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波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是學校辦學特色的體現(xiàn)。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就是創(chuàng)建一所學校獨特的學校文化,學校文化建設與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互為載體,相依相存。學校的辦學思想是學校系統(tǒng)規(guī)劃、合理定位后形成的良好愿景和師生共同奮斗的目標,決定著學校特色發(fā)展的方向和教育內涵。
一、學校文化的概念
學校文化是學校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稱,它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綠化美化等物質形態(tài),還包括學校的傳統(tǒng)、校風、心理氛圍以及學校各項制度建設和師生的價值取向。學校文化作為一種環(huán)境育人力量,對師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是創(chuàng)建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發(fā)揮文化引領作用,以陶冶師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心理和教師高尚師德,全面提高師生素質,彰顯辦學特色,構建和諧校園。
二、創(chuàng)建開放、創(chuàng)新的課程文化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載體,課程文化是學校辦學特色的核心元素。學校文化特色與思維模式、培養(yǎng)目標、課程及文化有關。學校的課程改革必須深入到文化層面、思想層面、精神層面,必須成為一種自覺的課程文化。而從課程文化走向學校文化,最為關鍵的是要找到課程文化與學校文化的聯(lián)結點?,F(xiàn)代學校的內涵,其實就是文化引領的內涵,現(xiàn)代學校的呈現(xiàn)方式,更多地是文化呈現(xiàn)的方式。真正意義上的學校特色應該是有特色課程作為支撐,研究與開發(fā)校本化的特色課程,是學校形成特色文化的有效方式。將校本課程設計、實施的自主權交給教師,為教師營造自主、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同時,要求教師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使學生興趣、愛好、特長得到發(fā)展。要結合地方特色和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f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的科技、藝術類的興趣活動課程,賦予學生自主選擇興趣活動課程的權力,滿足學生在科技、藝術方面發(fā)展的需要,比如開發(fā)無線電制作、科幻畫、小主持、合唱、書法、形體訓練、舞蹈等科技藝術特色課程,同時,每年堅持開展好“科技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六一節(jié)”等學校傳統(tǒng)科技藝術活動,搭建科技藝術特色課程展示平臺,顯現(xiàn)學校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校園文化及其特色成果。
三、建設一專多能型教師文化
教師是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主體?,F(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進程促使學科教師除了必須具備本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外,還須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操作和應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藝術能力,普通中小學新課程方案不但更新了課程設置、學生評價等標準,還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應變策略提出了全新的高要求。因此教師應該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yè)務水平,做到“一專多能”,使自己的業(yè)務能力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
四、建設陽光型學生文化
我們制定了學生特長“五個一”的發(fā)展目標,即學會一門藝術技能,擅長一項體育活動,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識,獲得一次登臺機會,留下一件值得回憶的作品。一是大力開展陽光體育及藝術活動。學校體育藝術活動內容不僅有廣播操和校園舞蹈、還要包括“書畫比賽”、“體育比賽”和“音樂比賽”等,全體師生玩在一起,樂在其中。二是舉辦“科技節(jié)”活動。每年舉辦一次科技節(jié)活動,以爭創(chuàng)科技班為主線,要求各班做到“六個一”,即舉辦一次科普知識主題班會、觀看一次科普影視、動手做一個科技小制作、開展一次科普知識演講比賽、舉辦一次科學幻想畫展、撰寫一篇科技小論文。通過“科技節(jié)”活動,點燃了學生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智慧的火花。三是開展兩代人一起成長活動。學校鼓勵家長和孩子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引導家長在感情上與孩子溝通,并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如:舉辦父母與孩子“同讀一本書”征文活動;舉行一次教學開放周活動,父母與孩子“同上一節(jié)課”評學促教活動;每逢“六一”兒童節(jié),父母與孩子“同演一個節(jié)目”,同臺展示特長;家長和孩子一同參加學校趣味運動會;開展家長與孩子一起幫扶一個困難對象的“手拉手,獻愛心”等活動。同時,加強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建設。通過發(fā)放《告家長書》、開家長會、出版學校雜志等形式,多渠道與家長溝通信息,取得家長的理解、配合與堅持。家校共管,形成合力,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齊發(fā)展、共進步。
五、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營造書香校園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每年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征文活動,在教師層面,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培養(yǎng)教師深厚文化底蘊,成為有涵養(yǎng)、有知識、敢于創(chuàng)新、有人格魅力的新型教師。我們積極倡導教師“與書為伴”,要求教師每學期必須認真閱讀兩本以上,每學期由老師推薦經典書籍、名著給學生,使師生走進書世界。每學期班主任、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明確的讀書計劃;各班級制定創(chuàng)設“書香班級”計劃。在學生層面,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每天晨讀課要讓朗朗的讀書聲充滿校園。各班做好借書、分書等準備工作,培養(yǎng)學生靜心、自主、自覺的閱讀風氣。學校確立了“學校讀書節(jié)”、組建了讀書社、文學社等讀書團體,師生讀書報告會、讀書競賽、閱讀之星評選等活動蓬勃開展,形成了濃郁的讀書氛圍。采取“師生讀書,學校買單”的形式鼓勵師生讀書,使“好讀書、讀好書”成為了師生心靈的需求。
六、強化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學校制度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為主要內涵的學校制度文化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我們要明確導向、大膽創(chuàng)新,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大力構建學校制度文化。學校管理要以充分尊重每一位師生為前提。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讓理念之光指引學校管理。作為校長要樹立“教師第一”的理念,作為教師要樹立“學生第一”的理念,把管理看作是一種“服務”。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淡化“管”念,強化“理”念,要以提倡人的生存質量為目標,以造就人的成功為歸宿。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學校文化對形成學校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學校文化已成為激發(fā)學校發(fā)展活力的源泉,深深地熔鑄于學校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軟實力。用先進的學校文化催生學校特色,用學校的特色打造精良的學校文化,使特色學校中的學校文化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