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國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面對從嚴治黨新形勢,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
大處著眼小處修身
修身為做人之本、立世之基。修身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是要從大的目標去觀察,從小的地方去動手。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立志高遠,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為人民服務的立場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從生活、工作中的小事做起,從具體的工作做起,積累到一定程度達到質的飛躍、達到修身的目的。
從主體性角度分析,修身是一種自度,而非教化。修身關鍵在于自修,在于自我的修煉,在于自覺,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是慎獨?!吧鳘殹敝f出自《禮記·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就是說,君子要在無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憑著高度自覺,按照道德規(guī)范行事,不做有違道德理念和做人原則之事。毫無疑問,它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曾國藩說:“自修之道,莫難于養(yǎng)心;養(yǎng)心之難,又在慎獨?!鄙鳘殻瑒t要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需要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苦難的磨煉。
二是清心。“清心”原是佛教用語,指保持本心、減少欲望。本心就是心正,就是向上、向善、包容、為公。要保持本心,必須減少欲望,“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特別是當今社會充滿著各種誘惑,更需要保持定力、減少欲望,遠離低級趣味。當然,清心還要避免功利心、計較心,要有滿足心和平常心。
三是讀書?!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我們要研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矛盾。要研讀專業(yè)書籍,掌握相關知識與能力,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各種專業(yè)知識。
四是仁義。仁義,屬儒家重要倫理范疇,本意為仁愛與正義,后經(jīng)發(fā)展成為傳統(tǒng)道德的最高原則,與禮、智、信合稱為五常。修身中所講的仁義,就是要行仁義之舉。仁義之舉并不是要求做什么驚天動地之事,而需要從身邊的點滴之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行仁義之舉要慎初、慎微。
五是思齊?!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這是儒家修身養(yǎng)德的座右銘。在修身中,黨員干部要注意向他人學習,特別是向先進人物學習?!叭诵斜赜形?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吐故納新、兼收并蓄,是自我修煉的一種好方法。
六是自覺。自覺是內在自我發(fā)現(xiàn)、外在創(chuàng)新的自我解放意識,是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修身是一種自我修煉,是發(fā)揮內因的作用。能否修煉完全靠自己的自覺,而非他人強迫。唐太宗深諳“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之理,主張“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不斷反省自己,認真傾聽和采納大臣的良諫,盡量避免自己的過失給國家?guī)淼溁肌?/p>
認識權力規(guī)范用權
嚴以用權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個是認識的問題,另一個是實踐的問題,也就是“知”和“行”的問題。“知”與“行”是相輔相成的,“知”是解決價值取向問題,是指導“行”的;“行”是實踐價值的,是認證“知”的。既要以“知”促“行”,又要以“行”促“知”,實現(xiàn)二者的有機統(tǒng)一,真正把嚴以用權貫徹落實。
在某種意義上,權力是一種支配公共價值資源份額的資格,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賦予的。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即權為民所賦。掌權者是受人民群眾的委托掌管權力,是代表人民群眾行使權力,而不是用來謀取私利和特權的。因此,權要為民所用,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
對權力有正確的認知只是嚴以用權的前提與基礎,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正確“行”權,真正把權力用在為人民謀利益上來。要規(guī)范使用權力,將人民群眾利益作為行使權力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將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要高效運行權力,積極作為、有效作為,履行與權力相匹配的責任,真正做到用權力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掌握權力不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就是不作為,不作為也是腐敗。要嚴格約束權力,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權力失去監(jiān)督就會產(chǎn)生腐敗,同時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固本培元謹慎律己
嚴以律己根本在于正確的思想認識,基礎在于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修行平時的言行。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一方面要認識到嚴以律己是立世之本、執(zhí)政之基;另一方面要認識到放縱自己就會迷失方向,失去敬畏之心就會胡作非為,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淵。要始終牢記“頭上三尺有神明”,這樣才能約束自己的言行。
于此,黨員干部要在以下方面下大力氣:第一,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只有在健康向上的人格基礎上,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道德人格體現(xiàn)了自律意識和自律精神,如果缺乏自律的意識與精神,任何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就不能內化為人的道德認識與道德信念。
第二,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健康心理有助于克服人的消極心理狀態(tài),增強心理承受能力,促進人際交往,增進社會的和諧。
第三,謹言慎行?!熬拥廊艘匝远酥校恃员貞]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蔽,則民謹于言而慎于行”。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謹言慎行要體現(xiàn)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
第四,勤學善思。學與思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和分析問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做到明辨是非,透析事理,避免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當然,嚴以律己還要做到經(jīng)常照鏡子,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及時總結自己的思想與言行,拾遺補缺,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
把握規(guī)律扎實謀事
謀事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前提,只有謀事實了才會有干事的實、創(chuàng)業(yè)的實。謀事要實,需要解決好前提、把握好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好標準。
解決好前提,一是要加強學習,認識規(guī)律。實踐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人的認識也應該隨之發(fā)展更新。這就需要我們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學習現(xiàn)代科學知識,不斷地解放思想、認識規(guī)律、創(chuàng)新理論。二是要深入調研,了解實際。我們在進行決策、制定方案和規(guī)劃時,決不能靠拍腦袋拍出來,而要通過深入實踐、調查研究。三是要提高能力,科學決策。只有觀念更新了、理念正確了,才會有正確的決策、正確的方法??茖W決策需要提高系統(tǒng)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并將系統(tǒng)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統(tǒng)一起來形成戰(zhàn)略思維,進而作出科學的決策。
把握好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根本上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立場,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堅持好標準,關鍵是要堅持實踐標準。一要看是否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謀事必須志存高遠,心系全局,務實求真,敢為人先,在工作中堅持知行合一,避免取小義而失大道。二要看是否滿足人民的利益需求。要懂得廣大人民群眾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眾的訴求當作謀事的核心內容,把群眾的所盼當作謀事的要義。三要看是否符合科學發(fā)展的要求。要把遵循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作為基本前提,把促進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作為前進動力,把實現(xiàn)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最終目標。
要干對事要真干事
創(chuàng)業(yè)要實,首先要干對事。習近平同志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所以我們做的事要有利于人民的幸福安康、有利于國家的繁榮富強、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方向不對是創(chuàng)業(yè)最大的不實。因此各級領導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不僅要干當下得人心、暖人心、穩(wěn)人心的好事實事,又要多干利長遠、打基礎、增后勁的實事;既要看“顯績”,又要看“潛績”。
其次要真干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領導干部真干事就要樹立科學的創(chuàng)業(yè)觀,堅持實踐觀點、群眾觀點和歷史觀點,把近期目標與最高理想結合起來,通過扎實勤奮的工作,為黨和人民作出突出貢獻。這才是奮發(fā)有為的領導干部的應有追求。真正給人民帶來實惠的創(chuàng)業(yè)工程,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需要一任接著一任持續(xù)不斷地奮斗,腳踏實地、敢于擔當,任何急功近利、短期行為,都不是真正的創(chuàng)業(yè)。
最后要干成事。肩負一方發(fā)展重任,僅僅有干事的激情和愿望遠遠不夠,還要有干事的能力和魄力。作為改革事業(yè)的引領者,廣大領導干部必須秉持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不逃避、不回避,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奮發(fā)爭先的熱情去勤奮工作,敢于承擔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對于一些難啃的“硬骨頭”,一定要有迎難而上不退縮、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大無畏勇氣,化挑戰(zhàn)為機遇,變困難為利好,做出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來。
心術端正行為老實
做人要實就要心術正、態(tài)度誠、行為真。
心術正,是做人要實的基礎。心術正就要襟懷坦白、公道正派,而不是居心叵測,為了私利不擇手段。心術正要求我們說話辦事不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心里想的和實際做的不一樣;工作生活不結“小圈子”,不打“小算盤”,不?!靶÷斆鳌保桓恪靶幼鳌?;履行職責不踏紀律紅線、不越道德底線、不破人格防線。
態(tài)度誠,是做人要實的前提。它是指對待人要真心實在、誠實講信用,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忠誠,對同事坦誠,對下屬真誠。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強化為民理念,對黨的使命忠誠,以扎扎實實的工作成效兌現(xiàn)對人民的承諾。對同事坦誠、對下屬真誠,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清清白白做事、坦坦蕩蕩做人。
行為真,是做人要實的關鍵。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老實人不是庸人,必須是能干事、會干事,并且可以干成事的人。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帶好頭,教育引導干部做人要實、行為要真,尊敬老實人、使用老實人,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在全黨全社會營造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的良好氛圍。
(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責任編輯:葉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