念。拿考慮居住性、舒適性的大學圖書館事例來說,廣島修道大學、橫濱國立大學的擴建、改建,成蹊大學、武藏工業(yè)大學的新建等被提出。在現(xiàn)在,除了閱覽室和學習室之外,還配備了休息室和飲食區(qū)等地方,目標打造一個舒適自在的大學圖書館。實現(xiàn)了既舒適又居住性高的淳久堂書店的嘗試,也不失為一個參考吧。
接下來來看看公共圖書館的事例,被譽為優(yōu)秀的圖書館建筑的《日本圖書館協(xié)會建筑獎》作品集能成為參考。另外關于公共圖書館,設想一個高齡化社會空間而為其周全考慮,也會成為今后的一個重要的關鍵概念吧。
1.2 支援學習的場所
適應現(xiàn)代學習行動的信息/學習共有地,將持續(xù)成為大學圖書館的趨勢走向。為了實現(xiàn)這個走向,除了單獨設立電腦席之外,投入支援學習的人力資源,讓圖書館成為一個學習、教育的場所是十分重要的。在2000年以“學習區(qū)”的名稱,導入了122個電腦席的國際基督教大學圖書館,是將這個信息共有地快速在國內(nèi)具體實現(xiàn)的事例。國際基督教大學圖書館的咨詢服務中心,除了業(yè)務調(diào)查以外,還具備終端和機器的利用指導、對復印機和掃描儀等特殊機器的應對、電腦支援等功能。正是因為提供了這些功能,國際基督教大學圖書館才作為信息/學習共有地獲得了成功。
即使在學校圖書館,為支援學校的多樣化學習的學習共有地化的活動也正在流行中。玉川學園多媒體中心,是作為從幼稚園到高中的一條龍教育基地的設施。兩個大小的作為多媒體放映室和繪本區(qū)來使用的開放空間,也置好了配備電腦的媒體實驗室(信息教室)等豐富設備。但是,這個設施最大的優(yōu)點,是基于支援“豐富多樣的學習形式”這樣的明確概念而設計之后,也讓支援學習行動的教職員、工作人員得到了相應的充實這一點吧。
1.3 圖書館設施、設備的基本
想要了解的除了上述的動向之外,還有關于圖書館設施、設備的基本理論。順應時代的圖書館建筑理論,提出了作為集會設施的圖書館形象,對自動收納書庫的積極評價,空間工作率的觀點,以及能夠恰當?shù)匾龑Ю谜叩囊蝗擞霉衽_等卓越意見,除此之外還發(fā)表了涉及圖書館設施、設備的細節(jié)的基礎理論,這些都是頗有益處的。
考慮到實際的設施和設備,除了參考理論外,還有必要去參考建筑設計圖。介紹了優(yōu)秀圖書館建筑的書籍,是討論圖書館設施、設備最佳資料。另外,與圖書館設施、設備相關的企業(yè)出版的情報雜志,可以讓讀者知曉最新具體事例及圖片,頗有用處。
另外,為了今后可以有計劃地管理和運用設施、設備,“設備管理”的觀點也會愈發(fā)重要。從日常任務級別的冷暖氣設備、照明、打掃等的管理運用,到設施、設備的保養(yǎng)檢查、改善、修理等的短期管理運用,耐震對策和節(jié)能對策的中長期管理運用,各個階段都需要有計劃的設備管理。
2 支援學習的藏書
2.1 學習用藏書的形成
《圖書館雜志》在2007年6月號中,自1999年6月號以來時隔八年將“選編叢書”作為特選主題來采納。在這個特集中,同志社大學圖書館的學習用藏書形成的事例報告是很出色的。將學習用圖書費和研究用圖書館分離開來,規(guī)定所謂的學生用圖書費不準挪用到研究用圖書費中,這雖然并不新奇,但通過選編圖書的實際業(yè)務過程來培養(yǎng)圖書館員的選書能力,此方針及運用是非常好的。學習用圖書的選書應當由圖書館員來執(zhí)行,“以學習支援為目的的資料購入是最為重要的,對全部課程的教學計劃的理解以及對教學大綱的完整了解是必須的”這樣的態(tài)度,對于以學習支援為目的的圖書館來說是很有必要的。然后同樣來自于同志社大學出版社的著眼于出版物的“編輯方式”的選書方法論,具有實踐性,十分有益。
國際基督教大學也同樣,制定一個圍繞著課程教學計劃的選書基準,同時也是在提高圖書館員的選書能力。其他還有女子美術大學圖書館的事例報告等,在長期不存在的選書論中,期待會有更多的主要著眼于學習支援的議論和事例報告。
另外,除了去收集刊登在教學大綱上的資料之外,把握其利用情況并對其進行評價,進而提高利用率的活動也很重要。立命館大學導入了圖書預約制度,提交課程所需的論文題目之時,通過將指定的參考圖書更改為短時間利用等靈活運用,來制定一個支援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體制。
2.2 學習用藏書的信息傳達
學習用藏書的信息傳達,包含新到圖書指南以及刊登在教學大綱上的圖書指南等服務,但那也不是特別讓人耳目一新。雖然電子書和網(wǎng)頁版辭書、百科辭典也在不斷普及,但在現(xiàn)在還沒有需要特別記載的文獻。
在這里,決定采納圖書館展示作為學習用藏書的信息傳達方式。在公共圖書館中,提高資料的可視性,并提高其關注度,計劃展示是基于這樣的明確意圖在實行的。對于這一點在大學圖書館中,倒不如說是有強烈的意愿想將貴重資料展示給一般市民吧。圖書館展示被評價為,是為了提高觀看者對資料的興趣、求知欲、活用圖書館資料的積極性等,是畢生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照這個情況再繼續(xù)發(fā)展,就有可能成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一項服務。向學生介紹他們平常看不到的資料,介紹特定的知識領域、研究成果的圖書館展示,可以說是對學生提供學習用藏書的信息傳達服務。
3 支援學習的情報收集教育(圖書館利用者教育)
近年以“情報收集教育”的名稱來開展的大學圖書館利用者教育,產(chǎn)生了更多的事例報告。
根據(jù)《日本的圖書館2006》,大學圖書館的利用教育狀況,圖書館利用指導在1338所大學圖書館中有495館實施(約37%)一館平均288.9人參加,數(shù)據(jù)庫檢索等講習會有383館實施(大約29%)一館平均111.0人參加。一方面,文獻檢索講習會有566館實施(約42%),一館平均1.7人參加。利用教育的實施率在不斷提高的同時,大學圖書館慣用的文獻檢索中心的利用教育,可以說是完美地隔離了利用者吧。從情報探索法中心,到以小論文作成法為起點的情報收集教育的轉換,是大學圖書館以后的任務。
作為圖書館情報收集教育的產(chǎn)物,產(chǎn)生了很多優(yōu)秀教材。在慶應私塾大學,網(wǎng)羅了從信息評價到論文生成的有包括性的情報收集,以此為對象,開發(fā)了網(wǎng)絡個別指導教材《KITIE》。其后,針對新生學習支援的網(wǎng)絡個別指導教材《PATH》也相繼作成公開。
在東北大學相繼出版的情報探索教材——《東北大學的學生信息探索基礎知識》,是以論文作成的上下文為前提的內(nèi)容構成。在2007年集合了基礎篇、自然科學篇、人文社會科學篇的三篇,作為首次網(wǎng)羅了全校的學問領域的教材誕生了。教科書的編輯過程,顯然也是一個圖書館職員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這可以說也是特征之一。另外,在這些教科書的出版活動中,作為更進一步的副產(chǎn)物,一般書店的書籍出版也出現(xiàn)了。
從明治大學的情報收集活動中,誕生了能夠了解到大學圖書館全貌的書籍——《從零開始了解大學圖書館》。雖然以“對剛進入大學想要認真努力學習的大一新生來說最為合適的了解圖書館入門書”的稱號而聞名,倒不如說是對大學圖書館新鮮人來說最合適吧。
《情報達人》,是經(jīng)圖書館員和教師編纂的最新的利用者教育印象教材。此教材,是從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情報活用法,到企劃書、課堂小論文、論文執(zhí)筆,全面網(wǎng)羅情報收集,在大學圖書館的講習會上可以直接引用其內(nèi)容。
在圖書館講習會上的新生教育技法和宣傳戰(zhàn)略、以及媒介的活用,皆對實施情報收集教育而言是重要因素。認識到這些不限館種都可以應用于情報收集教育,很有參考價值。
4 支援教育的情報收集教育(授課支援)
4.1 一部分學科的實行和獨立學科的實行
近年,大學的第一年度教育正在導入中,關于“第一年度教育”,最為人所知的教材——于2002年出版的《通往知識的階梯》(黑潮出版),已經(jīng)被100所以上的大學所采用。大學的第一年度教育中的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成立,可以說也是趨勢之一。
在東京文藝大學,經(jīng)過2006年度的實驗觀測,從2007年度開始,作為共通學科“情報處理”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正式開始了情報收集教育支援。實現(xiàn)其之前的事例報告,在今后能為考慮與教師合作來實施情報收集教育的圖書館提供參考吧。在神戶藥科大學,為配合日本藥學會所整理的藥學教育的“模型 核心課程”,對授課實行藥學教育支援。
明治大學從2000年度開講《圖書館活用法》,根據(jù)獨立學科,圖書館繼續(xù)以與教育有關的內(nèi)容為主題。從2007年度被有教育部特色的大學教育支援計劃(特色GP)所采納,期待今后的出色結果。東北大學也于2004年度開講獨立學科,和教師合作實施以小論文寫成法和信息探索法為支柱的授課。
4.2 大學的評價動向
一方面,立足于這些情報收集教育的實施經(jīng)驗,不斷嘗試對其進行評價就是近年的特征吧。
三重大學,是積極實施情報收集教育的學校之一,有著數(shù)量頗多的成果報告。在整理對學生還有教師的問卷調(diào)查評價的同時,也表明了情報收集教育是大學圖書館的主要優(yōu)勢這樣的見解。另外嘗試活用免費軟件“Moodle”的講習會運用,也表示了e-Learning帶來的發(fā)展可能性,頗有意思。
嘉悅大學嘗試的成果測試,作為情報收集教育的簡易評價方法,其目的是希望接下來會有更多的事例報告。通過積累大量事例,也確立了具體的測定手法吧。文教大學的成果評價,是采取更加高端的手段,去研究圖書館利用與學習成果之間的關聯(lián),期待其研究的發(fā)展。
4.3 大學的情報收集教育的再構筑
慶應私塾大學,是一所從很早開始就實施了情報收集教育的學校。從其經(jīng)驗中,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存在于90分鐘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講義中,“學生在實際大學學習中將學習和課題的條理分隔開來”這一點上。不局限于此,以“與學生的實際課堂論文執(zhí)筆的實踐結成一體的情報收集教育”為目標,也和教學生學習方法的學科“學術與技巧”有關,但這仍然是受教師主導的教育。另外,作為此學科成果的《學術與技巧》,成為了文科系大學的第一學年教材,內(nèi)容極佳。
另外該大學湘南藤澤校區(qū)的學科——資料搜索法,是只對圖書館員開講的課程。從對此學科的學習完成者的小測試以及自我評價的結果中,來確立授課評價,這也是作為課題來展示的。通常,意圖推動情報收集教育走向最前端的積極性是顯而易見的。成為這些活動中心的市古指出“真正可以賦予學生思考力和學習力的場所,恐怕不是來自《情報探索法》,而是著手于真正的課題”,正如所指出的那樣,最立竿見影的不是情報收集教育這個部分,而是實際的具體的配合授課進展的教育。
在大阪女子學院,情報收集教育于1980年代開始實施,于2004年正式開始的引進必修學科“情報的理解和活用”,此學科中,對于被制定好的課題,如果不具體活用圖書館的話,到頭來還是無法順利進展的。根據(jù)這樣的課題設定,實施培養(yǎng)調(diào)差研究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的教育。進而活用由e-Learning帶來的雙向交流功能,通過把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反饋給學生,去實現(xiàn)可以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的授課。圖書館,就是一個具有e-Learning之上的學習支援功能的位置。在八洲學園大學的e-Learning圖書館學學科的事例報告中,將圖書館放在了學習中心的位置上,其學習指導和成果評價的實際情況也可從中得知。
最后,雖然是與情報收集教育不同的視角,千葉大學通過負責聯(lián)絡調(diào)整的圖書館員的活動,來嘗試教育支援,隱藏多種可能性而引人注目。另外,雖然不是發(fā)生在日本的事例,美國厄勒姆學院的學習、教育支援的事例報告,也是概括性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內(nèi)容。
4.4 學校圖書館的動向
授課中的情報收集教育的最佳實踐事例,就屬山形縣鶴崗市立朝陽第一小學的事例了。第33回圖書館獎上獲得大獎的圖書館活用教育,是基于“將學校圖書館視為學校經(jīng)營的核心”的理念之上,教師和學校圖書館管理員一起努力建立起來的?!安⒉皇侵皇菃渭兿矚g看書,又會讀書的孩子就好,或者會查閱書本資料就好,能讓孩子們逐步扎實地掌握學識的“有效活用圖書館的授課”,才是所有圖書館的應當學習的榜樣。
從這樣的授課嘗試中產(chǎn)生的為活用圖書館的“圖書館智益游戲”,作為既能提高利用者的學習積極性,又能讓學習效果變得更好的教材,也適用于大學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情報收集教育。另外,一直以來支持著這一系列活動的五十嵐的著作,是將圖書館活用教育視為最根本并付諸實踐,傳達一名圖書館員意愿的名著。
5 總結
綜上所述,與圖書館的學習、教育支援功能有關的文獻范圍越來越廣泛。圖書館明確意識到圖書館作為學習、教育基地的社會性作用,也向社會和教育機關主張這個觀念,同時也有開展服務活動的必要。為了去均衡地滿足資料保存、職員的勞動力、利用者的便利性和滿足感,期待會有更多的議論和實踐。
參考文獻
[1]米澤 城. 提高學習積極性的的圖書館服務. 大學時報. 2007, (315).
[2]福島 聰. 書與人的邂逅之地. 情報科學與技術. 2007, 57(4).
[3]木戶 浦豐和 等. 從展示會開始的大學圖書館的全新可能性. 大學圖書館研究. 2007, (80).
[4]五十嵐 太郎. 作為空間的圖書館. 情報科學與技術. 2007, 57(9).
[5]慶應義塾大學日吉媒體中心. “KITIE”. http://project.lib.keio.ac.jp/ki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