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
一個高考成績在青海省理科前5名的學(xué)生,上北大是眾望所歸。然而,不是每一個人都對北大有興趣,周浩最想考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自然,他的想法遭遇了家人和老師的一致反對。結(jié)果是他上了北大,卻真切地感受到了北大不適合他,從最初的努力到后來的自暴自棄,不難想象,他不拋棄北大,北大也會拋棄他。幸運的是,他后來選擇了北京工業(yè)技師學(xué)院,也最終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從而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體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考北大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可對于周浩來說,真的不適合。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興趣,這些話說起來容易,但真正面對抉擇的時候,卻是那么的不容易。在別人的眼中,一個能考上北大的學(xué)生,卻選擇了技校,是錯誤的??墒聦嵣?,是眾人錯了。錯在哪兒?錯在功利,錯在世俗,而不是從孩子的具體出發(fā),不真正尊重孩子。
從某種意義上說,周浩在北大的日子是在“浪費”人生,因為在北大的日子里,他過得“痛不欲生”,每天接受的都是純粹的理論讓他頭腦發(fā)脹,對于未來也變得非常迷茫。如果他的父母仍然放不下北大,仍然堅持讓兒子留在北大,可能會“毀”掉自己的孩子。
再來看另一個例子,劉丁寧是2013年遼寧省高考文科第一名,被香港大學(xué)以全額獎學(xué)金錄取,但她放棄港大選擇復(fù)讀,后來頂住高考和輿論的雙重壓力,她再次令遼寧所有文科考生望塵莫及,并終于圓了自己北大中文系的夢。顯然,劉丁寧的經(jīng)歷和周浩有點相似,他們也都是幸運的,最終圓了自己的夢。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會“自定別樣人生”,可“自定別樣人生”卻未必都能夠獲得尊重、獲得鼓勵。很多時候,父母早替自己的孩子設(shè)計好人生,父母的眼光更多的是帶著功利,帶著別人的想法。而許多孩子無奈地被父母和功利所左右,過著不情愿的生活。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這樣的人生才是“別樣”的。尊重孩子的選擇,哪怕孩子選擇做一個“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別讓“自定別樣人生”走太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