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器皿對玉米雙單倍體生根及成活率的影響

      2015-10-21 19:57:36朱祥芬王長久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5年5期
      關(guān)鍵詞:秋水仙素單倍體器皿

      朱祥芬 王長久

      摘要 [目的]篩選出提高雙單倍體成活率的適宜器皿。[方法]采用一個育種材料的玉米單倍體籽粒,使用0.06% 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幼芽全部,移栽入無紡布育苗袋、穴盤、剪破的一次性紙杯3種不同的器皿中,研究3種器皿對玉米雙單倍體生根及成活率的影響。[結(jié)果]3 種器皿對玉米雙單倍體的生根及成活率的影響差異很大,以無紡布育苗袋移栽的雙單倍體的根外露率及成活率均為最高。[結(jié)論]無紡布育苗袋是一種理想的移栽雙單倍體器皿。

      關(guān)鍵詞 玉米;單倍體;秋水仙素;器皿;雙單倍體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05-039-02

      Impact of Different Containers to Rooting and Survival Rate in Maize Double Haploid

      ZHU XiangFen1, WANG ChangJiu2, LIU ChuanBing1, WANG LiMing1* et al

      (1.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Enshi,Hubei 445000; 2.Enshi Xianfeng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Xianfeng,Hubei 445600)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select suitable vessel for improv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DH system.[Method] The buds of maize were soaked with 0.06% colchicine treatment.The effects of rooting rate and survival rate were studied.[Resul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had difference of rooting rate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double haploids in the three containers.[Conclusion] The nonwoven biodegradable bags was the best during three containers for planting the double haploids.

      Key words Maize; Haploid; Colchicines; Container;Double haploid

      作者簡介 朱祥芬(1985- ),女,湖北恩施人,助理農(nóng)藝師,碩士,從事玉米栽培與育種研究。*通訊作者,高級農(nóng)藝師,從事玉米栽培與育種研究。

      收稿日期 20141226

      玉米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1]。由于玉米遺傳基礎(chǔ)較為復(fù)雜,變異種類豐富,選育優(yōu)良玉米新品種是一個長期復(fù)雜的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優(yōu)良自交系的獲得、高配合力自交系的組配及后期新品種的試驗與鑒別等工序非常復(fù)雜耗時。僅通過傳統(tǒng)的育種手段選育優(yōu)良自交系,具有選擇時間長、難以純合等缺點[2]。單倍體育種技術(shù)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傳統(tǒng)育種方法存在的不足,縮短產(chǎn)生純合品系的時間[3-6]。目前,玉米單倍體育種中,單倍體的獲得主要基于孤雌生殖誘導(dǎo)系誘導(dǎo)基礎(chǔ)材料F1產(chǎn)生單倍體[7],再經(jīng)單倍體加倍獲得雙單倍體(double haploid),進而繁殖后代產(chǎn)生雙單倍體[8]。單倍體的獲得及加倍成雙單倍體是雙單倍體育種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研究表明,雙單倍體的獲得一般采用自然加倍或藥劑加倍,自然加倍率比較低,有些基因型材料甚至不發(fā)生自然加倍[9-10],因此通過人工添加藥劑提高單倍體加倍率是重要的途徑之一,主要采用的加倍藥劑為秋水仙素[11],但是通過藥劑處理后的雙單倍體成活率低成為新的難題。目前關(guān)于提高玉米雙單倍體成活率的研究較少。該研究將秋水仙素處理后的雙單倍體移栽入不同的器皿中,在室內(nèi)經(jīng)過過渡性培養(yǎng)后再移栽至大田,比較不同器皿對提高雙單倍體成活率的作用,篩選出提高雙單倍體成活率的適宜器皿。

      1 材料與方法

      1.1 單倍體的誘導(dǎo) 該試驗在海南陵水恩施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南繁基地進行,選用綜合表現(xiàn)優(yōu)良的親本組配的F1代為基礎(chǔ)材料,采用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育種專家選育的誘導(dǎo)率較高的誘導(dǎo)系對F1代基礎(chǔ)材料進行誘導(dǎo),收獲后根據(jù)母本籽粒的顏色標(biāo)記進行人工挑選出單倍體籽粒( 胚乳頂端紫色,胚無色),為確保單倍體的質(zhì)量,進行二次挑選。

      1.2 單倍體加倍 利用沙培法培養(yǎng)單倍體幼苗(需在 28 ℃左右的培養(yǎng)箱中暗光培養(yǎng)),待苗高達到2 cm左右時,清洗掉細沙,剪去單倍體芽頂端1~2 mm,將其浸泡在0.06%秋水仙堿+2%二甲基亞砜處理液中8 h(此步驟需在遮光條件下進行),流水洗滌4 h,獲得雙單倍體。

      1.3 雙單倍體室內(nèi)移栽 將處理好的雙單倍體苗分別移栽入無紡布育苗袋(6 cm×8 cm)、一次性紙杯及穴盤3種器皿中,在這3種器皿中均裝入1/2基質(zhì)與細土混合物。無紡布育苗袋由桐城市旭日塑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生產(chǎn),可降解,是塑料育苗容器袋和塑料營養(yǎng)缽的升級換代產(chǎn)品。一次性紙杯為市場上銷售的普通紙杯,將杯壁和杯底剪破。穴盤從淇航園藝公司購買(72孔)。在室內(nèi)培養(yǎng)直至幼苗長至三葉一心時調(diào)查室內(nèi)成活率、根外露率,然后移栽入大田,穴盤中的苗為帶土移栽,無紡布育苗袋和一次性紙杯均隨幼苗移栽而埋入大田,在此期間觀察不同器皿移栽苗的生長情況,根據(jù)雙單倍體的生長情況去雜株,并計算雙單倍體在大田中的成活率。

      2 結(jié)果與分析

      研究3種器皿對加倍雙單倍體成活率的影響得知,雙單倍體在室內(nèi)的成活率、根外露率及大田成活率均以無紡布育苗袋為移栽器皿的最高,分別為92.66%,90.96%,91.61%,其次是以穴盤為移栽器皿的效果,雙單倍體成活率、根外露率及大田成活率分別為86.87%,80.83%,83.85%,一次性紙杯的效果最差,在此培養(yǎng)皿中雙單倍體成活率、根外露率及大田成活率分別為63.32%,35.40%,37.96%。獲得該結(jié)果可能與無紡布育苗袋具有良好的融水性、融土性和透氣性有關(guān),這些特點能使幼苗的根系在無阻力的條件下順利生長及吸收外界養(yǎng)分,同時利用該器皿培育的幼苗移栽時不需要去袋,可直接定植,減少對幼苗的折騰,從而提高其成活率,無紡布育苗袋與土壤接觸后,易降解,還具有省工省時、減少土壤污染的作用(表1,圖1)。

      注:a.穴盤中的雙單倍體生長情況; b.無紡布育苗袋中的雙單倍體生長情況; c.一次性紙杯中的雙單倍體生長情況; d.穴盤中雙單倍體的移栽情況; e.無紡布育苗袋雙單倍體的移栽情況; f.一次性紙杯雙單倍體的移栽情況。

      圖1 3種器皿中的雙單倍體生長及移栽情況

      3 結(jié)論與討論

      (1)單倍體育種技術(shù)只需2個世代便可得到純合的雙單倍體,極大縮短了育種周期,提高了育種效率。同時,雙單倍體的利用能排除顯性干擾,提高選擇的準(zhǔn)確性和保持親本的純合性,直接用于新品種的選育,可以減少育種盲目性,滿足生產(chǎn)對各種品種類型的要求。目前,雙單倍體多采用秋水仙素加倍獲得,前人已做了很多相關(guān)研究。魏俊杰等[12]在玉米單倍體6葉期時進行秋水仙素注射處理,有效提高了玉米單倍體的加倍頻率。段民孝等[13]采用秋水仙素浸泡幼芽上部和幼芽全部2種方式處理玉米單倍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浸泡幼芽上部處理的玉米單倍體成活率比后者要高。利用秋水仙素處理玉米單倍體能提高加倍效率,但其具有很強的毒性,經(jīng)其處理后的幼苗變得更脆弱,同時對大田條件的不適導(dǎo)致幼苗成活率受到很大影響[14]。

      (2)該研究將受秋水仙素處理的雙單倍體移栽在3種器皿中,使其在室內(nèi)成活和生根,經(jīng)過一個過渡期,然后轉(zhuǎn)入大田環(huán)境下生長,調(diào)查雙單倍體的成活情況。結(jié)果顯示,利用無紡布育苗袋移栽的雙單倍體能直接移入大田,避免二次折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雙單倍體的生根率及成活率,以穴盤為移栽器皿的雙單倍體盤緊泥土,能保持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和水分,使得該處理的成活率較高,而以一次性紙杯為器皿移栽的雙單倍體的根系外露及成活率最低,可能是由于一次性紙杯杯壁涂有防水的蠟層,不利于水分流通和玉米根系的穿透。

      (3)通過分析得知,提高雙單倍體成活率的途徑有:①鑒于單倍體發(fā)芽率低、幼苗生長勢弱的狀況,進行沙培法培養(yǎng)單倍體時,需要培養(yǎng)較長時間,待單倍體完全發(fā)芽時再進行下一步處理,以避免真實單倍體因長勢弱而遺棄;②利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時,應(yīng)避免幼苗根系與秋水仙素溶液接觸,減少幼苗根部對秋水仙素的吸收量,從而減輕藥害;③移栽雙單倍體時,應(yīng)減少倒缽次數(shù),盡可能讓緩苗后的雙單倍體在不倒缽的條件下直接移栽入大田。

      參考文獻

      [1]

      崔雷婭,王彥華,張曉霞,等.玉米組織培養(yǎng)研究綜述[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13,33(1):20-23.

      [2] 趙延明, 董樹亭, 張鎖良, 等.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shù)研究與應(yīng)用進展[J].玉米科學(xué), 2007,15(5): 60-64.

      [3] 江禹奉,程偉東,覃蘭秋,等.單倍體技術(shù)在玉米育種上的應(yīng)用[J].栽培育種[J/OL].http://www.doc88.com/p9307125596694.html

      [4] 姜昱,王玉民,王中偉,等.我國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shù)研究進展[J].玉米科學(xué),2008,16(6):48-51,57 .

      [5] 才卓,徐國良, CHANG M T,等.玉米單倍體育種研究進展[J].玉米科學(xué), 2008, 16(1):1-5.

      [6] ZHANG M T,段民孝,趙久然,等.玉米單倍體加倍(DH)系籽粒性狀表現(xiàn)的研究[J].華北農(nóng)學(xué)報,2009,24(1):128-132.

      [7] 杜何為,戴景瑞,李建生. 玉米單倍體育種研究進展[J].玉米科學(xué),2010,18(6):1-7.

      [8] 劉玉強.玉米生物誘導(dǎo)孤雌生殖雙單倍體遺傳分析與青枯病抗性研究[D].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05.

      [9] 李璐,翁浩,賴鐘雄.春石斛原球莖增殖與試管開花初步研究[M]//李健,連勇,徐涵.植物細胞和組織培養(yǎng)研究.北京: 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9: 133-140.

      [10]

      王再花,涂紅艷,葉慶生.細莖石斛的快速繁殖和試管開花誘導(dǎo)[J].植物生理學(xué)通訊,2006,42(6):1143-1144.

      [11] 黎亮,李浩川,徐小煒,等.玉米孤雌生殖單倍體加倍技術(shù)研究進展[J].玉米科學(xué),2010,18(1):12-14,19.

      [12] 魏俊杰,張曉麗,陳梅香,等. 6葉期秋水仙素注射處理玉米單倍體的加倍效果研究[J].玉米科學(xué),2007,15(4):49-51.

      [13] 段民孝,劉新香,趙久然,等.秋水仙素浸芽法處理玉米單倍體的加倍效果研究[J].種子,2013,32(2):19-23.

      [14] 彭盡暉, 張良波, 彭曉英. 秋水仙素在植物倍性育種中的應(yīng)用進展[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4,31(5):22-25.

      責(zé)任編輯 高菲 責(zé)任校對 李巖

      猜你喜歡
      秋水仙素單倍體器皿
      不同濃度秋水仙素對蠶豆根部形態(tài)特征及染色體的影響
      園藝與種苗(2023年1期)2023-03-17 16:33:36
      不同濃度秋水仙素處理下蠶豆發(fā)芽形態(tài)指標(biāo)及氣孔分析
      園藝與種苗(2023年1期)2023-03-17 16:33:34
      基于竹材料在當(dāng)下日用器皿中的應(yīng)用研究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6:38
      不同除草劑對玉米單倍體成熟胚的加倍效果
      彝族器皿
      秋水仙素對紅肉火龍果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
      玉米單倍體育性自然恢復(fù)研究進展
      玉雕器皿價值低估受關(guān)注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38
      鮮黃花菜如何處理才不會中毒
      微生物學(xué)
      大足县| 公主岭市| 临猗县| 福泉市| 江孜县| 林口县| 会昌县| 尖扎县| 嘉峪关市| 齐齐哈尔市| 咸丰县| 绥德县| 新田县| 乳山市| 朝阳区| 宁武县| 洱源县| 咸丰县| 霍林郭勒市| 芦溪县| 乌鲁木齐市| 利川市| 清镇市| 贵州省| 平利县| 宁乡县| 通河县| 花垣县| 平阴县| 太白县| 屯留县| 翁源县| 广南县| 贺兰县| 灵石县| 桑植县| 勃利县| 微博| 凌海市| 芷江|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