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進 占鴻鵬 肖宇
【摘要】:目的:探討丁苯酞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療效觀察,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依據(jù),提高我們的醫(y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zhì)量。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予阿司匹林腸溶片0.1/次,1次/d,血栓通注射液450mg靜滴,1次/d,胞磷膽堿注射液0.75靜滴,1/日,療程14天。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ml/次,2次/d,共14天,治療后對比觀察兩組的臨床治療成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有效治療率為93.3%,而對照組患者的有效治療率為81.7%,兩組療效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丁苯酞注射液對于治療急性腦梗塞具有顯著的治療成效,是治療急性腦梗塞的理想治療方案,適于在臨床推廣和普及。
【關鍵詞】:丁苯酞注射液;急性腦梗塞;臨床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59-01
腦血管疾病是由各種腦血管源性病變引起的腦功能障礙,是現(xiàn)在臨床的常見疾病,急性腦梗塞就是其中一種。該疾病發(fā)病率及死亡率較高,約占全部腦卒中的70%,而且腦梗死后存活的患者中7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xiàn)肢體癱瘓、言語不清等后遺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1]。如何有效的治療該疾病成為人們?nèi)找骊P注的焦點,也成為廣大醫(yī)務工作者及科研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丁苯酞是一種線粒體保護劑,主要作用為改善缺血腦組織的能量代謝,將此運用到急性腦梗塞的治療上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成效,為有效驗證其療效,我們以此為研究課題展開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研究成果,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41-77歲,平均年齡(56.7±5.3)歲;對照組患者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8.3±6.2)歲。所有患者均為發(fā)病48h內(nèi)經(jīng)頭顱CT或MRI確診為新發(fā)的急性腦梗死,腦梗死符合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2]。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方面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頭顱CT或MRI所見出血性疾病,既往有腦卒中病史,出血傾向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嚴重的心肺疾病,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既往有芹菜過敏史者。
1.3 方法
兩組均予阿司匹林腸溶片0.1/次,1次/d,血栓通注射液450mg靜滴,1次/d,胞磷膽堿注射液0.75靜滴,1次/d,療程14天。丁苯酞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100ml/次, 2 次/d,連用14天。治療結束后,對比觀察兩組的臨床治療成效。
1.4 觀察指標
基本痊愈:治療后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程度為91%~100%;明顯進步;治療后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程度大于46%,但未達到 90%;進步:治療后患者伸進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程度大于18%,但未達到45%;無變化:治療后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程度未達到 17%;惡化:治療后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增加程度大于18%[3]。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上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為保證準確度數(shù)據(jù)均取三次處理的平均值),用x2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有效治療率為93.3%,而對照組患者的有效治療率為81.7%,兩組療效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成效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基本痊愈 明顯進步 進步 無變化 惡化 有效率%觀察組 60 32 14 10 2 2 93.3對照組 60 22 9 18 6 5 81.7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及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急性腦梗塞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已經(jīng)成為目前人類疾病三大死亡原因,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丁基苯酞(NBP)是從芹菜種粒中分離出的有效成分,其化學結構可分為左旋丁基苯酞、右旋丁基苯酞及消旋丁基苯酞,是一種線粒體保護劑,對于改善缺血腦組織的能量代謝發(fā)揮重要作用。經(jīng)有關實驗研究證實[4],丁基苯酞能夠逆轉缺血腦組織線粒體膜流動性作用,還可以顯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線粒體腫脹。動物實驗研究表明,丁基苯酞可預防及治療藥均可增加大腦中動脈阻斷后腦補微動脈血流速度,改善缺血區(qū)腦組織腦血管側支循環(huán)。我們通過本次實驗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有效治療率為93.3%,而對照組患者的有效治療率為81.7%,兩組療效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于急性腦梗塞疾病的治療發(fā)揮了顯著作用。
綜上所述,丁苯酞注射液對于急性腦梗塞疾病具有顯著的治療成效,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也有助于提高我們的醫(y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zhì)量,可以作為治療急性腦梗塞疾病的理想方案,適于在臨床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張俊,王蘭琴,王虎,等.丁苯酞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及脂質(zhì)過氧化的影響.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17(6):83~84.
[2] 吳娟,陳永.丁苯酞對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2,41(33):3488-3499.
[3] 張子憲,王峰,李林文.丁苯酞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進展性腦梗死臨床觀察.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23):74~75.
[4] 李靜,魏光宇.丁苯酞對缺氧/復氧誘導大鼠皮層神經(jīng)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