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賢
1生理特點
仔豬斷奶后營養(yǎng)物質的來源與斷奶前有所不同,獲取能量由主要通過消化脂肪改變?yōu)橹饕ㄟ^消化淀粉。此外,仔豬體內的胰脂肪酶、胰凝乳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等的活性降低。另外,斷奶后仔豬的小腸在完整性、功能和結構方面都發(fā)生明顯變化。仔豬斷奶后體內的抗體水平明顯降低,增強對細胞免疫力的抑制,血液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數量減少,從而導致抗病能力和免疫力降低。仔豬皮下脂肪少,被毛稀疏,大腦皮層沒有完全發(fā)育,體溫調節(jié)功能不完善。斷奶后,仔豬無法通過母乳獲取乳糖來促使乳酸的生產,而其自身又無法分泌足夠的鹽酸來使pH值保持在較低水平,導致胃內pH值過高,不能夠分泌足夠的酶,造成無法充分的消化營養(yǎng)物質。這些未完全消化的營養(yǎng)物質大部分會進人大腸,并在這里成為適宜病原微生物作用的底物,從而促使病原菌大量進行繁殖,導致仔豬發(fā)生腹瀉。
2科學的斷奶方法
斷奶日齡。哺乳仔豬一般在21~28日齡進行斷奶。仔豬在21日齡施行斷奶,能夠使每頭母豬全年提供的仔豬數量增加一頭,同時能夠使母豬哺乳期間的失重相對減少,還能夠減少母源性疾病的傳播。與仔豬21日齡斷奶相比,在28日齡斷奶的仔豬體重增加,并能夠減緩斷奶應激,同時更有利于促使母豬恢復生理機能。這是由于母豬在分娩后35天左右,即28日齡的仔豬斷奶后1星期,其子宮正好能夠恢復到最佳狀態(tài),從而利于發(fā)情配種,使母豬的使用年限延長。
斷奶方式。仔豬主要有一次性斷奶、逐漸斷奶和分批斷奶三種斷奶方式。一次性斷奶法是指將母仔一次性完全分離,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斷奶方式,該方式操作簡單,在規(guī)?;B(yǎng)豬場比較適合,但這種方式對仔豬造成的應激最大,同時母豬更容易發(fā)生乳房炎。逐漸斷奶法是指仔豬斷奶期間間歇性的與母豬分離,逐漸減少每天的哺乳次數,最后進行一次性斷奶。分批斷奶法是指根據仔豬用途和體重大小分批進行,一般體重大的壯仔先進行斷奶,留作種用或弱仔則稍后進行斷奶。無論選擇哪種斷奶方式,都要求仔豬離乳時的體重在5.5kg以上,如果在28日齡斷奶則要求體重達到7.5kg。斷奶后,要將母豬趕走,將仔豬留在原圈繼續(xù)飼養(yǎng)1星期,然后再轉入保育舍。
3合理飼喂
飼喂優(yōu)質飼料。仔豬斷奶后,必須給其飼喂優(yōu)質的飼料,推薦體重為7~10kg仔豬的日糧營養(yǎng)標準是含有18%的蛋白質,0.95%的賴氨酸,每千克含有13.58MJ的消化能,并將適量的電解質、抗生素及多維菌素等添加在飲水中。
精細飼喂。仔豬斷奶后,在前3天要適當進行限飼,通過少喂多添的方式使飼喂量逐漸增加,并根據仔豬的具體情況適當使用抗生素藥物。斷奶仔豬轉入保育舍的前3天,飼喂要采取少喂多添的方式,一般每天飼喂7~8次即可。3天后,如果仔豬沒有出現任何異?,F象,投料則可按照正常的投喂方式,但必須保證供給新鮮飼料,還要注意隨時檢查飼料箱是否有尿液或糞便等污物,如果發(fā)現污染則要立即進行清理,并對料槽定期進行清洗。
適時應用酶制劑和調味劑。據報道,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酶制劑能夠有效彌補其早期斷奶時體內缺乏的各種消化酶,從而使其消化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的能力明顯增強,減少腹瀉的發(fā)生,確保生長速度保持正常。在斷奶仔豬飼料中添加調味劑,能夠緩解不適氣味,同時刺激唾液、胃液和胰液的分泌,使其食欲增強,從而使采食量增加。
4日常管理
訓練仔豬形成“三定”的習慣,即在固定地點采食、休息和排糞尿。為確保仔豬在固定地點排糞尿,在分欄時則在每欄定點位置放有仔豬糞便。仔豬進行調教3~5天,大多數能夠形成到固定地點排糞尿的習慣,這樣不僅方便清掃糞便,還可使豬舍保持干凈。欄舍每天必須進行3~4次清掃,確保欄舍內清潔衛(wèi)生。夏季,可選擇在上午9時左右對豬舍進行沖刷,且每星期進行1次消毒。
斷奶仔豬在溫度為25~26℃環(huán)境中生活比較適宜。對于復式豬舍來說,達到該溫度相對比較容易,但對于單列式豬舍,則需要通過采取適當的保溫措施。此外,仔豬圈舍內要保證干燥、保暖、衛(wèi)生、通風,創(chuàng)造良好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這樣能夠明顯降低發(fā)病率,提高成活率。
斷奶仔豬注射各種疫苗后,如果一切保持正常,則要進行驅蟲,將體內外寄生蟲驅除干凈。驅蟲藥可選擇阿維菌素、蟲克星、左旋咪唑、伊維菌素等。第一次驅蟲后,經過大約1星期要再進行第二次驅蟲,可以更換使用不同的驅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