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虧秀
摘要:論文調查了湖南省衡陽市6所高校體質弱勢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現(xiàn)狀,歸納分析了體質弱勢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存在的各類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3項應對策略。
關鍵詞:體質弱勢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查應對策略
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的飲食水準也普遍增高,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漸弱,從而導致下一代形成了不愛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使得當代大學生的體質越來越弱。最突出的問題的是當代大學生在肺活量、體能和身體機能等方面較90年代的大學生有明顯的降低。大學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逐年攀升。在校大學生健康特征也朝著多樣化發(fā)展。肥胖生的比例明顯增加,瘦弱生的比例迅速下降,高度近視、大齡、殘障、病弱學生的數(shù)量連年增加,這給高校正常的體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1.調查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南華大學、衡陽師范學院、湖南工學院、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獨立學院)、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獨立學院)、長沙醫(yī)學院衡陽校區(qū)等6所高校的部分體質弱勢群體學生。
1.2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依照調查的目標與要求設計調查問卷,并通過訪談方式收集意見對設計的調查問卷反復修改。在發(fā)放問卷前,調查者請專家對本問卷進行效度評定。
體質弱勢學生認定是根據(jù)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體檢單和教師平時了解的具體實際情況對比《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來判定。最終在上述6所高校中隨機選取了450名學生作為本次調查的對象,此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45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402份,回收率為89.3%
1.2.2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調查獲取的第一手數(shù)據(jù)均用SPSS16.0處理,并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數(shù)理分析。
2.結果與分析
體質弱質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受自身條件的影響,衡量受影響的程度的項目主要有鍛煉動機、項目、次數(shù)、鍛煉持續(xù)的時間和強度等。
2.1體質弱勢的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
體質弱勢的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很單純,即增強體質。這與本次調查的結果相同。從性別維度來看,男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依次是休閑娛樂(35.7%)、應付考試(24.3%)、心理調節(jié)(21.5%)、無所事事而去鍛煉(18.5%);女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動機依次減肥健美(64.8%)、應付考試(21.2%)、休閑娛樂(14.0%)。本次調查還發(fā)現(xiàn)體質弱質學生與一般學生對體育“增強體質”功能的理解均有深刻的認識,體質弱勢學生更為重視。應付考試上男女生之間相差不大。在興趣愛好一項上,處于比較低的比例。
2.2鍛煉的項目
體質弱勢學生在選擇鍛煉體育項目受自己身體素質的限制,也受他們經(jīng)濟水平和心理素質影響。多數(shù)情況下,體質弱勢學生選擇的體育項目以技術簡單、不需要體育教師指導,同時對場地要求也不高的項目。調查發(fā)現(xiàn),體質弱質學生選擇較多的體育項目依次為慢跑(29.8%)、羽毛球(26.2%)、騎自行車(21.4%),還有47.2%的學生沒有固定的體育鍛煉項目。調查結果顯示,體質弱勢的學生選擇的體育項目均是有氧運動,但對于保健價值較高的太極拳運動,選擇的學生幾乎沒有。從性別維度來看,女生傾向于選擇健身操,這也與她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相適應。由于體質弱勢的學生受身體因素限制,他們更傾向選擇與養(yǎng)生和康復密切聯(lián)系的項目。
2.3鍛煉的頻率
體質弱勢的學生的堅持鍛煉的意志相對薄弱,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也是本次調查的一項重要內容。調查結果顯示每周鍛煉三次上的男生占9.4%,女生占13.4%,每周鍛煉1-3次的男生占24.5%,女生占12.4%,一次以下的男生占22.8%,女生占17.5%。這一調查結果表明體質弱勢的學生并未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對堅持鍛煉的重要性雖有認識,但執(zhí)行不堅決,因此他們的健身意識是當前大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重點。
2.4鍛煉的強度和時間
鍛煉的強度與持續(xù)的時間也是體質弱勢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內容。調查結果顯示,體質弱勢男生只有40.8%的保持中等鍛煉強度,每次鍛煉持續(xù)時間為2-3小時/次的只占18.9%,而女生,鍛煉保持在中等強度的占28.7%,但持續(xù)的時間普遍比男生的人數(shù)多,2-3小時/次占68%。
2.5 鍛煉的不利條件
雖然各高校都建有優(yōu)質的體育運動場地,但對于體質弱勢的學生來說,不敢去哪些場地運動。害怕被沖撞受到傷害的學生占37.8%。由于體質弱勢的學生在體育技能不擅長,擔心別人對他體育能力的評價,因而羞于在場地上進行運動活動,這類學生占41.2%。除了心理因素之外,還有肥胖、超重和慢性病的學生也不在少數(shù),占21.0%。
3.應對策略
3.1 加強對體質弱勢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重要性教育
學校體育教學是全民健身事業(yè)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陽光體育事業(yè)效果最為有效的方式。除了在課堂上滲透體育鍛煉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意義之外,還要讓學生明白參加體育鍛煉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全民素質提升社會事件。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強烈動機。作為高校,還要為體質弱勢學生參與鍛煉的條件,比如開展各類賽事,讓體質弱勢學生參與其中,為充分發(fā)揮體質弱勢學生的潛能,引導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條件參與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體育活動,以培養(yǎng)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習慣。
3.2 構建適合大學現(xiàn)實條件的體育與文化發(fā)展模式
高校應該借鑒體育運動與文化發(fā)展成功的模式,建立能滿足大學各類學生人群運動的競賽體制,對于參賽的要求可以適當降低,旨在提高大學生體育競賽的參與度。同時還要為大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體育文化氛圍,比如在重大國際賽事期間,組織大學生一起觀看,以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意識和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值得一提的是,高校體育文化模式不能照搬社會體育文化模式來運作,而應突出學校作為“教育基地”的特色,以育人為主導,以經(jīng)濟為輔助,構建一個良性互動的發(fā)展模式。也可以將這一模式推向市場,打成品牌,通過“市場之手”為高校贏得聲譽,同時還能為學校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贏取必要的資金支持,減輕學校預算壓力。
3.3 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建立關愛體質弱勢學生群體的常態(tài)機制
體質弱勢是可以通過鍛煉來解決的。為了保證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有一個健康體魄,要建立以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與高校建立關愛體質弱勢學生群體的常態(tài)機制,學校負責具體落實,比如學??梢葬槍w質弱勢學生制定改進體育教學的措施,建立學生健康檔案等。
參考文獻:
[1]余玲.普通高校體質弱勢群體學生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0(4).
[2]王漢臣.普通高校體質弱勢群體學生體育健康促進干預對策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3(2).
[3]曾錫銀,徐芝芳.寧夏高校體質弱勢群體學生體育活動現(xiàn)狀調查分析[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
[4]馬春偉.運城學校體質弱勢群體學生體育活動現(xiàn)狀分析[J].運城學院學報,2014(5).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2014年立項課題“湖南省高校體質弱勢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批號14C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