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風很重要,良好的班風會讓學生感到溫馨愉快,獲得學習和進步的情感動力,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良好的班風必定是由班主任帶起來的,作為班主任必須用愛心,悉心努力建設良好的班風。
關鍵詞:班風;班主任;愛心;悉心
班級是學生們在學校學習生活過程中所必須置身的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的風氣好,就會激發(fā)學生熱愛班集體、熱愛學習、熱愛老師和同學等積極情感,使得他們在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上獲得健康的、正效應導向的動力,確保他們能夠煥發(fā)最旺盛的學習熱情,取得更好的學業(yè)成績,塑造更健全的人格,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個班級的良好班風是怎樣培養(yǎng)和建設起來的呢?這里的因素固然多多,但最為關鍵的因素在于教師,尤其對于小學的班風建設說來,教師的作用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應該不斷思考與實踐,努力用愛心與悉心來建設良好的班風。
一、用愛心融洽師生關系,追求“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在良好的班風中首先要能使人感受到師生關系的和諧與親密,讓學生尊敬老師,信賴老師,愿意和老師進行心理活動的交流,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誨,達成“親其師,信其道”。
真心地關愛學生,能夠取得學生對自己的充分理解、信任是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小學生處于心理與性格的形成期,一切都很幼稚、很不穩(wěn)定,他們需要家長的撫育培養(yǎng),更需要老師的引導、矯正,尤其需要班主任的真心關愛,對于班主任老師的信任和依賴程度甚至于超過了家長。因而,班主任老師不能忽視自己的影響和作用,對學生應多一點關愛,少一些疏離;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急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指責。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允許學生在思想、感情和行為中表現(xiàn)出一定的獨立性,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活動空間,把學生作為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去引導和教育他們。要尊重他們的意愿和情緒,尤其是對待“問題生”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耐心與愛心,贏得學生的愛,用老師的真情關愛溫暖學生的心。
教師要有寬容的美德。寬容理解他人,遇事學會換位思考既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美德。所以在工作中能以這樣的心態(tài)面對孩子和家長,許多問題就沒有那樣復雜,一切都會變得輕松起來。許多時候,如果能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能理解和善待他們的問題和錯誤,能給予學生張揚個性的機會,這個集體中就多了一份快樂與祥和。事實上,中小學生就是孩子,他們再成長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只要教師能付出足夠的愛心,都會讓他們認真接受,他們也都愿意獲得班主任的真心關愛和格外關注,愿意做班主任眼里的好學生。
二、用悉心構建班級文化,讓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潤物細無聲”地施與每一名學生以積極的影響
班級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彰顯個性、實現(xiàn)發(fā)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學生成長的一方沃土。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過程經(jīng)歷、體驗感悟,將在他們生命發(fā)展的歷程中留下鮮明的痕跡。尤其是生動形象、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班級文化,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
要營造充滿童趣、溫馨明麗的班級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班級文化的表層,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屬于班級文化的“硬件”。整潔、明麗、溫馨的教室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性情、陶冶情操,給人以啟迪教育。班級物質環(huán)境也需要班主任的悉心經(jīng)營,應滲透班主任的深入思考與精心設計。諸如班級評比欄內容、位置,窗簾的顏色、質地,窗臺盆花的大小、品種,墻壁裝飾的類型、樣式,桌椅擺放的布局、分配……都要讓他渾然一體,精心又精巧。
要構建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文化。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應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班主任要時時刻刻做一個有心人,關注班集體里發(fā)生的一件件平凡具體的事,在班級建設過程中精心組織、細心培養(yǎng),努力和學生一起建構一個美好的成長環(huán)境。應該擁有自己的教育主張以及對班級的經(jīng)營理念,可以設計班徽,讓他形成班級的一種標志;通過班徽、班級口號、班歌等的設計與創(chuàng)造,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學生的健康心靈;建立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制度,引導學生共同努力,營造出和諧團結、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
要開展富于文化魅力的系列班級活動。教育最重要的莫過于放活學生的身心,讓他們心靈充滿著感動、快樂與輕松。應注重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擠時間、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有創(chuàng)意的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來全面鍛煉學生的品格,全方位增長學生的知識和才干,在體驗中發(fā)展。如在班級里結合節(jié)假日開展活動,像中秋節(jié)品嘗“同心”餅、三八節(jié)獻祝福等,還可以開展讀書匯報、辯論會、個人才藝展示會、走進軍營、參觀、等活動。真實的生活,多彩的活動,給予孩子們多層次、多角度的感受和體驗,升華著自己的真情實感,放飛了思想。
三、提高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扮好學生的精神感染者和行為示范者的形象
班主任靠什么去教育和管理學生?這主要靠的是班主任具有的人格魅力。提高班主任的影響力,關鍵是提高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影響力。
烏申斯基說:“班主任的人格對于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他們發(fā)展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yè)中的一切?!卑嘀魅蔚娜烁聍攘υ从诟呱械钠返滦摒B(yǎng)、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應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不斷修煉和完善自己,要具有高尚品格和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要以強烈的責任心,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工作,用自己良好的行為教育學生、激勵學生。
班主任的形象就是一種語言,它可以告訴任何一位教師、同學與家長,這是一個優(yōu)秀的、值得信賴的班級,并同時把對班級的期望與驕傲帶給他們。老師是公正的、平等的、關心和愛護學生的,這是每一個學生心目中的潛在意識,尤其是在現(xiàn)今社會大潮下,這更是學生家長對教師的殷殷期望。更要注意對學生“人”的特性的尊重。我們作為班主任可以在原有評“三好生”的基礎上,從不同側面多角度進行單項評比,發(fā)現(xiàn)著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如每學期都評選“學習小能手、小小翻譯家、勇敢鍛煉獎、小博士讀書獎、大大進步獎……”為師者應無愧地說:“我欣賞每一個學生?!弊屗麄兠恳惶於寄苈冻鰻N爛的微笑,每一天都在快樂中成長。
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說過:今天把種子播到整修得極好的土壤里去,遠不是明天就會長出幼芽的。若以這樣的哲理來看待班主任在建設良好班風中的作用,更要強調的是上述所論證的觀點在實踐中都要做到持之以恒。
作者簡介:
周金宇(1964~),女,吉林省永吉縣人,吉林市回族小學一級教師,大專。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