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瑞丹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網(wǎng)絡(luò)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當下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不斷沖擊著學生的知識構(gòu)成,學生閱讀空間日漸狹小,閱讀品位日漸降低,出現(xiàn)了不少學生認為學古典詩詞落伍、不夠時尚的現(xiàn)象。目前學生的知識已不僅不能滿足對古詩詞考查的要求,更不能滿足日常鑒賞品味的要求。試圖利用誦唱經(jīng)典古詩詞的形式,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從而用學生輕松樂見的方式來從根本上改變古詩詞教學落后的現(xiàn)狀,解決古詩詞積累及理解等方面的問題。
關(guān)鍵詞:誦唱法;古詩詞;適時反饋
《廣東省義務教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2012年版)》中要求:“古代詩文教學要以誦讀積累為主,以整體感知為主。以課標推薦背誦篇目和教材設(shè)置精讀課文作為重點學習內(nèi)容,其他篇目則以學生自讀為主,獨立思考。要防止學生走向字字落實、句句講解的繁瑣串講模式?!笨鬃诱f:“不學詩,無以言。”在素有“詩國”之稱的國度里,古詩詞凝練的語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達意值得我們回味品評。今天,古詩詞不僅納入高中生能力考查的范圍,還起到學習語言、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的作用。所以,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古詩詞教學。
一、高中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
在高中階段,學生在三年的時間要學習語文必修一至必修五,選修1-15,共20本書,從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到唐詩宋詞,可以說教材已為我們實施古詩詞教學提供了充足的載體,但縱觀我們的教學實踐,情況卻不容樂觀。
我從教師教學和高中生學習古詩詞兩個角度,分兩個層面來看目前高中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師層面:教法落后,課堂低效
當前,許多語文教師在教學古詩詞的時候往往存在一種模式化教學:“解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文學常識—分析關(guān)鍵字—解釋句子含義—概括主旨或詩人表達的情感—賞析寫作特色”。篇篇古詩詞逐字逐句串講,老師講得多,學生自己體悟得少,且僵硬、呆板的教學方式多年不變,結(jié)果必然造成古詩詞教學的低效,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激情,讓最富空靈性、最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詩詞失去了它特有的魅力。在日益倡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教育中,打造高效課堂成為當下的流行趨勢。因此,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模式已顯然不適合新時期教學的要求。
2.學生層面:興趣不強,成績堪憂
隨著現(xiàn)代網(wǎng)絡(luò)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當下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不斷沖擊著學生的知識構(gòu)成,學生閱讀空間日漸狹小,閱讀品位日漸降低,出現(xiàn)不少學生認為學古典詩詞落伍、不夠現(xiàn)代的現(xiàn)象。此外,很少有學生是因為喜歡古詩詞、覺得古詩詞美才去讀,更多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動機就是為了應付考試。
目前,古詩詞儼然成了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一個瓶頸。高中古詩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學生對古詩詞毫無興趣,或者毫無知識需求,學習就很難持久下去。可見,進行古詩詞教學,首先要挑戰(zhàn)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比绻尮旁娫~走進課堂并能擴展到生活中來,教師教學能用一種比較輕松的方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得以激發(fā)并促進,那么我們的學生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感悟古詩詞藝術(shù)的魅力所在。
二、高中古詩詞教學的出路——誦唱法
古詩詞一般利用短短的幾十個字和涵蓋率很高的詞,卻表達了無比豐富的內(nèi)容。一般說來,古詩詞給人的感覺就是晦澀難懂,讓人捉摸不透。如果不是把《唐詩三百首》全部背會,如果不是欣賞了很多的宋詞與元曲,如果不是在反復地吟誦中逐漸體會詩人內(nèi)心充盈的感情,僅靠平時的現(xiàn)代漢語知識來閱讀古詩詞,都是很難理解的。因此,我們要讀懂古詩詞,就必須心里有對古詩詞的積累。
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從而達到積累的目的呢?我認為方法無需很多,只要學生能夠?qū)P闹轮?、持之以恒地去做,一招即可,那就是——誦唱法。
1.認識“誦唱法”
誦唱法,又可稱為誦唱古詩詞背誦法,是指在學習古詩詞時,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播放技術(shù),將古詩詞配曲演唱出來而達到背誦目的的方法。此法是借鑒了現(xiàn)代青少年喜歡說唱、以歌代誦的特點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方法。
誦唱法,就是反復地實現(xiàn)“唱—誦—唱—懂”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古詩詞的詞句牢牢印刻在學生的心里,久久不忘。以誦唱來帶動整個古詩詞教學可以簡化頭緒,重視學生的自我理解和感悟。不同形式的誦唱可以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涵詠詩歌,體悟詩意詩情,探求詩歌內(nèi)在的深層意蘊。這種方法特別受學生的喜愛,每天只要有一個學生唱起了第一句,全班學生就會津津有味地投入到誦唱的行列中,沒有老師的邀請,沒有學生說古詩詞題目,學生自發(fā)性地誦唱著,而且唱得那么整齊、那么投入、那么動聽。時而活潑輕快、時而優(yōu)美抒情、時而激昂奮進,悅耳的歌聲久久地回響在教室里。
2.實施“誦唱法”
(1)形成合力,搜集整理資料。單憑老師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此時必須要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讓學生之間既分工又合作,班級里形成合力,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luò)資料等高科技手段,收集所有能夠誦唱的古詩詞,或是收集所有與古詩詞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等輔助資料。
(2)引導誦唱,體悟感知。在誦唱時,加入作者、寫作背景等文學常識的介紹,增加學生對古詩詞文學常識的理解,引導學生對詞句蘊含感情的理解。
(3)適時反饋,激勵創(chuàng)新。導入對學生的評價機制,在誦唱時,提醒學生溫故知新,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
(4)創(chuàng)造機遇,提供舞臺。借鑒青少年表現(xiàn)欲旺盛的生理特征,利用文學社團活動、校園文化周活動等,提供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和舞臺,能更利于誦唱古詩詞活動的順利開展。
(5)方法得當,拓展延伸。古詩詞中有大量典范、精美的語文材料,我們平時多積累些千錘百煉、膾炙人口的名家名篇,以積累學生對古詩詞的感性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誦唱古詩詞不僅利在古詩鑒賞等題型,也利在其他題型的考查,如寫作等。此外,適當由古詩詞拓展到其他題型,由課內(nèi)拓展到課外,多方面、多角度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歷來是一個詩的國度。但是由于歷史原因、社會原因、教育的急功近利等因素,我們的古詩詞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教師要自我反省,學生也應該積極主動地尋求改變。當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也教無定法。古詩詞的教學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任何一成不變的方法都將是死路一條。但是,只要我們勇于踏出探索的第一步,用積極向上的思想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最終,古詩詞教學定會迎來喜人的收獲。
參考文獻:
朱敏.歌以詠懷 唱能成誦:古詩詞背誦指導探討[J].林區(qū)教學,2007(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