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20世紀的最佳小說之一,其作者菲茨杰拉德是美國“迷茫的一代”和“爵士時代”的代表人物,小說通過講述蓋茨比對美國夢的追尋過程,清晰地再現(xiàn)了當時美國人的生活狀態(tài),展現(xiàn)了一戰(zhàn)后人們的精神世界。本文將從美國夢的追尋、實現(xiàn)和幻滅三個方面分析蓋茨比的美國夢,解讀美國夢幻滅的原因。
關鍵詞:蓋茨比 美國夢 追尋 幻滅
美國是一個全民崇尚夢想的國家,美國人始終堅信,只要勤奮、努力和自信,終會實現(xiàn)自己的美國夢。富蘭克林、林肯等偉人的豐功偉績足以讓美國人堅定信念。在美國人眼中,這種不斷進取的精神是美國夢的精髓,為走在追求夢想道路上的人們指引方向。然而到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夢成了迷惘、頹廢的象征,早期勤儉節(jié)約、嚴于律己的精神已被鋪張浪費、享樂無度所取代??v觀美國文學史不難發(fā)現(xiàn),研究美國夢的作品甚多,但司各特·菲茲杰拉德對這一主題的研究是無人能及的,他的作品《了不起的蓋茨比》享譽美國文壇,是講述美國夢的典范之作,故事中的主人公蓋茨比顯然是當時的美國社會中“迷惘的一代”的真實再現(xiàn),生動地展現(xiàn)了美國爵士時代利欲熏心、世風日下的社會現(xiàn)狀,同時也展示了一戰(zhàn)后美國上層社會紙醉金迷和奢侈成風的社會現(xiàn)狀。
一 美國夢的追尋
美國夢是美國人心中的信仰。在當時的社會,人們將物質的成功作為精神追求的前提,財富量成為評判一個人成功等級的標準,在美國人心中,幸福已經(jīng)和金錢畫上了等號,《了不起的蓋茨比》正是在這種意識形態(tài)下應運而生的。小說記敘了蓋茨比的成功發(fā)跡史和其追求愛情的慘敗結局,蓋茨比對財富的追求使他被認定為美國財富夢的典范。蓋茨比最初的美國夢就是實現(xiàn)自己的財富夢,為了擺脫貧困的出身,他自少年時代起就嚴格約束自己,為自己制定了《時刻表》和《個人決心》。他嫌棄自己的父母,為自己卑微的出身感到羞愧,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17歲那年他更改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改名為杰伊·蓋茨比,追隨靠非法生意發(fā)跡的百萬富翁丹·科迪,在目睹了丹·科迪揮金如土、縱情享樂的生活后,蓋茨比認為財富可以實現(xiàn)一切美好的愿望,于是他確立了自己的奮斗目標——獲得金錢與財富。他勾畫著自己的藍圖,朝著目標不斷邁進,最后贏得了丹·科迪的信任,體驗到財富帶給他的滿足。丹·科迪死后,蓋茨比又結識了黑道頭目邁耶·沃爾夫山姆,兩人買下了紐約和芝加哥許多街邊的藥店,一起在那里販賣私酒,獲得暴利,大發(fā)橫財。在那個窮奢極欲的年代,大多數(shù)年輕人都被金錢所腐蝕,拋棄了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盲目地縱情享樂,只注重感官上的滿足與刺激,慢慢與曾經(jīng)的“美國夢”背道而馳,精神世界一片混沌。而蓋茨比卻清醒地意識到,他的夢想遠不是僅僅追求財富那么簡單,比起財富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
蓋茨比的精神世界因黛西的出現(xiàn)而變得璀璨,黛西像白銀一樣閃閃發(fā)光,像公主一樣高貴,黛西的高傲和優(yōu)雅深深地吸引著蓋茨比,她的世界陌生而遙不可及,幸運的是,他的軍裝掩蓋了他貧寒的出身,和黛西在一起時,他的虛榮心迅速膨脹,愛情賦予它勇氣讓他堅定了成為有錢人、躋身上層社會的信心,上前線前兩人的定情之吻讓蓋茨比把生活的美好希望全部寄托在與黛西的愛情之上。換言之,此刻的黛西成為了蓋茨比所要追逐的美國夢。然而蓋茨比不知,在他遠赴他鄉(xiāng)的五年時光里,他愛上的女孩早已另嫁他人,正是與她門當戶對的富家子弟湯姆,她也變成一個驕奢淫逸,愛慕虛榮,樂于尋求刺激的淺薄女子,但蓋茨比依然能從她身上看到圣潔的光彩。黛西的美貌充滿了誘惑,與她對視的那一刻他不自覺地神采煥發(fā)、熱情洋溢,蓋茨比不惜編造謊言,隱瞞自己的貧窮出身,為自己戴上上流社會人士的面具,將金錢作為他實現(xiàn)愛情的手段,他一廂情愿地以為,金錢終能幫他贏回伊人芳心。
二 美國夢的“實現(xiàn)”
一戰(zhàn)期間,美國本土并未遭受戰(zhàn)火,反而在戰(zhàn)爭中大發(fā)橫財,戰(zhàn)后經(jīng)濟空前繁榮,社會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們沉浸在這喜悅里,終日享樂,過著空虛的生活,以致道德淪喪,人們的精神被金錢腐蝕,縱情享樂已蔚然成風,人們不擇手段地獲取財富,把擁有財富當作成功的標志,通過炫耀財富來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羨慕,他們用金錢衡量一切,用金錢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連美好的愛情也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蓋茨比實現(xiàn)了從一名不文的窮小子蛻變?yōu)榘偃f富翁的美國夢,和其他的富人一樣,蓋茨比開始享受財富帶來的快樂。與其說財富是他的夢想,不如說他的終極夢想是黛西,而黛西是一個愛慕虛榮的的女子,蓋茨比所有的追求都只為博得黛西的注意,蓋茨比深陷這一理想不能自拔,他的信仰發(fā)生了改變,他從感情的失敗總結出一個真理:財富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財富可以幫助自己挽回黛西的愛情。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愛情夢想,蓋茨比買下了黛西家對面的豪宅,并將它裝飾得如市政府般氣派華麗,在每一個無助的夜晚,他看著黛西的燈光久久不眠,內心無數(shù)次幻想他們的未來,蓋茨相信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他信奉那盞幽綠的燈光,相信這一理想的實現(xiàn)近在咫尺,總有一天……為了引起黛西的注意,蓋茨比常常通宵達旦地舉辦奢華的舞會,款待八方來客,每到周末,他的豪華轎車從早到晚一直來往于市區(qū)和他家,不斷地接送客人,盡管很多客人都是他素未謀面的,除此之外,還有別的車輛負責去火車站接所有的班車,盡管如此,很多賓客卻從未曾見過舉辦宴會的主人。在他的精心安排下,終于與黛西重逢,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把黛西領到自己的豪華別墅,向黛西展示他那數(shù)不清的名貴材質的襯衣,將他們如天女散花般拋在黛西面前,鋪滿了整張桌子。如他所愿,黛西被自己的虛榮所吞噬,將頭埋進襯衣堆中嚎啕大哭。蓋茨比的豪華別墅和汽車,華麗的游船,名貴的衣服都向黛西展示了他高雅的品位和富足的生活,那一刻蓋茨比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對于蓋茨比來說,他所展示的一切并不是東西本身,而是他所獲得的成功和他追求的財富夢的實現(xiàn),更是他追求愛情夢的精神寄托。
蓋茨比將自己人生夢想的賭注全部壓在黛西身上,一直沉醉在過去兩人相戀時的美夢之中,盡管也曾察覺黛西的庸俗和虛偽自私的天性,但他的思想已經(jīng)被回憶所吞噬,被自己編織的美夢所蒙蔽,與黛西的重逢和短暫的相處更加讓他無法自拔,正如菲茲杰拉德所說:“他的幻夢超越了他,超越了一切……”他絲毫未感覺到現(xiàn)實中唯利是圖的黛西與自己心中完美女神的差距,并且不斷地用舊夢掩蓋現(xiàn)實,在幻覺中設想未來,期待一切都可以恢復到五年前的模樣。所以他總是憑借自己的激情和想象力點綴和黛西在一起的每一刻,渲染每一個細節(jié),用幻想裝飾自己的浪漫美夢。
三 美國夢的幻滅
蓋茨比一直活在自己幻想出的理想世界,苦苦追尋著他那所謂的愛情之夢,這也注定了他的美夢終將被殘酷的現(xiàn)實摧毀,也許他到死也沒料到自己的一切都是被心中那個高貴典雅、美麗純潔的黛西親手摧毀的。黛西與他“重溫舊夢”并不是對他余情未了,更不是情不自禁,而是被蓋茨比的財富所吸引,她把財富當成對寂寞空虛心靈的慰藉,同時緩解丈夫出軌帶給自己的傷痛,宣泄內心的憤怒,因此,黛西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填補自己的感情空缺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她眼里,蓋茨比的愛毫無價值,只是自己滿足欲望的工具,她一步一步將蓋茨比編織的美夢毫不留情的撕碎。
蓋茨比曾經(jīng)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堅信可以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獲得成功,然而為了黛西,他放棄了曾經(jīng)的信仰,做起了違背道德和法律的生意。當黛西得知蓋茨比是通過非法販賣私酒成為百萬富翁的事實后,她對蓋茨比的“感情”頃刻間煙消云散,盡管她看到了蓋茨比為自己付出的一切,她還是毫不猶豫地離開了蓋茨比,回到了冷漠、卑劣、陰險的湯姆身邊。在她看來,蓋茨比無法掩蓋他出身卑微的事實,他與黛西階級的差別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為保住自己上層社會的地位和奢華的生活,她必須回到湯姆的懷抱。她做出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殘酷決定,讓蓋茨比去做她的替罪羊。蓋茨比死后,她不僅沒有參加蓋茨比的葬禮,連一束花都沒送,甚至連一個問候的電話都沒打,而是選擇和家人一起啟程去歐洲旅游,黛西用最殘忍的手段害死了蓋茨比,保全了自己。蓋茨比未曾料到分開的五年里黛西的世界已經(jīng)被金錢腐蝕,早已不是他心中那個純真美麗的女神,只是一個擁有美麗驅殼的勢利女人。
蓋茨比將黛西視為夢想的重要部分,黛西的背叛導致了蓋茨比夢想的破滅,無論是愛情夢還是財富夢,蓋茨比最終沒能得到絲毫救贖。蓋茨比更是為這個遙遙無期的夢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正如威廉·??思{所說:“夢想走近了就不安全……如果夢存在的時間過長,就注定有人受傷害”。
蓋茨比早期的奮斗史是一個純潔的美國夢,他有對夢想的追求,對理想的渴望,對現(xiàn)實的反抗,他雖然出身卑微,但是從為自己制定的《時刻表》和《個人決心》中看,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他“注定是要出人頭地的”。然而后期的發(fā)家史則讓他失去了道德底線,違背了自己的初衷,美國夢的本質發(fā)生了改變。他用財富做包裝,想要掩蓋住自己卑微的出身,想要融入上層社會,用一種美國式的開放得到上層階級的認可。他將愛情和財富畫上等號,簡單地認為擁有了財富黛西就會回到他的身邊,一切都會回到五年前的樣子。他為自己編造了一個華麗的美夢,財富為經(jīng),愛情為緯。然而他忽略了一點,人都是會變的,尤其是在整個社會都充斥著奢靡氣息的大環(huán)境下,他的黛西,他的愛情,他的美國夢早就與最初的期待背道而馳了,他短暫的一生注定要以悲劇收場。
四 結語
蓋茨比為夢想而生,也為夢想而亡。他追尋著美國夢的同時也從未放棄追求黛西,對他而言,他的夢想與黛西從未分離過,黛西是他精神的支柱,也是他追尋夢想的見證。然而所有的榮華富貴愛恨情仇都如同幻夢一般短暫而虛幻,他成了美國夢的犧牲品,連同他的美國夢一起化為泡沫消失在爵士時代的喧囂之中。蓋茨比的死不僅是一個生命的終結,一個美國夢的破碎,更是一代美國人夢想的破滅。美國夢自出現(xiàn)的那天起就給人無限的期望,給了人們奮斗的方向,然而被金錢和欲望裹挾的夢注定會偏離預想,成為黃粱一夢,夢想破碎的那一天,所有繁華終將落幕。正如菲茨杰拉德說的那樣,美國給予人們無限的希望,說這希望會實現(xiàn),而實際上它卻永遠不會……
注:本文系牡丹江師范學院校級教學改革重點項目:“英美文學”課程綜合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4XJ-16010)。
參考文獻:
[1] Bloom,Harold.F.Scott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C].New York:Infobase Publishing,2010.
[2] Cooperman,Stanley.F.Scott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66.
[3] Fitzgerald,F(xiàn).Scott.The Great Gatsb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09.
[4] 陳晶:《從〈了不起的蓋茨比〉看美國夢的崛起和幻滅》,重慶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5] 劉海霞:《〈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夢想、幻想和幻想破滅》,《外語教育教學》,2013年第3期。
(崔姍,牡丹江師范學院應用英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