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濰坊主要氣象災害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及防御對策

      2015-10-21 20:06:01宋欣王曉立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5年3期
      關鍵詞:防御措施氣象災害農業(yè)生產

      宋欣 王曉立

      摘要 運用濰坊市氣象局近30年的氣象觀測資料和災情記錄資料,分析并舉例影響濰坊農業(yè)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并對農業(yè)生產提出相應的防御措施。

      關鍵詞 氣象災害;農業(yè)生產;防御措施;濰坊

      中圖分類號 S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03-238-02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Weifang

      SONG Xin, WANG Xiaoli

      (Weif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Weifang, Shandong 261011)

      Abstract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and disaster records of Weif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recent 30 years,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fluenc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Weifang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fensive measure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untermeasures; Weifang

      作者簡介 宋欣(1986- ),男,山東煙臺人,助理工程師,從事預報服務研究。

      收稿日期 20141209

      農業(yè)的生產與氣象息息相關,緊密聯(lián)系,據(jù)統(tǒng)計由不良天氣引發(fā)的氣象災害占我國所有自然災害的70%以上[1],氣象災害對農業(yè)的影響通常是明顯的,對農業(yè)生產造成破壞性影響,甚至使農作物減產絕收。近10年來,我國平均每年因各種氣象災害造成的農田受災面積達3 400萬hm2,經(jīng)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GDP)3%~6%[2]。濰坊位于山東半島中部,是山東省農副產品的集中產區(qū)之一。影響濰坊的災害性天氣種類多,影響農業(yè)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暴雨、冰雹、春季晚霜凍、連陰雨等。筆者在此利用濰坊市近30年的氣象觀測資料和災情資料,對濰坊主要氣象災害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程度并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進行了分析,以期為該市農業(yè)生產提供科學依據(jù)。

      1 影響農業(yè)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

      全國各地一年四季均會發(fā)生不同類別的農業(yè)氣象災害[3],濰坊處北溫帶季風區(qū),特點為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春季風多雨少,易發(fā)生春旱;夏季炎熱多雨,溫高濕大;秋季天高氣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風頻吹。影響農業(yè)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洪澇、冰雹、春季晚霜凍、連陰雨等。

      1.1 干旱 干旱是因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現(xiàn)象[4]。旱災的嚴重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其影響范圍廣、持續(xù)時間長、危害重,涉及到人類生活和國民經(jīng)濟各部門,具有明顯的嚴重性、持續(xù)性和后延性等特點[5]。據(jù)近30年全市氣象資料災情統(tǒng)計,共有8次比較嚴重的干旱,其中,2002年6月~9月底全市遭遇了歷史罕見的嚴重干旱,全市有25座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從6月初的7.67億m3降至5億m3以下,部分水庫達死庫容,據(jù)統(tǒng)計全市因災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46億元,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47萬hm2,成災面積36.9萬hm2,絕產8.8萬hm2,全市受災人口483.8萬人,成災247萬人,另有47.3萬人、9.3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總計減產糧食562 500 t。

      1.2 洪澇 由大雨、暴雨或持續(xù)降雨引起的低洼地區(qū)淹沒、漬水的現(xiàn)象。洪澇災害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從世界范圍來看,在各種自然災害中,洪災損失約占40%[6]。據(jù)近30年氣象資料統(tǒng)計(圖1),濰坊市暴雨多出現(xiàn)在6~9月,全市年平均降雨量≥50.0 mm的暴雨日數(shù)為1.7 d,最多的年份達5 d,出現(xiàn)在2011年。其中,1999年8月11~12日,濰坊市所轄的諸城站降雨量超過600 mm、轄區(qū)內23處鄉(xiāng)鎮(zhèn)、892個村、59.4萬人受災,直接經(jīng)濟損失6.4億元,共死亡7人,傷49人。

      圖1 1981~2010年濰坊地區(qū)暴雨累年逐月平均值

      1.3 冰雹 冰雹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tǒng)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xiàn)的范圍雖然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但來勢猛、強度大,并伴隨有狂風、急劇降溫等陣發(fā)性災害天氣過程,尤其是北方山區(qū)及丘陵地區(qū),地形復雜,天氣多變,冰雹多,受災重,對農業(yè)生產的危害很大,冰雹會損害農作物及農業(yè)生產設施[7]。據(jù)近30年濰坊市氣象資料統(tǒng)計(圖2),年平均冰雹日數(shù)為0.5 d,冰雹的時間分布主要在4~10月,其中,2003年5月19日11:00~18:00,濰坊市臨朐、安丘、昌樂、濰城、坊子、高密、諸城、寒亭、昌邑九縣市區(qū)先后出現(xiàn)冰雹天氣,最大冰雹直徑4 cm,個別地方積雹厚度達3 cm。全市受災面積4.4萬hm2,絕產0.8萬hm2,估計全市經(jīng)濟損失2.3億元。

      圖2 1981~2010年濰坊地區(qū)冰雹累年逐月平均值

      1.4 春季晚霜凍 晚霜凍是在初春氣溫回暖季節(jié)里,受北方強冷空氣南下影響,短期內近地面氣溫驟然降低至0 ℃以下,使作物遭受凍害或死亡的一種嚴寒現(xiàn)象。據(jù)近30年濰

      坊市氣象資料最低氣溫≤0 ℃日數(shù)累年逐月平均值統(tǒng)計

      (表1),2月份23.9 d、3月份130 d、4月份0.9 d,其中,2002

      年4月24日夜間至25日早晨,受高空冷槽影響引發(fā)地面劇烈輻射降溫,全市遭受嚴重的霜凍災害影響。25日早晨全市最低氣溫-0.7~4.4 ℃,地面最低氣溫-3.8~0.8 ℃,溫度之低僅次于1965年同期。由于前期氣溫持續(xù)偏高,導致林果、大田作物等生長發(fā)育提前,從而耐低溫能力較差,遭受冷空氣襲擊后全市大面積受災。據(jù)統(tǒng)計,全市受災面積11.2萬hm2,有4.6萬hm2果樹受災,其中近2.0萬hm2絕產,1.2萬hm2桑園受災,其中80%以上絕產,2.3萬hm2瓜菜受災。另外霜凍發(fā)生時正值小麥開花授粉階段,霜凍致使小麥花粉受凍不能授粉,從而導致小麥大面積減產。受霜凍危害影響,全市直接經(jīng)濟損失近十幾億元。

      表1 1981~2010年濰坊各縣市區(qū)最低氣溫≤0 ℃日數(shù)累年逐月平均值

      月份青州壽光臨朐昌樂昌邑安丘高密諸城寒亭濰坊地區(qū)平均值

      129.630.230.030.230.230.229.329.430.329.9

      222.423.524.124.224.625.122.722.925.223.9

      310.912.114.713.713.415.410.511.615.113.0

      40.30.71.61.20.71.40.40.71.40.9

      5000.10000000

      60000000000

      70000000000

      80000000000

      90000000000

      100.20.41.20.70.20.70.10.30.50.5

      118.510.613.812.910.413.57.18.411.710.8

      1226.426.827.527.227.327.825.025.627.526.8

      1.5 連陰雨 發(fā)生在初春或深秋時節(jié)連續(xù)3~5 d以上的陰雨天氣現(xiàn)象。在農作物生長發(fā)育期間,連陰雨天氣使空氣和土壤長期潮濕,日照嚴重不足,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在農作物成熟收獲期,連陰雨可造成果實發(fā)芽霉爛,導致農作物減產。

      據(jù)濰坊市氣象局資料統(tǒng)計,2007年9月26日~10月12日,全市范圍陰雨綿綿,農田土壤過濕,光照嚴重不足,這期間全市平均降雨量37.3 mm,較常年偏多19.1 mm,偏多105%;昌邑、寒亭陰雨日數(shù)達15 d;全市平均蒸發(fā)量29 mm,較常年偏少54 mm;平均日照時數(shù)23 h,較常年偏少94 h,全市平均陰雨日數(shù)13 d;平均相對濕度83%,較常年偏高14%。由于天氣狀況不好,造成濰坊市秋收秋種推遲。同時由于陰雨天氣致使已收獲的玉米無法正常晾曬,造成部分玉米霉爛發(fā)芽。特別是正處于裂鈴吐絮期的棉花,由于光照嚴重偏少、空氣濕度大、蒸發(fā)小,棉花蕾鈴不能正常裂鈴。

      2 主要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及防御對策

      2.1 干旱對農作物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干旱使玉米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減弱,物質運輸減慢,影響了正常的生物合成過程,在水分不足時,其水分就被分配到細胞液較濃的成熟部位細胞中,細胞壁物質和蛋白質的合成、原葉綠素和葉綠素的合成、硝酸還原霉、苯丙胺解氨霉等的活性均會因干旱受到抑制[8]。

      氣象部門嚴密監(jiān)視天氣變化,抓住有利時機,積極組織人工增雨,緩解旱情發(fā)展,相關部門要搞好水資源調度,優(yōu)化配置水資源,科學調度抗旱用水;靠近大中型水庫和江河干流的地方,要努力把提灌工作做好,其他地方做好打井抗旱工作。

      2.2 洪澇對農作物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洪澇發(fā)生時,能夠破壞土壤結構,折斷作物莖稈;作物被淹后,由于土壤中缺乏氧氣,作物體內積累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等有毒物質,影響作物的根系發(fā)育,甚至引起爛根,造成作物新陳代謝障礙直至死亡;在長期陰濕的環(huán)境下,極易發(fā)生病蟲害,引發(fā)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汛期關注氣象部門的天氣信息,遇有強降水天氣時,趕在洪澇發(fā)生前,組織力量搶收成熟作物;洪澇發(fā)生時,組織人員及時排出積水,扶正作物;洪澇災害后,加強田間管理,盡快排澇去漬,迅速疏通溝渠,及時中耕、松土、施肥、噴藥防蟲治病等。

      2.3 冰雹對農作物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冰雹時常伴有狂風驟雨,造成農作物大面積倒伏,輕則砸傷葉片,重則砸斷莖稈,且地表氣溫劇降,使生長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冷害,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長,影響農作物生長發(fā)育,造成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氣象部門監(jiān)控冰雹天氣,實施人工影響天氣消雹作業(yè)。農田管理人員在冰雹發(fā)生前,及時搶收成熟作物;作物遭受雹災后,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剪去枯葉和被冰雹打碎的葉片,以促進新葉生長,雹災過后,地溫下降,使根部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到抑制,應及時中耕和疏通田間排灌溝渠,提高地溫,加強肥水管理,以促進作物恢復生長。

      2.4 春季晚霜凍對作物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低溫凍害影響

      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推遲生育周期,播種后如遇低溫冷害,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粉種爛籽,出現(xiàn)缺秒三類苗現(xiàn)象[9]。尤其當植物發(fā)生霜凍時,植物細胞間隙的水形成冰晶,消耗細胞水分,使冰晶逐漸擴大,引起原生質脫水,從而使細胞脫水引起危害,影響細胞代謝過程。

      關注氣象部門的低溫凍害天氣服務信息,相關部門組織人員加強田間管理,通過中耕松土、蓄水提溫、熏煙造霧等方式,提高地溫,有效減輕凍害,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提前做好防凍保溫措施,保障作物健康生長。

      2.5 連陰雨對農作物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初春連陰雨往往出現(xiàn)在春播植物的秧苗期,容易造成大面積爛秧現(xiàn)象,長期低溫也會使農作物生長緩慢,進而影響收獲和夏糧作物的播種;秋季連陰雨時的持續(xù)低溫、寡日照天氣會影響植物花器的正常發(fā)育,從而使花器質量差,影響結實率;長期的光照不足還會使植株光合作用減弱,導致農作物營養(yǎng)不良,影響收成[10]。

      田間管理者應疏通田內積水,防止溝塌、溝堵,在間歇放晴時,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實施根外追肥,以促進作物生長,同時清除拔草,防治病蟲害的發(fā)生,以促進作物健康生長。

      3 總結

      氣象部門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設備和技術優(yōu)勢,密切關注天

      氣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遇有災害性天氣時,分析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發(fā)布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為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有針對性的決策氣象服務,依托電視、廣播和現(xiàn)代通訊技術開展農業(yè)氣象專題服務,使廣大農業(yè)生產者及時獲得氣象為農服務信息,采取適當?shù)姆烙胧?,減少或避免農業(yè)生產損失。

      參考文獻

      [1] 孫杭生,徐芃.影響我國農業(yè)生產的氣象災害分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4):1-3.

      [2] 楊尚英,張梅梅,楊玉玲.近10年來我國農業(yè)氣象災害分析[J].江西農業(yè)學報,2007,19(7):106-108.

      [3] 劉玲,沙奕卓,白月明.中國主要農業(yè)氣象災害區(qū)域分布與減災對策[J].自然災害學報,2003,12(2):92-97.

      [4] 李茂松,李森,李育慧.中國近50年來旱災災情分析[J].中國農業(yè)氣象,2003,24(1):7-10.

      [5] 張書余.干旱氣象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8:8-11.

      [6] 趙軍凱,冷傳明,焦士興.近年來中國洪澇災害分析及對策[J].當代生態(tài)農業(yè),2004(1):12-15.

      [7] 劉鵬,黃天福,蔡衡.冰雹的形成及其對農業(yè)的影響[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4):303-305.

      [8] 彭致功.日光溫室滴灌條件下小氣候變化和植株蒸騰規(guī)律的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2.

      [9] 李祎君,王春乙.東北低溫冷害防御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概念模型[J].自然災害學報,2004(5):62-68.

      [10] 梁邦云,王效瑞,郭秀云,等.安徽春季(低溫)連陰雨氣候特征分析[J].安徽氣象,2003,3(4):10-11.

      猜你喜歡
      防御措施氣象災害農業(yè)生產
      水稻倒伏與防御措施
      陽信縣主要氣象災害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喀什地區(qū)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氣象災害對農業(yè)方面的影響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職業(yè)農民農業(yè)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探析
      雙陽區(qū)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特征
      廣東省氣象災害對冬種辣椒生產的影響
      櫻桃主要氣象災害指標及防御措施
      農業(yè)機械化應用現(xiàn)狀及其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作用分析
      勞動力轉移對農業(yè)生產的效應分析
      浮梁县| 离岛区| 巴彦县| 虹口区| 承德县| 正宁县| 治县。| 蓝田县| 丽江市| 静宁县| 固始县| 商洛市| 新巴尔虎右旗| 准格尔旗| 瑞昌市| 曲松县| 广安市| 灵宝市| 益阳市| 临海市| 廉江市| 高平市| 比如县| 华宁县| 云安县| 浮山县| 确山县| 安陆市| 藁城市| 缙云县| 汨罗市| 杭锦后旗| 全椒县| 阳原县| 永登县| 怀柔区| 正阳县| 安宁市| 陇南市| 禄丰县| 宜宾市|