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明 杜志榮
【摘要】目的 探討數字胃腸機下女性子宮輸卵管造影在不孕癥中的診斷價值。方法 通過對98例育齡期婦女不孕癥的子宮輸卵管造影的X線征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子宮腔形態(tài)正常71例,子宮畸形12例,宮腔內粘連15例;雙側輸卵管通暢17例,雙側輸卵管通而不暢13例,一側輸卵管通暢一側輸卵管通而不暢14例,雙側輸卵管阻塞19例,單側輸卵管阻塞35例。結論 數字胃腸機下子宮輸卵管造影能清楚地顯示子宮輸卵管的形態(tài),輸卵管是否通暢,輸卵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以及粘連情況。不僅能評估不孕癥患者生育能力,而且對輸卵管不通的介入治療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關鍵詞】女性不孕癥 子宮輸卵管造影 胃腸機 數字化 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711.7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90-01
不孕不育癥是育齡婦女的常見疾患,近年來發(fā)病率有上升的趨勢。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統(tǒng)計表明,不孕癥夫婦占育齡夫婦7%-15%。在國內這個比例約為1/6,不孕原因中婦女因素為60%,其中子宮腔及輸卵管因素是女性不孕癥的常見原因?,F就我院2010年1月一2015年2月98例子宮輸卵管造影資料回顧性分析其X線表現,加深對X線征象的認識。
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集的98例女性不孕癥患者均在臨床醫(yī)生排除器質性原因以外的其他不孕因素,年齡22一36歲,平均24.5歲?;楹?一8年未孕,其她想生第2胎,年齡<36歲。98例中,原發(fā)性28例,繼發(fā)性70例。
1.2檢查方法 預約女性不孕癥患者,月經干凈后3-7d無同房,碘過敏實驗陰性。在意大利OPERA型多功能數字化胃腸機下行子宮輸卵管造影。造影劑應用76%復方泛影葡胺于術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采用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利用擴陰器將陰道擴開,然后插入造影導管,緩慢注入76%復方泛影葡胺5-10ml透視下動態(tài)間斷觀察子宮輸卵管充盈情況并適時點片。對宮體傾嚴重或前/后傾曲者,傾斜球管或適度找拽造影管,直到達到滿意的影像顯示。拔除導管,患者活動15-20min后復查,行盆腔點片,觀察造影劑在盆腔中的彌散涂抹情況。術后囑咐患者常規(guī)口服抗菌素3d半月內禁止性生活和盆浴,2個月內不能懷孕。
2.結果
2.1造影劑反應及并發(fā)癥:98例患者訴下腹部脹痛,術后休息15min后自行離開。22例患者出現咳嗽胸悶,休息約20min后癥狀緩解消失;2例患者因過于緊張,造影后出現腹痛嚴重及輕度過敏狀態(tài),經門診治療后恢復正常,其余患者造影后均無明顯不適。
2.2造影片的質量評價:所有病例的圖像均是數字化圖像,空間和密度分辨率高并打印成激光照片,故圖像層次分明對比度清晰,完全保證了診斷質量。
2.3 本組98例中,子宮腔形態(tài)正常71例占72%;子宮畸形12例占12.2%:雙角子宮4例,鞍形子宮3例,單角子宮2例,殘角子宮2例,單宮頸雙子宮1例;宮腔內粘連15例占15.3%;雙側輸卵管通暢17例占17.3%;雙側輸卵管通而不暢13例占13.2%;一側輸卵管通暢一側輸卵管通而不暢14例14.3%;雙側輸卵管阻塞19例占19.3%;單側輸卵管阻塞35例占35.7%。炎性感染者95例,結核性者3例 3.討論:正常子宮如倒置的三角形,為中空的肌性組織,子宮腔容量平均為6ml左右。輸卵管是一對細長的肌性管道,管腔較細,直徑約0.9mm,分間質部、峽部、壺腹部及傘端。育齡婦女不孕不育癥,除了內分泌遺傳排卵功能異常及男方精液異常外,主要原因是輸卵管阻塞,其次是子宮發(fā)育不良及宮腔內粘連。子宮輸卵管造影能了解輸卵管是否通暢以及子宮形態(tài),對輸卵管的阻塞部位及程度能做出明確診斷,并且對患者生育能力的評估和治療有重要的指導作用[1]。輸卵管阻塞主要由于炎癥經子宮內膜向上蔓延,首先引起輸卵管粘膜炎性改變,輸卵管上皮發(fā)生成片脫落,導致輸卵管粘膜粘連,繼而輸卵管管腔或傘部閉鎖[2]。輸卵管炎性感染也是造成輸卵管通而不暢或阻塞的重要原因,故育齡婦女要注意個人婦科衛(wèi)生。造影所見有輸卵管完全阻塞即間質部阻塞、峽部或壺腹部阻塞及傘部阻塞和不完全性阻塞時,造影劑能有部分通至腹腔,量不多,常堆集于傘端,彌漫差。如輸卵管周圍粘連,造影劑可進入腹腔,但大多聚于傘端附近,腹腔內造影劑甚少。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畸形也可引起不育。宮腔粘連是流產或刮宮是引起子宮腔及近段輸卵管炎,病理基礎主要是損傷子宮內膜基底層,使粗糙的肌層暴露,致互相粘連。廣泛的粘連可致經量減少,甚至閉經。子宮輸卵管結核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結核性子宮輸卵管阻塞逆行感染少見,主要由身體其他部位結核繼發(fā)而來,通過血行播散、淋巴系統(tǒng)傳播、直接蔓延而來。近年來由于結核病的早發(fā)現早治療,結核病例明顯減少,子宮輸卵管結核極為少見。
總之,目前盡管有CT、超聲、MRI等檢查手段,但仍不能取代子宮輸卵管造影技術。所以子宮輸卵管造影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該方法簡便易行,經濟實惠,并發(fā)癥少,易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EngCW.Tang PH.Ong CL.etal.hysterosalpingography:Current appncations[J].Singapore Med J 2007,48(4):368. [2]樂杰. 婦產科學 [M] 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35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