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閆若
摘 要: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十分重視地方志的保護和編修,充分利用方志具有的經世致用的治世價值、存史憑證的實用價值,對人們進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化,教師要認真學習領會周總理的地方志利用思想,致力于更好地服務方志編修工作事業(yè)。
關鍵詞:檔案利用;地方志功能;編研;功能
一、方志基本概況
“方志,地方志。凡記述全國或一地的地理、風俗、教育、物產、人物、名勝、古跡特征及沿革之書,如統(tǒng)志、省志、府志、縣志等,皆稱方志?!保ā对~源》)“方志,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豐富,為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資料?!保ā掇o?!罚┣笊踅夥侥苤?,據(jù)此,所謂方志,應為“博物之書”,就是分類系統(tǒng)地記述一定區(qū)域內的自然與社會、歷史與現(xiàn)狀的科學性資料性著述。
二、重視方志編研
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編史修志,尤其是周恩來總理審時度勢地強調要抓好地方志書的收集、整理和保護工作,熱情關注并大力支持新中國地方志事業(yè)。
1949年解放浙江省前夕,在周總理的指導關懷下,積極保護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藏書樓“天一閣”及其所藏地方志。新中國成立后,在百端待舉之時,周總理日理萬機,卻始終不忘編修方志。
對于卷帙浩繁的珍貴志書,周恩來總理積極號召收集和保護地方志,大力倡導觀古鑒今和編修新志。在周總理的關心支持下,迎來新中國地方志事業(yè)滿面春風,發(fā)展壯大。
三、發(fā)揮方志功能
對地方志功能的提法自古至今不下數(shù)十種,以1986年中國地方志協(xié)會學術年會上提出的方志“資治、教化、存史”三大功能最為方志學界接受。
1.經世致用的資政功能
2.有益后世的存史功能
3.資政育人的教化功能
參考文獻:
[1]曾三.曾三同志在中國地方史志協(xié)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J].中國檔案,1981(05).
[2]周斌.略論周恩來的檔案利用思想[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1999,20(04):129-131.
[3]朱士嘉.中國地方志綜錄(增訂本·自序)[M].商務印書館,1958.
[4]趙伍.周恩來與新中國地方志事業(yè)[J].天府新論,1998(02).
[5]陳澤泓.地方志功能析論[J].中國地方志,2014(04).
[6]炎冰.地方志功能的再認識[J].黑龍江史志,1998(0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